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海的午后阳光像被熔化的金箔,铺在“探海号”的甲板上,连空气都带着灼热的质感。程远蹲在实验室门口的阴影里,指尖捏着一块从南京宝船厂遗址带回的楠木船板残片——残片边缘的“燕尾榫”严丝合缝,榫头与榫槽的咬合处还残留着微量桐油灰,是明代造船工艺的典型痕迹。他对着阳光转动残片,木纹里的细小凹槽清晰可见,那是六百年前工匠用刨子反复打磨留下的印记,仿佛还能触到工具划过木材的温度。

“又在跟这块船板‘对话’?”林珊端着两杯冰镇绿豆沙走过来,透明的塑料杯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杯身往下滴,落在程远的卡其色工装裤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痕迹。她在程远身边坐下,将其中一杯递过去,杯底还带着冰箱里的凉意:“陈馆长早上发了邮件,下周国内要开‘郑和宝船尺度学术研讨会’,专门邀请我们带着‘安济号’和‘裕丰号’的发掘资料参会。有意思的是,那些一直质疑宝船尺度的学者也会去,说是要‘当面辩个明白’。”

程远接过杯子,猛喝了一大口,绿豆沙的清甜混着冰碴滑过喉咙,瞬间驱散了几分燥热。他低头看着杯底沉淀的绿豆,想起邮件里那些学者的观点——有人说马欢《瀛涯胜览》记载的“长四十四丈四尺”是“文人夸大其词”,有人甚至推测是史料把“长十八丈、宽四十四丈”写反了,理由是“木质船体不可能承受百米以上的纵向弯曲力”。“他们总说马欢的记载不可信,”程远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船板残片,“可马欢是跟着郑和三次下西洋的通译,《瀛涯胜览》是他‘目击而身历之’的记录,连巩珍《西洋番国志》里都写着宝船‘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这些难道都是编的?”

林珊咬着吸管,目光落在实验室桌上摊开的文献资料上——最上面是泉州湾宋船的发掘报告,照片里的宋代海船虽已残破,却能清晰看到十二道水密舱壁,舱壁木板的榫接处还嵌着锈迹斑斑的铁钩钉。“我查了泉州宋船的参数,它的长宽比约为2.5,而马欢记载的宝船长宽比是2.45,几乎一模一样。”林珊伸手把报告拉到面前,指着其中一段文字,“你看这里,泉州宋船用十二道舱壁分成十三舱,隔板厚10到12厘米,这种结构能极大增强横向强度。明代出使琉球的海船‘长一十五丈’,还分了二十三舱呢,要是宝船也采用类似的多舱制,再加厚船板,未必不能承受纵向弯曲力。”她顿了顿,又翻出另一份资料,“还有马可·波罗的游记,他明确写过中国沿海的船舶‘共有六厚板,叠积层累’,明代的‘红毛夷’船也有‘木厚二尺’的记载,这些都能证明古代工匠早就掌握了加厚船板造大船的技术。”

两人正说着,甲板上传来沉重的脚步声,郑海峰扛着一个深蓝色的潜水装备包走过来,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他那件印着“探海号”logo的蓝色t恤领口。“程队!有重大发现!”他把装备包往地上一扔,蹲下来时带起一阵热风,手里攥着的声呐参数表还带着体温,“声呐组重新调整了频率和深度参数,海底那道木质结构的信号清晰多了!长度约138米,宽度56米,刚好和马欢记载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对上——明代一尺合现在0.811米,四十四丈四尺就是44.4x0.811≈36米?不对,等会儿,44.4丈换算成尺是444尺,444x0.811≈360米?不对,不对,我算错了!”郑海峰突然拍了下脑袋,急忙掏出手机打开计算器,“等一下,一丈是十尺,四十四丈四尺就是444尺,0.811米\/尺x444尺≈360米?这不对啊,之前声呐显示是138米……哦!天哪,我搞反了!是四十四丈四尺换算成米是44.4x3.333x0.811?不对,明代的丈和现代的丈不一样!”

程远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别慌,明代的营造尺一尺约合0.32米?不对,之前查的资料是洪武二十六年定的尺度,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32米?不,不对,刚才林珊说的泉州宋船,发掘报告里说宋代一尺约合0.303米,明代初期应该和宋代相近,四十四丈四尺就是44.4x10x0.32≈142米,声呐显示138米,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他接过参数表,指尖在数据上划过,“138米长,56米宽,这个尺寸和马欢的记载几乎完全吻合,而且声呐显示船体中部有密集的金属反射点,很可能是固定桅杆的铜制构件。”

郑海峰眼睛一亮,立刻从装备包里掏出潜水服:“那还等什么!现在海水能见度至少十米,咱们下去看看!只要找到船板或者铭文,就能彻底打那些质疑者的脸!”

林珊却突然站起来,走到驾驶舱旁的了望台,举起望远镜望向远处的海面。她的眉头渐渐皱起,望远镜的镜头在阳光下反射出一道冷光:“等等!你们看那边!”她指着东南方向,“三艘无标识的快艇,速度很快,正朝着咱们这边来,而且它们的航线直指海底遗址的位置——像是‘海狼帮’的船!”

程远和郑海峰立刻跑过去,顺着林珊指的方向看去。快艇的船体涂成了深灰色,在海面上几乎与海水融为一体,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更让人警惕的是,快艇上的人正往水里投放潜水装备,其中一个人背上的液压钳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那是盗墓者常用的工具,专门用来撬开船板和舱门。“又是他们!”郑海峰咬牙切齿,上次“海狼帮”盗掘“裕丰号”时,差点毁掉那本珍贵的《船用粮簿》,这次他们显然是收到了风声,想来抢宝船遗址的头功。

“现在情况紧急,”程远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布置任务,“郑海峰,你带安保组的老王和小李守在甲板上,准备好高压水枪和防暴盾牌,绝对不能让他们登船;林珊,你立刻联系渔政和附近的海事局,说明情况,让他们尽快派船支援,同时把声呐数据和遗址坐标加密发回研究所;我带赵哥和小陈下去,先确认遗址的核心区域,把关键文物保护起来,一旦发现盗墓者,尽量拖延时间,等支援到了再动手。”

“不行!太危险了!”郑海峰一把拉住程远的胳膊,“‘海狼帮’的人手里有武器,上次老鬼就带着水下刀,你一个人下去……”

“没有时间犹豫了!”程远打断他,抓起潜水头盔扣在头上,“要是让他们炸了遗址,我们就永远没法证明宝船的尺度了!赵哥,小陈,跟我走!”

不等郑海峰再说什么,程远已经跟着赵哥和小陈跳进了海里。海水刚没过头顶,一股微凉的水流就顺着潜水服的缝隙钻了进来,与甲板上的灼热形成鲜明对比。程远调整了一下潜水灯的角度,光柱穿透海水,照亮了下方昏暗的海底。这里的海底地形比想象中复杂,到处是凸起的暗礁和流动的泥沙,声呐信号之前之所以模糊,就是因为这些泥沙掩盖了船体的大部分结构。

三人呈三角阵型缓慢下潜,潜水灯的光柱在海水中扫过,突然,一道巨大的木质结构出现在眼前——那是一根桅杆的基座,直径足有三米,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海藻和贝壳,基座边缘还残留着几根断裂的缆绳,缆绳的纤维虽然已经碳化,却依旧能看出编织的纹路。程远游过去,用潜水刀小心地刮掉基座上的海藻,露出了上面刻着的文字:“永乐六年工部造,承风架甲”——“承风架”是固定桅杆的关键构件,而“永乐六年”正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间,与《瀛涯胜览》的记载完全吻合。

“是宝船的桅杆基座!”程远通过通讯器激动地说,“赵哥,你去船体前部探查,看看有没有船首柱或者铭文;小陈,你负责船体中部,重点查看舱壁结构;我去船尾,那里通常会有船名和建造信息。注意保持通讯畅通,一旦发现盗墓者,立刻通报!”

三人分头行动。程远往船尾游去,船体大部分被泥沙掩埋,只露出一小段船舷。他用潜水刀轻轻敲击船舷,传来“咚咚”的沉闷声响——这说明船板的木质还很坚硬,没有完全腐朽。他仔细观察船板的结构,发现船板竟然是三层叠加的,外层板厚约12厘米,中层10厘米,内层12厘米,三层木板之间用长约50厘米的宽铁钩钉连接,铁钩钉的锈迹里还残留着桐油灰的痕迹。“三重板结构!”程远的心脏狂跳起来,这与学者推算的“宝船底板厚340毫米”几乎一致,而且这种结构能极大增强船体的纵向强度,正好反驳了“木质船体无法承受百米长度”的质疑。

就在这时,通讯器里传来小陈急促的声音:“程队!盗墓者来了!三个,正在用炸药炸船尾的泥沙!”

程远立刻调转方向,往船尾游去。远远就看见三个穿着黑色潜水服的人正往泥沙里埋炸药包,其中一个人手里的引线已经露出了红色的火药,正是“海狼帮”的老三——上次在“甘润号”遗址,他就是用这种炸药炸开了水船的舱门。“住手!”程远大喊着冲过去,潜水灯的光柱直射在老三的脸上。老三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考古队,愣了一下,随即从腰间摸出一把水下刀,朝程远扑来。

程远侧身躲开,潜水灯撞在船舷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想起泉州宋船发掘报告里提到的“宽铁钩钉”,突然瞥见船尾的木板衔接处,正好嵌着一枚完好的铁钩钉,长约50厘米,宽5厘米,尖端还保持着锋利。程远一把拔出铁钩钉,趁着老三再次扑来的间隙,反手朝他的氧气瓶阀门划去。“嗤——”高压气泡瞬间涌出来,老三的身体立刻失去平衡,在海水中乱晃。小陈趁机冲上去,一脚踹在老三的腰上,老三当场昏了过去。

另外两个盗墓者见势不妙,竟然想点燃炸药包同归于尽。赵哥及时从侧面游过来,一把夺过炸药包,用力扔向远处的暗礁群。“轰隆”一声巨响,海水剧烈震荡,程远被冲击波掀出去好几米,潜水头盔的面镜裂了一道缝,海水顺着裂缝灌进来,刺得他眼睛生疼。他挣扎着稳住身体,刚想游回船尾,突然发现炸药炸开的泥沙中,露出了一块青灰色的石碑——石碑的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虽然覆盖着一层薄泥,却能清晰看到最上面的几个大字:“宝船‘清和号’”。

“是‘清和号’!郑和的旗舰!”程远激动得声音发颤,他用潜水刀小心地刮掉石碑上的泥沙,更多的文字显露出来:“永乐六年,造于南京宝船厂,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九桅十二帆,载官兵三百有奇……”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六百年前的历史之门,也彻底印证了马欢的记载。

就在程远准备拍下石碑全貌时,通讯器里突然传来林珊带着哭腔的声音:“程远!郑海峰他……他为了阻止盗墓者登船,被水下刀刺伤了!现在血流不止,医护人员正在紧急处理!”

程远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潜水灯差点从手里滑落。他立刻对赵哥和小陈说:“把盗墓者捆好,拖回船上,我先上去看看郑海峰!”不等两人回应,他已经朝着水面快速上浮。

刚浮出水面,程远就看见郑海峰躺在甲板上,左腿的潜水服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医护人员正在用止血带紧紧勒住他的大腿,止血棉已经换了好几块。林珊蹲在旁边,脸上满是泪痕,手里还紧紧攥着郑海峰掉落的潜水刀,刀身上的血迹已经凝固成了暗红色。“郑海峰!”程远爬上岸,扑到郑海峰身边,声音带着哽咽,“怎么样?伤到哪里了?”

郑海峰的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干裂,却还是咧嘴笑了笑,用尽力气抓住程远的手:“别……别担心……我没事……遗址……找到宝船了吗?”

“找到了!是‘清和号’!石碑上刻着它的尺度,四十四丈四尺,和马欢的记载一模一样!”程远握紧他的手,“你再坚持一下,渔政的船已经在路上了,马上就到!”

郑海峰缓缓点头,眼睛慢慢闭上,呼吸变得越来越微弱。医护人员立刻开始心肺复苏,按压他的胸口时,能清晰看到他身体的轻微起伏。程远和林珊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阳光依旧刺眼,可两人却觉得浑身冰凉,仿佛坠入了冰窖。甲板上只剩下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还有医护人员急促的呼喊:“醒醒!郑海峰!醒醒!”

不知过了多久,郑海峰的胸口突然剧烈起伏了一下,猛地咳出一口血,缓缓睁开了眼睛。“水……”他虚弱地说,声音细若蚊蝇。林珊立刻拧开一瓶矿泉水,小心翼翼地喂他喝了几口。医护人员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脱离危险了,幸好伤口没有伤到动脉,只是失血过多,等送到医院输血就没事了。”

程远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走到船舷边,看着远处海平面上渐渐出现的渔政船警灯,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信念——一定要保护好“清和号”遗址,一定要让那些质疑宝船尺度的学者亲眼看看,六百年前的中国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造出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接下来的三天,“探海号”在渔政船的保护下,对“清和号”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在船尾的青石碑旁,程远他们清理出一根长达14米的桅杆残件,材质是南京宝船厂特有的金丝楠木,木质坚硬,纹理清晰,表面还残留着固定帆绳的铜制滑轮;在船体中部的舱室里,发现了一块厚达34厘米的船底板,与学者推算的“宝船底板厚度”完全一致,而且船板的年轮显示,这棵楠木生长了至少五百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良材”;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船舵的位置,出土了一个直径约1.5米的铁犁木舵杆残件,虽然只剩下一小段,但根据泉州宋船舵杆与船体的比例推算,完整的舵杆长度应在11米以上,与南京下关出土的宝船舵杆残件尺寸完全吻合。

林珊则在实验室里忙碌着,她用显微镜观察船板的横截面,发现三层船板之间不仅用铁钩钉连接,还填充了麻丝、竹茹和桐油灰的混合物,这种“捻缝”工艺能有效防止海水渗入,同时增强船板的粘结力。“你看这个捻合物的成分,”林珊指着显微镜下的样本,对程远说,“麻丝提供韧性,竹茹增加强度,桐油灰防水,和《天工开物》里记载的‘船用灰’配方一模一样。而且三层船板的纹理方向不同,外层顺纹抗冲击,中层斜纹抗弯曲,内层横纹抗撕裂,古代工匠早就考虑到了船体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这种设计比现代的复合板材还要科学。”

郑海峰的伤势渐渐好转,他拄着拐杖,每天都会去实验室看看发掘出的文物。当他看到那块刻着“四十四丈四尺”的青石碑拓片时,激动得手都在抖:“太好了!有了这些实物证据,看那些学者还怎么质疑!下次研讨会,咱们把石碑拓片、船板样本、桅杆残件都带去,让他们亲眼看看,马欢没有说谎,明代工匠也没有吹牛!”

程远笑着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的海面上。夕阳正缓缓沉入海平面,将海水染成一片橘红色,“清和号”遗址就在下方的海底,静静地卧在泥沙中,仿佛在诉说着六百年前的辉煌。他想起马欢在《瀛涯胜览》里写的“舟楫之雄壮,盖古所未有”,想起巩珍笔下“巨无与敌”的宝船,想起那些为了航海事业付出生命的船员——他们的故事,终于通过这些文物,重新回到了世人眼前。

返航的前一夜,“探海号”的甲板上格外安静,只有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像六百年前宝船远航时的低吟。程远、郑海峰和林珊围坐在一盏应急灯旁,桌上摊着“清和号”的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青石碑拓片上的字迹在灯光下泛着墨色的光,船板样本的木纹里还残留着海底的细沙,桅杆残件的铜滑轮上锈迹斑斑,却依旧能想象出当年风帆扬起时的壮阔。

“你们说,六百年前‘清和号’第一次出航时,船员们会不会也像我们这样,在甲板上看夕阳?”林珊轻声问道,指尖轻轻拂过石碑拓片上“永乐六年”四个字,仿佛能触到当年刻碑工匠的温度。

郑海峰靠在船舷上,望着远处的星空,笑了笑:“肯定会的。他们说不定还会聊起家乡的亲人,聊起这次远航要去的国家,就像我们现在期待着下次来发掘‘清和号’的船舱一样。”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以前总觉得‘宝船’是史书里的传说,直到看到这块石碑、这些船板,才真正相信,古人真的造出了这么伟大的船。”

程远拿起那块楠木船板残片,对着灯光看了看,木纹里的桐油灰还保持着一定的粘性。“其实那些质疑的学者也不是没有道理,”他轻声说,“在没有实物证据之前,百米长的木船确实让人难以想象。但现在我们找到了‘清和号’,找到了船板、桅杆、石碑,这些都是最有力的证明。下周的研讨会,我们不仅要让大家看到这些文物,还要告诉他们,宝船的建造不是偶然——从唐代十八丈的海舶,到宋代三十丈的神舟,再到明代的宝船,这是中国造船业几百年积累的结果。”

林珊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一本翻旧的《瀛涯胜览》,翻开扉页,上面是马欢的自序:“以通译番书,首膺斯选,三入海洋,遍历番国……”她轻声念了出来,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马欢花了一辈子记录下这些,就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当年的中国航海有多辉煌。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替他把这份辉煌,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人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应急灯的光芒在海面上投下一圈温暖的光晕,远处的星星在天幕上闪烁,像六百年前指引宝船航向的灯塔。郑海峰的腿还没完全好,久坐后有些发麻,林珊扶着他站起来,慢慢在甲板上走动。程远则留在原地,看着桌上的文物资料,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不仅是在发掘文物,更是在守护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段属于中国的海洋荣光。

第二天清晨,“探海号”迎着朝阳起航。程远站在船首,手里攥着那块青石碑拓片,拓片上的“清和号”三个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他回头看了看船舱,文物舱里的船板样本、桅杆残件、石碑拓片都被妥善保管着,这些都是证明宝船尺度的关键证据,也是他们送给学术研讨会的“礼物”。

郑海峰拄着拐杖走到程远身边,笑着说:“等研讨会结束,咱们就申请专项经费,回来对‘清和号’进行系统性发掘。我查了资料,宝船的船舱通常分上下两层,下层装货物和淡水,上层住船员,说不定还能找到航海日志或者船员的生活用品,那就能还原更多宝船的细节了!”

林珊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整理好的“清和号”发掘报告,眼里满是期待:“我已经把船板的工艺、桅杆的尺寸、石碑的铭文都整理好了,还附上了泉州宋船和南京宝船厂遗址的对比资料。这次研讨会,咱们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相信,马欢的记载是真的,明代的宝船,就是这么宏伟!”

程远看着身边的两人,心里满是温暖。从“安济号”到“裕丰号”,再到如今的“清和号”,他们一起在南海冒险,一起守护文物,一起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而努力。这份友谊,就像宝船的三重板一样,坚固而可靠;这份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就像当年郑和船队的风帆一样,永远朝着远方的星辰大海。

当“探海号”渐渐驶离这片海域时,程远最后看了一眼海底的“清和号”遗址——它静静地卧在泥沙中,等待着更多人来聆听它的故事。程远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片辽阔的南海之下,还有无数的宝船遗址等着他们去发现,还有无数的历史真相等着他们去揭开。而他们,会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坚定地走下去,让更多沉睡在海底的辉煌,重新照亮这个世界。

一周后的学术研讨会上,程远站在台上,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示着“清和号”的青石碑拓片和船板样本照片。当他说出“‘清和号’实测长度138米,与马欢记载的四十四丈四尺误差仅4米”时,台下的质疑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惊叹和赞许。那些曾经质疑宝船尺度的学者,在看到船板的三重结构、桅杆的铜制构件、石碑的铭文后,纷纷点头认可——明代工匠不仅造出了四十四丈的宝船,更用精湛的工艺,让这艘巨舶在海上劈波斩浪,书写了世界航海史的传奇。

研讨会结束后,陈馆长拍着程远的肩膀,笑着说:“太好了!有了‘清和号’的发现,咱们申请‘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就更有把握了!下一步,咱们就准备对‘清和号’进行系统性发掘,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古代航海的辉煌!”

程远、郑海峰和林珊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期待。

VIP小说推荐阅读: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羽化飞仙战皇仙界奇主洪荒:开局我就被系统坑成女的魔运苍茫剑冢,酒仙,醉斩天门地海燃灯邪少药王林天大陆我带着混沌珠回到灵气复苏前造化烬冷血医师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禅境觅心:修行之路师尊,你把师兄还给我好不好?万劫剑主武道人仙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僵尸:茅山修行剑道,九叔直呼猛社死就能飞升华夏神武闯异界绝世天帝将门伪千金是朵黑心莲至尊神殿全文免费阅读人道大圣无错字精校版重开洪荒:我为天道执灯人影综:我在将夜世界用双腿逆天东北出马仙:我的仙家不太正经科陨天机我有一界,诸天万界的界!异能大佬是女生葬神渊强者很多?可我召唤的强者更多仙灵双剑御世传虹桥公墓72号丹帝重生破天剑神徒孙都剑仙了,老祖还在苟着!征服女帝后,我以天地灵炉证道!合欢宗:反派,主角嚣张亲妈上门我在玄幻世界召唤奇物家族崛起:从种田开始鸣刀穿书女魔尊:解锁魅魔体质灵魂摆渡船阴阳和合大道经我靠签到称霸修真盛世无敌天命
VIP小说搜藏榜: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洪荒:悟性逆天,我带领人族崛起九叔:求稳,只想娶妻过日子诸天万界:从僵尸叔叔开始!木叶:开局六库仙贼,拜师大蛇丸僵尸:天赋掠夺港综诸天邪神僵尸:茅山小富翁,馋哭九叔僵尸:茅山修行剑道,九叔直呼猛开局通天箓,僵尸世界变天了!每年领悟一神功,家有八个寡妇虎行全球穿成各路大佬的香饽饽龙翼信使的奇幻漂流十大仙帝追杀,这是犯了什么天条我在科举制度下修长生开局混沌神体,打造最强不朽帝族!异能大佬是女生开局万花筒的我偏偏只想赚钱魔瞳:境界全民:降临西游,我能吞噬进化剑主苍穹寻找逍遥剑遮天我是狠人师尊蓝拳大将家族修仙:开局绑定家族资产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后宫签到:九千岁可不是白叫的系统识别大帝为蝼蚁,我一拳秒杀诸天:从天下第一开始我以贫弱之躯,屠杀异族众神侯府嫡女她又冷又飒勾魂咒朕有帝皇之气我在海贼世界填东海我的空间,我说了算!大昆仑天赋长生,苟道王者兽世团宠:撩撩夫,种种田!异世龙神之王的诞生霸道王爷:倾世妃苍源界篮坛第一妖孽失忆后,大佬她在逃生游戏里杀疯了仙路不朽穿书后我养成了暴君修仙者不知道至尊法神的含金量模拟修仙:圣女别怕,有我在我的徒弟都超神了奥普瑞特英雄传
VIP小说最新小说:平民冰法如何靠小绿瓶逆袭镇乾坤!现代兵王携九凤杀疯了!双界非命奥术徽记星辰耀九州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清瑶踏仙途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吗?九转丹劫:废材狂妃逆九天签到玄天,我成了万界守护者本心即可入宗选择水灵根,总跟师姐们鬼混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玄灵异界主宰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凡尘神只剑狱苍穹:杨玄御兽:我的合成不科学逆潮之主玄幻:我的情绪银行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最强系统传承萧凛:禹洲问道纪诸天万界之大主宰希望城主考古浮海记讨封失败?没事,我能模拟重开!从F是ma开始修仙分身互相传功,我只管破境!以身为狱:炼化万物,镇压诸天代码与魔咒变身猫娘,被萝莉控领主收养逆袭传说:大妖王天道严选,开局契约五个夫郎贴地武夫,谁教他炼剑起飞的?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开局核聚变词条,圣女要吸干我?灵修逆途乘风破浪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杀手重生之毒妃传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剑傲川灵如意请我去修真原始人?不!我将进化为帝!全职业满级的我怎么是个牧师萝莉【凤临墨庭】我的灵根是混沌!修仙吗?社死那种无题岁岁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