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微熹。
洛川城外的田野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
陈稳换上了一身简便的葛布衣衫,在张诚、王茹以及几名农曹吏员的陪同下。
步行出了城,径直往规划中最大的那片屯田区走去。
他没有摆出防御使的仪仗,只带了必要的护卫散在四周警戒。
此行的目的,是亲眼看看春耕的实际情况。
更是要亲自将“深根固本”的第一把火,烧在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上。
田地间,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无数农人如同勤恳的蚂蚁,分散在广袤的田野上。
壮劳力们吆喝着牲口,扶着新打造出来的曲辕犁。
犁铧破开湿润的土壤,翻起一道道深褐色的泥浪。
妇孺和老人们则跟在后面,仔细地将精选的麦种撒入犁沟,再用脚或简单的耙子轻轻覆上土。
秩序井然,效率也比陈稳预想的要高。
显然,张诚和王茹前期的工作做得相当扎实。
新农具的推广,流民的编组管理,种子的分配,都初见成效。
“使君,您看……”
张诚指着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自豪。
“去岁冬便已组织民力深翻冻土,今春化冻后土质松软,正好耕作。”
“按此进度,洛川县境内七成以上的官田、屯田,半月内当可播种完毕。”
王茹在一旁补充道。
“农曹吏员每日巡查,记录各片进度,核查农具使用与损耗。”
“若有争执或怠工,也能及时处置。”
她手中拿着一卷簿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数据。
陈稳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不远处几个聚在一起。
对着田地指指点点,似乎正在争论什么的人身上。
那是几名穿着低级官服的小吏和几位须发花白、看穿着应是本地德高望重老农的人。
“他们在争什么?”陈稳问道。
一名随行的农曹主事连忙上前答道。
“回使君,是在争论前面那片坡地的引水渠走向。”
“李吏员认为应绕行西侧,土质更稳,但费工费时;”
“赵老丈则认为该直穿东侧小丘,距离短,能更快引水灌田,但担心雨季小丘塌方淤塞渠道。”
陈稳迈步走了过去。
那几人正争得面红耳赤,冷不防看到张诚、王茹这两位三县实际上的民政首脑。
陪着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过来,顿时吓了一跳,连忙止住争论,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
陈稳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问道。
“方才听你们争论水渠走向,各有道理。可曾实地详细勘测过两地土石?”
那姓李的年轻吏员和被称为赵老丈的老农都有些局促。
李吏员答道。
“回…回贵人,只是粗略看过。”
赵老丈也嗫嚅道。
“小老儿只是凭往年经验……”
陈稳心中明了。
这就是效率的瓶颈所在——信息不全,决策缓慢。
很多时候,并非下面的人不尽心,而是受限于手段和精力,无法做到最优。
他转过身,对张诚和王茹低声道:“便从此处开始吧。”
张诚会意,立刻对那几名农曹吏员和包括赵老丈在内的几位老农肃容道。
“你等几人,且上前来。使君有重任相托。”
几人又惊又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
陈稳目光扫过他们,这些人是农业政策最直接的执行者和顾问。
他们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亩土地的产出。
他不再犹豫,心神微动,意念沉入那淡蓝色的系统界面。
他没有选择消耗更大的“集中赋予”,而是锁定了“广泛赋予”选项。
将目标范围设定为眼前这七八名核心农事人员。
随后,毫不犹豫地启动了【广泛赋予:8倍效率】!
一股无形的波动以陈稳为中心,悄然扩散,将面前的吏员和老农笼罩其中。
在外人看来,并无任何异象。
但作为施术者,陈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如同开闸的洪水。
迅速流逝了一部分,带来一阵轻微的眩晕感,四肢也传来些微的酸软。
他暗自估量,以目前的状态,维持这种规模的“广泛赋予”两个时辰,大概就是极限了。
而被赋予效果的几人,则在瞬间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姓李的年轻吏员只觉得原本有些纷乱的思绪骤然变得清晰无比。
脑海中关于那片坡地的地形图、土质记录、往年水文资料如同被梳理过一般,条理分明。
之前忽略的几个细节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西侧绕行路线中段。
有一片区域土质看似坚实,但下面似乎是古河床,多沙石,开挖水渠极易渗漏!
而东侧小丘,他猛然记起去岁勘察时,注意到丘顶有几簇特定的耐旱灌木。
根系发达,或许能起到一定的固土作用?
赵老丈同样震撼。
他感觉自己浑浊的老眼变得异常清明,远处坡地上的草木、岩石纹理都看得一清二楚。
数十年的农耕经验如同被点燃的灯油,以前许多模糊的,凭感觉的判断。
此刻都有了清晰的依据。
他想起东侧小丘的土层结构,表层土下是致密的黏土层。
只要开挖时注意坡度,塌方的风险远比想象中小!
而西线,他隐约记得多年前似乎听更老的辈人提过。
夏汛时那片区域地下水位会暴涨……
其他几名吏员和老农也各有感悟,有的对人力调配有了更优化的想法。
有的对另一种新式耧车的使用细节豁然开朗。
“使君!”
李吏员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顾不上深思自己为何突然思路敏捷,只觉得灵感泉涌。
“属下……属下想到西线可能存在的渗漏隐患,以及东线或许可行的加固之法!”
“恳请使君准属下即刻带人实地勘测,半个……不,一炷香内,必能给使君一个确切的方案!”
赵老丈也连忙道。
“贵人,小老儿也觉得东线或许更妥,那丘上的黏土层……”
看着眼前这群仿佛瞬间开了窍、眼神发光、迫不及待想要解决问题的下属。
张诚和王茹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底深处的震撼。
他们虽未亲身体验,但看这些人的状态变化,便知使君的“天授之力”已然生效!
“准。”
陈稳压下因精神力消耗带来的些许疲惫,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便依你等所言,速去勘测。我要最快、最稳妥的方案。”
“诺!”
李吏员和赵老丈等人如同打了鸡血,立刻招呼上几名助手和青壮。
拿着工具就朝着坡地飞奔而去,动作之迅捷,与先前判若两人。
陈稳则继续在张诚、王茹的陪同下巡视其他田块。
所到之处,他不再轻易施展“广泛赋予”。
而是仔细询问,发现问题关键节点后。
才会对负责该片区域的小头目或技术骨干,施加小范围的“广泛赋予”效果。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被赋予能力的吏员或老农,总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组织人手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原本可能需要扯皮半天才能决定的事情,现在几句话就能定下章程;
原本需要反复督促才能完成的工序,现在几乎不用催促就能高效推进。
整个广阔的春耕现场,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活力,运转得更加顺畅、高效。
新式农具的使用技巧被更快地传播和理解。
水利工程的后续规划在实地勘察中不断被优化调整。
甚至连劳力的轮换休息安排,都变得更加合理。
张诚跟在一旁,越看越是心惊,也越看越是兴奋。
他低声对王茹道。
“清瑜,看到了吗?此真乃神乎其技!”
“若能使君之力常驻,何愁农政不兴,仓廪不实?”
王茹轻轻点头,美目中异彩涟涟。
她看着前方陈稳那并不算特别魁梧,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与智慧的背影。
轻声道。
“使君,真乃天赐我等,以定乱世之人。”
巡视持续了近两个时辰。
当陈稳感到精神上的疲惫感逐渐加深,准备结束此次巡视时。
先前派去勘察水渠的李吏员和赵老丈等人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
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
“使君!确定了!”
李吏员兴奋地禀报。
“东线小丘土质比预想稳固,只需将渠壁坡度放缓。”
“再以当地生长的‘铁线草’根系加固,绝无塌方之虞!”
“此方案比西线至少节省三百人工,工期缩短五日!”
“好!”
陈稳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不仅仅是省下的人工和工期。
更是“能力赋予”在农业领域成功应用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
他抬头望去,广阔的田野上,无数农人依旧在辛勤劳作。
但在他的感知中,这片土地的“生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勃发。
他仿佛能看到,当秋日来临,这里将是怎样一片硕果累累、粮食满仓的丰收景象!
根基,正从这最基础的泥土中,一点点被夯实。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感受着体内因消耗而有些空荡,却又因看到希望而充满力量的感觉。
【成长进度条:0% → 0.3%】
一个微不可查,却真实不虚的变化,在他意念深处的光幕上悄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