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霏主持下的b国文化交流中心,在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后,终于正式揭牌运营。开业典礼举办得隆重而成功,b国政要、文化名流、各国使节以及当地侨界代表济济一堂,对中心现代化的设施和富有创意的初期展览规划赞誉有加。宋雨霏作为中心主任,以一袭典雅大方的旗袍亮相,流畅的双语致辞、睿智的谈吐和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自信魅力,成为了全场焦点,给所有来宾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中心的工作随之步入正轨,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语言课程、艺术展览陆续展开,逐渐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了解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宋雨霏忙碌并充实着,她享受着这种用文化搭建桥梁、促进理解的成就感。
然而,树大招风,出色的个人魅力在带来赞誉的同时,也难免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在一次由b国政府举办的、庆祝两国建交周年的大型官方晚宴上,宋雨霏作为重要的文化使者和中心代表,自然在受邀之列。
晚宴规格极高,b国总统、内阁成员、各界精英悉数到场。宋雨霏周旋于宾客之间,举止得体,应对自如,充分展现了中国新一代外交官的风采。她的东方韵味、睿智谈吐以及那种不同于寻常政客或社交名媛的独特气质,吸引了不少目光。
这其中,就包括了b国总统的小儿子——莱诺·马丁内斯。莱诺年纪与宋雨霏相仿,相貌英俊,拥有政治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其父亲的政策团队中担任顾问,被视为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素来眼光颇高,身边从不乏名媛淑女追求,但他却在这场晚宴上,对宋雨霏一见倾心。
莱诺主动上前与宋雨霏交谈,从两国文化差异聊到国际局势,表现得风度翩翩,学识渊博。宋雨霏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正常的社交应酬,以专业态度应对。然而,莱诺的热情显然超出了寻常的礼貌范畴。他不仅在整个晚宴期间多次找机会与宋雨霏攀谈,更在晚宴结束后,通过官方渠道,向文化交流中心发出了正式的参观邀请,指明希望由宋雨霏主任亲自陪同讲解。
这看似合情合理的邀请,背后却暗含玄机。宋雨霏本着工作职责,热情接待了莱诺。参观过程中,莱诺的问题细致深入,对中华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眼神中毫不掩饰的欣赏与热切,让宋雨霏隐隐感到不安。她始终保持着礼貌而疏离的专业态度,刻意将话题限定在工作范畴。
然而,莱诺的攻势并未停止。他开始以个人名义,频繁地向中心赠送一些昂贵的礼物,如限量版书籍、艺术品等,均被宋雨霏以“不符合规定”为由婉拒。他甚至试图通过私人邮件和社交平台联系宋雨霏,发送一些看似关心工作、实则充满暧昧暗示的信息。
“宋主任,近日b国多雨,望您注意添衣。”
“贵中心举办的书法展令人印象深刻,不知是否有幸能私下向您请教一二?”
这些举动,让宋雨霏不胜其烦。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和立场,与驻在国总统的儿子产生任何超出工作范围的纠葛,都是极其敏感且危险的事情,不仅可能影响个人声誉,更可能损害中心乃至国家的形象。
她尝试委婉而明确地拒绝莱诺的“好意”,表明自己专注于工作,并且已有稳定的恋情。但莱诺似乎并不气馁,反而认为这是一种挑战,追求得更加热烈。他甚至动用关系,在一些高级别的外交场合,创造与宋雨霏“偶遇”的机会。
很快,关于总统公子正在狂热追求中国文化交流中心那位美丽女主任的流言,开始在小范围的政界和外交圈内悄然流传。这给宋雨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她,甚至有一些当地媒体开始捕风捉影地进行暗示性报道。
周翊轩在万里之外,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也隐约听到了些风声。他深知宋雨霏的为人,相信她能够妥善处理,但担忧和醋意仍不可避免。他在视频电话中旁敲侧击,宋雨霏为了不让他担心,总是轻描淡写地应付过去,但眉宇间的疲惫和烦恼却瞒不过周翊轩的眼睛。
“雨霏,如果遇到麻烦,一定要告诉我,或者及时向使馆汇报。”周翊轩担忧地嘱咐。
“我知道,放心吧,我能处理好。”宋雨霏强打精神安慰他,但内心深知,这件事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她必须尽快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要彻底断绝莱诺的念头,又不能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的大局。
这突如其来的“桃花劫”,像一片阴云,笼罩在刚刚步入正轨的中心工作上,也给宋雨霏的海外任职生涯,带来了第一场严峻的考验。一场围绕个人情感、职业操守和国际形象的微妙博弈,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