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的血手印还未干透,阿福攥着族长的认罪书,指尖却在发抖。
他望向人群后的老周、翠姑和铁匠张——老周拄着拐杖,眼里是二十年的释然;翠姑紧攥血帕,帕角的“冤”字已被泪水泡得发皱;铁匠张扛着鸣冤钟,钟身还沾着族长长子的血。
“去野狗岗。”阿福突然开口。
所有人愣住。野狗岗是村里的禁地,是冤魂盘踞的凶地。可阿福望着村外的方向,那里的磷火正随着晚风飘来,像一条淡蓝色的河。
“那里是我娘的魂儿在等。”他说,“也是所有冤魂的审判台。”
一、赴岗(生死之路·冤魂引路)
暮色漫上青岩村时,队伍出发了。
阿福走在最前,怀里抱着那叠证物:断簪、血帕、货郎密信、二十三片冤魂铁片。老周捧着周氏的陪嫁木匣(里面装着当年未送出的绣线),翠姑抱着染血的绣绷,铁匠张则扛着那面“冤”字破锣。
野狗岗的风比往日更冷。
磷火在他们头顶盘旋,聚成模糊的人形轮廓——是周氏的黑影,是铁匠的妻子,是老周的嫂子,是所有被族长害死的人。他们无声跟着队伍,磷火忽明忽暗,照得路上的草叶都泛着青灰。
“阿福哥……”翠姑攥紧他的衣角,“我娘的魂儿也在里面吗?”
阿福点头:“她在等,等我们替她撕了那张‘通奸’的假面。”
二、刑场(天地为证·冤魂显形)
野狗岗中央,有块被磨得发亮的青石板——二十年前,周氏就是在这里被绑上石头沉塘的。
阿福将证物一一铺在石板上:断簪压着血帕,密信覆着铁片,木匣里的绣线缠住石板边缘。铁匠张举起鸣冤钟,用力一敲。
“嗡——!”
钟声震得磷火骤然暴涨,形成一道幽蓝的屏障,将野狗岗围得密不透风。周氏的黑影从磷火中浮现,长发不再凌乱,脖颈的勒痕也淡了些。她望着阿福,嘴角竟有了笑意。
“娘……”阿福轻声唤。
黑影摇了摇头,指向石板上的断簪。阿福拾起簪子,突然一阵眩晕——眼前闪过沉塘那日的水,母亲的挣扎,货郎的冷笑,族长的佛珠……
“阿福,你看。”翠姑的声音发颤。
石板上的血帕突然动了。帕角的“冤”字渗出血珠,在石板上汇成龙形,龙首指向族长,龙尾缠住陈九的牌位(不知何时被风吹来的)。
“这是……我娘的怨气在指认。”阿福终于明白,“所有冤魂的记忆,都在这帕子里。”
三、认罪(恶贯满盈·天理昭彰)
族长被家丁押到石板前时,腿软得站不住。他盯着满地的证物,又看看四周的磷火冤魂,终于瘫跪在地。
“我认……”他嘶吼着,“是我买通陈九,诬陷周氏通奸!是我让人沉塘,纵犬撕尸!是我占了老周的地,逼死铁匠的妻,糟蹋翠姑她娘……”
他哭嚎着,拽住自己官服的前襟,“可银矿……那银矿真的在地下!我只是想让周家过得好些……”
“闭嘴!”铁匠张举起铁锤,砸向旁边的老槐树。树身裂开,露出里面嵌着的半截铁链——正是当年沉塘用的那条。
“你占的地,底下埋的不是银矿,是被你害死的人的骨头!”老周举起木匣,里面的绣线突然飘起来,在空中织成一幅画卷:二十三条人命,二十三座孤坟,每座坟上都压着族长的田契。
四、审判(磷火焚罪·冤魂安息)
阿福捡起地上的锁链——那是铁匠用冤魂铁片熔铸的新链,链身刻满“周氏清白”“陈九助纣”的血字。
“按族规,通奸者沉塘。”他对族长说,“但你害了二十三条命,该沉塘,该喂狗,该让所有冤魂撕碎你。”
族长被拖到塘边时,磷火突然聚成一张巨网,将他兜头罩住。他尖叫着,挣扎着,可网越收越紧,网眼里渗出无数只手——是周氏的手,是铁匠妻子的手,是被他糟蹋过的姑娘们的手。
“阿福,够了。”周氏的黑影飘过来,轻轻拉住阿福的衣袖,“他罪该万死,但怨气太重,会污了这片地。”
她转向磷火网,轻声道:“去吧,孩子们。该回家了。”
磷火网缓缓松开,族长的身体软软倒在地上,七窍流出的不是血,而是黑色的雾气。陈九的牌位“啪”地裂开,里面爬出无数黑虫,转眼被磷火吞噬。
五、新生(冤魂归处·善念生根)
黎明时分,野狗岗的风停了。
磷火渐渐消散,露出满地的蓝光——那是冤魂的怨气散了,化作星子落进土里。周氏的黑影站在阿福身边,身形越来越淡,却笑得温柔。
“娘,你要走了?”
“嗯。”她摸了摸阿福的脸,“我替二十三个孩子谢谢你们。以后,好好活着。”
她的身影化作点点荧光,飘向老槐树的方向。那里,一朵并蒂莲花正在晨露中绽放。
六、尾声(岗前立誓·薪火相传)
阿福和众人将族长的尸体埋在乱葬岗,又在旁边立了块无字碑。
翠姑将血帕系在老槐树上,说:“这是给所有冤魂的记号。”
老周把木匣埋进土里:“让绣线和冤魂一起长眠。”
铁匠张则用锁链围住野狗岗,说:“这链子,镇住邪祟,护着村子。”
阿福望着重新泛绿的野狗岗,忽然听见孩童的笑声。几个小不点儿从村口跑来,手里举着用野花编的花环。
“福哥哥,给我们讲野岗的故事好不好?”
他蹲下来,望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睛,笑了:“好。故事里有个很勇敢的娘,有很多善良的人,还有……永远不会消失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