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部疑云
警局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萧队,这是第三起案件的初步尸检报告。”年轻警员小李将一份文件推到萧悦知面前,眼神闪烁不定。
萧悦知接过文件,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她的目光没有落在报告上,而是扫过会议室里每一张面孔。刑侦支队队长张德明正皱着眉头翻阅手中的资料;副队长刘建宏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技术科的王媛媛低头摆弄着手机;还有几位专案组成员,有的神情专注,有的则难掩疲惫。
“海洋馆的监控系统在案发前两小时出现故障,直到案发后半小时才恢复。”王媛媛汇报道,声音平静得不自然,“技术科检查过,是人为切断了主线路,凶手对场馆的安保系统非常熟悉。”
萧悦知轻轻点头,脑海中却浮现出叶枫临在案发现场的身影。他怎么会那么及时地出现在海洋馆?又为何对那里的隐蔽通道了如指掌?
“凶手对‘水’的运用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杀人需要,”她开口,声音冷静,“现场被布置成一个仪式场所,水的元素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这与前两起案件一脉相承。”
张德明队长揉了揉太阳穴:“连环杀人案已经引起了媒体注意,今早有记者打电话到局里询问‘符号杀手’的细节。消息走漏得真快。”
萧悦知猛地抬头:“‘符号杀手’?这个称呼只在内部会议上用过。”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刘建宏副队长清了清嗓子:“可能是办案人员在闲聊时不小心说出去的。现在的重点是,我们必须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在没有掌握足够证据前贸然公布案情,只会打草惊蛇。”萧悦知反驳道,目光直视刘建宏,“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查清‘心象’心理咨询中心与三名受害者的关联。”
刘建宏的手指停止了敲击:“萧警官,我知道你破案心切,但‘心象’是本市知名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确凿证据就深入调查,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三名受害者都在那里有过就诊记录,这难道是巧合吗?”
“也许是巧合,也许不是。”刘建宏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但我们手头有更多紧迫的线索需要跟进。我已经安排了两组人员分别排查三名受害者的社会关系和案发地周边的可疑人员。”
萧悦知抿紧嘴唇。刘建宏的安排看似合理,却将专案组的人力分散到了常规调查路径上,而对“心象”中心的调查只字未提。
会议结束后,萧悦知独自留在会议室,重新翻阅案件材料。每当她接近某个关键线索时,总会有新的“紧急情况”出现,转移调查方向。第一次是有人匿名举报在城东发现可疑人员,结果一无所获;第二次是法医办公室突然“找不到”第一起案件的物证照片,耽误了整整一天。
太过巧合了。
“萧队,还不下班啊?”小李探头进来,脸上挂着过分的热情。
“再待会儿。”萧悦知头也不抬。
小李犹豫了一下,走进来低声道:“刚才刘副队让我明天去跟进一个二手车市场的线索,说是可能与凶手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关。我想跟您说一声,接下来几天可能没法跟您一起排查‘心象’那边了。”
萧悦知终于抬起头:“什么时候安排的?”
“就刚才,散会后。”小李避开她的目光,“刘副队说这是优先级最高的线索。”
萧悦知点点头,面无表情:“知道了,你去吧。”
小李如释重负地离开了。
夜幕降临,萧悦知独自一人驱车前往“心象”心理咨询中心附近。她需要实地观察这个地方夜晚的情况。途中,她接到了一个没有显示号码的来电。
“萧警官,回家的路上记得在第七街口的便利店停一下,那里的三明治不错。”是叶枫临的声音,轻松得仿佛老朋友间的闲聊。
萧悦知猛地踩下刹车,环顾四周:“你在监视我?”
“只是友善的建议。毕竟,从你现在的位置直接回家,会错过晚餐。”电话那端顿了顿,“而且,有人在你公寓楼下等了很久,看起来不太友善。”
萧悦知握紧方向盘:“是谁?”
“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男人,开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牌是Ac347。不妨查查那是谁的车。”叶枫临轻声道,“祝你有个愉快的夜晚,警官。”
电话挂断了。
萧悦知调转车头,驶向第七街口。在便利店里,她买了一个三明治和一杯咖啡,坐在靠窗的位置,用手机查询那个车牌号。结果让她心头一沉——Ac347是市局后勤部门的公务用车之一,通常由行政人员使用。
一个行政人员为何会在深夜守在她公寓楼下?
她拿出警局内部通讯录,开始比对可能使用这辆车的人员名单。就在她专注查询时,一条新信息跳了出来,是技术科的王媛媛:
“萧姐,你要的‘心象’中心员工背景资料,系统显示权限不足,无法调取。刘副队说是为了保护公民隐私。”
萧悦知盯着那条信息,寒意从脊椎升起。王媛媛是她信任的同事之一,但这条信息来得太巧,正好在她查询车牌的时候。是提醒,还是试探?
她回复:“收到,谢谢。明天见面聊。”
收起手机,萧悦知走出便利店,故意绕到后巷,快步穿过几个街区,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拦下一辆出租车,前往城南的一个小旅馆——她需要一个不为人知的落脚点,好好思考下一步行动。
旅馆房间里,萧悦知将案件材料摊在床上。三名受害者:时尚设计师林薇、钢琴家赵楠、心理咨询师张浩然。三人社会背景、职业、生活圈完全不同,唯一的交集就是“心象”中心。
她调出“心象”中心的注册信息。法人代表陈永明,五十二岁,心理学博士,曾在多家医疗机构任职。中心成立八年,口碑良好,甚至为警局提供过心理咨询服务。
太过完美了。
萧悦知打开笔记本电脑,尝试接入警局数据库,却发现自己的账号被临时冻结了。系统提示:“账号异常活动,需管理员解冻”。
这太不寻常了。
她拿出私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杨哥,是我,悦知。能帮我个忙吗?”
杨志刚是她在警校时的学长,现在负责网络安全部门。
“小萧啊,这么晚什么事?”
“我的工作账号被冻结了,说是异常活动,你能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吗?”
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稍等...嗯,确实被冻结了。记录显示是今晚8点37分,由...刘建宏副队长提交的申请,说你账号可能被盗用。”
刘建宏?他为何要冻结她的账号?
“需要我帮你解冻吗?”杨志刚问。
“不,不用了。”萧悦知迅速回答,“可能是误会,明天我当面问刘副队吧。谢谢杨哥。”
挂断电话,萧悦知感到一阵眩晕。刘建宏一直在刑侦支队工作,二十年破案无数,是局里公认的老黄牛。他为什么要阻碍调查?
或者,他只是在保护什么?
萧悦知回想起与刘建宏共事的点点滴滴。三年前,她刚调入刑侦队时,是他手把手教她梳理案件线索;两年前银行劫持人质案,是他信任她的判断,批准了强攻方案;去年他女儿结婚,还请了全队同事喝喜酒。
这样的一个人,会是内鬼吗?
萧悦知摇摇头,试图摆脱这个想法。也许刘建宏只是遵循程序,担心她过于深入调查会打草惊蛇,或者更糟——陷入危险。
但那个在楼下守候的灰色夹克男人,还有被冻结的账号,又该如何解释?
她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一角,注视着楼下街道。雨又开始下了,霓虹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折射出迷离的光晕。这座城市在她眼中突然变得陌生而危险。
萧悦知从包里拿出那枚在第一起案件现场发现的金属徽章,在灯光下仔细端详。上面的符号古老而复杂,线条蜿蜒,仿佛蕴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想起叶枫临的话:“符号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思想。这个符号属于一个相信人类心智可以重塑的组织,他们认为通过特定的仪式和暗示,可以唤醒人类潜藏的能力,或者...植入新的意识。”
如果“心象”中心就是进行这种实验的地方,那么警方内部有人想要掩盖这一事实,就不难理解了。
萧悦知从行李中翻出一个旧手机和一张不记名的SIm卡,装上后,拨通了叶枫临的号码。
“我需要在不受监视的情况下,进入警局调取一些档案。”电话接通后,她直截了当地说。
叶枫临在另一端轻笑:“这么快就相信我了?”
“我不相信你,但我需要信息。而你似乎有获取信息的渠道。”
短暂的沉默后,叶枫临回答:“明晚十点,警局后勤通道的监控会有十分钟的维护窗口期。入口权限卡会在楼梯间消防箱的后面。你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足够吗?”
“足够了。”萧悦知停顿了一下,“为什么要帮我?”
“也许我只是想看看,当你知道全部真相后,会做出什么选择。”叶枫临的声音低沉下来,“小心点,萧警官。你信任的人,未必值得信任。”
电话挂断了。
萧悦知放下手机,感到一阵疲惫袭来。她需要休息,但大脑却无法停止运转。各种线索和疑团在脑海中旋转:神秘的符号、精心布置的命案现场、叶枫临若即若离的出现、刘建宏的反常行为、被冻结的账号...
她闭上眼睛,试图回忆起童年那段模糊的记忆。只有零星的片段:一栋白色建筑、漫长的走廊、各种测试和问话、一个总是背光站立的高大身影,还有...火光与浓烟。
以及那个温暖的怀抱。是谁抱着她逃离火海?记忆中只有一双坚定有力的手臂和急促的心跳声。
萧悦知猛地睁开眼,拿起笔记本电脑,开始搜索二十年前的新闻档案。她记得那场火灾发生在城郊,当时媒体报道为“实验室意外”。经过几分钟的搜索,她找到了那则简讯:
“昨日傍晚,位于城西的‘明日之星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整栋建筑被烧毁。据初步调查,火灾原因为电路老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永明博士表示,所有儿童和工作人员均已安全疏散,无人员伤亡...”
陈永明?萧悦知盯着这个名字。不就是“心象”心理咨询中心的创始人和法人代表吗?
她继续搜索陈永明的资料,发现他在火灾后消失了几年,然后才回到本市创办了“心象”中心。而他在“明日之星”之前的经历,几乎是一片空白。
萧悦知感到心跳加速。她调出“心象”中心的员工合影,放大陈永明的面容。五十二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笑容温和。但那双眼睛...锐利而深沉,仿佛能看透人心。
她是否在童年时见过这个人?记忆深处似乎有什么被触动了,但具体的情景依然模糊。
萧悦知关掉电脑,躺倒在床上。明天,她必须想办法进入警局内部档案系统,查清几件事:刘建宏与“心象”中心是否有任何关联;那辆黑色轿车的具体使用记录;以及陈永明的完整背景资料。
但更重要的是,她需要确认警队内部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
雨声渐大,敲打着窗户。萧悦知闭上眼睛,让感官延伸开来,捕捉周围的每一个细微声响。这是她从小具备的能力——超乎常人的警觉性和观察力。曾经,她以为这是天赋。现在,她不禁怀疑,这是否与那个所谓的“知我”计划有关。
走廊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在她门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向前。
萧悦知悄无声息地起身,手握配枪,贴近门上的猫眼。一个模糊的身影消失在走廊拐角处。
她深呼吸,试图平静加速的心跳。这个临时选择的落脚点,竟然也被人发现了。是巧合,还是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某人的监视之下?
萧悦知迅速收拾好东西,决定更换住处。在离开前,她在门把手上系了一根几乎看不见的细线,另一端连着一个小铃铛——一个简单却有效的警报装置。
从旅馆后门溜出,她融入了夜色中的小巷。雨水打湿了她的外套,但她几乎感觉不到寒冷。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在盘旋:
在这个充满迷雾的棋局中,她究竟是谁的棋子?或者,她能否成为那个改变棋局的棋手?
街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而坚定。萧悦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只能相信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