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带来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让向之礼刚刚突破后的心境,蒙上了一层难以察觉的凝重。
界域之核未灭,反而隐有异动,这意味着魔劫的根源并未真正铲除,眼前的和平或许只是下一次更大风暴前的间歇。
然而,历经无数风雨,向之礼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仅凭一腔热血行事的修士。
他深知,焦虑与恐慌于事无补,唯有提升自身,壮大灵界,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他没有选择立刻闭关苦修,或是贸然前往虚空探寻。
修为到了大乘后期,单纯的闭关积累效果已微乎其微,心源的感悟更需在红尘万象中磨砺。
而壮大灵界,也非一人之力可为。
他将那丝凝重深藏心底,面上依旧是那位镇守灵界、受万修敬仰的“礼祖”。
这一日,天衍学院最大的讲道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
不仅是在院弟子,闻讯赶来的各域修士更是数不胜数,甚至一些元婴、化神期的宗门长老也都恭敬地坐在后排,翘首以盼。
因为今日,是礼祖出关后,首次开坛讲法!
辰时正,向之礼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广场中央的道台上。
没有霞光万道,没有威压迫人,他就那样平静地坐在那里,却仿佛是整个天地的中心,自然便吸引了所有目光,令喧嚣的广场瞬间鸦雀无声。
他没有讲述什么高深莫测的玄功秘法,而是从最基础的引气入体、筑基凝丹开始讲起。
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修士耳中,直指修行路上最本质的关隘与最常见的谬误。
许多低阶修士听得如痴如醉,以往困扰许久的难题豁然开朗。
而高阶修士则发现,即便是最基础的东西,在礼祖口中道来,也蕴含着发人深省的至理,让他们对自身之道有了新的审视。
讲到精妙处,向之礼时而随手演化一道小法术,将五行生克、灵气运转演绎得淋漓尽致;
时而并指如刀,虚空划动,展示空间折叠的细微奥妙,虽只是皮毛,已让无数修士大开眼界,心驰神往。
他更将自身对“心”的感悟,融入讲道之中。
“修行之道,法力为舟,法则为桨,然心意为舵。
心不定,则舟易覆;
心不明,则桨乱划。”
“何为道心?非是绝情绝性,而是明知前路艰险,仍一往无前;
明知众生愚昧,仍愿守护指引。
此心坚定,方能驾驭力量,而不为力量所奴役。”
“魔念滋生,往往源于内心恐惧、贪婪、偏执。
修心净意,非是压抑本性,而是明心见性,知何处可为,何处不可为,方能邪祟不侵,道途坦荡。”
这些关于“心”的阐述,对于习惯了追求力量与境界的灵界修士而言,无疑是全新的领域,许多人初时懵懂,细细品味后,却觉如饮甘泉,道心竟有隐隐稳固提升之感。
此次讲道,持续了整整九九八十一日。
向之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几乎涵盖了从炼气到大乘的各个方面,更是首次公开分享了部分空间法则的入门感悟与炼心心得,堪称倾囊相授。
八十一日过后,讲道结束,无数修士仍沉浸在那大道余韵之中,久久不愿离去。
而向之礼的声音,却依旧在他们心间回响。
此后,向之礼便定下规矩,每十年便在天衍学院讲道一次,每次持续数月乃至一年不等。
内容包罗万象,有教无类。
此举在灵界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高阶修士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可能,低阶修士获得了宝贵的指引,甚至许多卡在瓶颈多年的修士,在听道后纷纷突破。
整个灵界的修行风气为之一振,向道之心空前高涨。
百年讲道,潜移默化之间,向之礼将“守护”、“修心”、“薪火相传”的理念,深深植入了灵界新一代修士的心中。
天衍学院的影响力也达到了顶峰,真正成为了灵界的修行圣地和人才摇篮。
而向之礼自己,在这百年讲道的过程中,面对万千修士的疑问,梳理自身所学,回答的同时亦是在反思精进。
感受着那汇聚而来的、纯粹的信赖与向道之意,他识海中的那盏心灯,愈发温润明亮,对心源之力的感悟也越发深刻。
他的修为虽未再次突破,但根基却变得前所未有的扎实,对大道的理解也更加通透。
这一日,百年讲道之期圆满结束。
向之礼屏退众人,独坐于道台之上,望着下方空阔的广场,仿佛还能看到那些渴求大道的身影。
韩立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他身旁,语气中带着一丝罕见的赞许:“百年讲道,润物无声。
师兄此举,功德无量。
灵界根基,已被你夯实了大半。”
向之礼微微一笑:“分内之事罢了。
唯有薪火相传,灵界方能真正自强不息。”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天际,眼中琉璃心火微微一闪,“而且,我感觉到,那些沉寂的‘东西’,似乎也快要按捺不住了。”
韩立神色一凛,点了点头:“虚空中的波动,近期愈发频繁。
界域之核的活性,正在加速。”
向之礼缓缓起身,周身那股平和的气息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隐含的、令人心悸的锋芒。
“百年积蓄,够了。”他平静地说道,声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既然它们要来,那便不必再等。”
“传令下去,灵界所有元婴以上修士,依预案集结。”
“通知风道友、呼道友,准备迎客。”
“韩师弟,虚空中的动向,便交由你监控了。”
一道道指令清晰传出,沉寂了百年的战争机器,开始再次缓缓启动。
和平的岁月已然结束,最终的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而这一次,灵界已然不同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