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突破至真仙中期,体内仙元力运转愈发顺畅,向之礼并未志得意满,反而更加沉静。
他深知,在真仙多如牛毛的北寒城,这点进步不过是勉强脱离了最底层,前路依旧漫长。
《元金仙诀》后续功法所需不菲,赚取仙元石仍是首要任务。
这一日,他在处理一批新到的“火榴果”时,听得前来送货的伙计闲聊,提及北寒城西南区的“丹鼎阁”即将举办一场面向真仙及地仙初期修士的“炼丹小会”,旨在切磋丹术,优胜者可有仙元石或丹方、药典作为奖励。
向之礼心中一动。
他炼制《聚元丹》已有数百年,成功率极高,对药性的理解也日益深刻。
数月前,他曾在一次炼制中,凭借强大的神识和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尝试微调了辅药“玉髓粉”的投入时机和分量,意外发现成丹后丹药中的杂质竟减少了一丝,药力更加温和易吸收。
虽只是微不足道的改进,却让他看到了自身在丹道上的潜力。
或许,可以借此小会一试?不仅能检验自身水平,若能获得名次,那奖励正是他急需的。
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机会观察仙界同阶炼丹师的手段,开阔眼界。
他向墨老提及此事,墨老只是抬了抬眼皮,淡淡道:“想去便去,莫要坠了百草堂的名头便是。”算是默许。
炼丹小会这日,向之礼早早来到丹鼎阁。
会场设在一处偏殿,已有数十名修士到场,修为多在真仙中后期,也有少数地仙初期,个个气息沉稳,显然在丹道上均有些造诣。
向之礼收敛气息,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站定,默默观察。
小会规则简单,统一提供三份《聚元丹》材料,限时三个时辰,以最终成丹品质、数量综合评定名次。
时辰一到,众人各寻丹炉,纷纷开火炼丹。
一时间,偏殿内热浪滚滚,药香弥漫。
向之礼不慌不忙,预热丹炉,处理药材,动作如行云流水,沉稳异常。
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严格按照自己摸索出的改良流程,每一步都力求精准。
得益于强大的神识,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炉内药液每一分细微的变化,及时调整火候。
当投入“玉髓粉”时,他并未遵循常规,而是在主药药性即将达到巅峰的刹那,以仙元力包裹玉髓粉,化作一道细微流光投入,使其瞬间均匀分散,更好地中和主药的燥烈之气。
三个时辰转瞬即逝。
陆续有修士丹成开炉,或喜或忧。
向之礼也在最后时刻完成炼制,炉盖开启,五颗圆润饱满、色泽纯白、丹气内敛的聚元丹静静躺卧,表面仅有极细微的杂质斑点,远胜寻常下品,几乎触及中品门槛。
负责评判的是一位地仙中期的丹鼎阁执事。
他逐一检查众人的成丹,看到向之礼的丹药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拿起一颗仔细感应,点头道:“杂质极少,药力温和,火候掌控精准,虽未达中品,却已属上乘下品丹。难得,难得。”
最终评定,向之礼位列第十。
前十名中,多为地仙初期修士或真仙后期,他一个真仙中期能跻身其中,已属不易。
奖励发放,前十名皆可获得一百下品仙元石。
而向之礼除仙元石外,还因那手改良之术,被额外赠予一枚名为《仙草辨识初解》的玉简。
“此玉简虽非高深丹方,却记载了北寒仙域及周边数千种常见仙草的详细习性、相生相克之理,乃至一些偏门用途,于丹道基础大有裨益,望你好生研习。”执事将玉简递给他时,特意多说了两句,显然对他有些赏识。
向之礼心中暗喜,这《仙草辨识初解》正是他目前所需!能系统了解仙界药草,远比多几块仙元石更有价值。
他连忙躬身谢过。
收获奖励,向之礼并未多留,在几名修士或好奇或探究的目光中,悄然离开丹鼎阁。
他知道,自己今日虽稍露锋芒,但并未引起太大关注,一个改良下品丹药的真仙中期,在北寒城还掀不起什么风浪。
回到百草堂,他将一百仙元石小心收好,随即迫不及待地参悟起那枚《仙草辨识初解》。
玉简内信息浩如烟海,远超他平日接触的范围,许多仙草的独特药性和搭配让他大开眼界。
“原来‘冰心花’与‘火阳芝’若能以特殊手法处理,竟能炼制出中和寒毒的‘温阳丹’……‘金线兰’的根须竟有稳固神魂之效……”向之礼沉浸其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
这次丹会小试,不仅让他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资源,更让他确认了自己在丹道上的方向。
仙界广袤,丹道无穷,他这点微末伎俩,不过是刚刚推开一扇门缝。
他将玉简收起,目光落在院中那堆待处理的仙草上,眼神更加专注。
提升丹术,亦是仙途的重要一环。
而这《仙草辨识初解》,便是他迈向更高丹道殿堂的第一块坚实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