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率龙禁卫护驾回京不久。
功劳簿尚未厘清,一场更大的风暴便已席卷而来。
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雪片般飞入京城。
瓦剌王子哈撒,凭借铁血手腕整合了草原上分散的部落。
并联合了鞑靼、兀良哈等几个周边小部族,集结十余万骑兵,大举南下犯边!
边关重镇大同、宣府连连告急,守军损失惨重,防线岌岌可危!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
自上次秦易在边关击斩杀左贤王后,边境安稳了不过年余。
谁料瓦剌卷土重来,势头更猛!
金銮殿上,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雍和帝面色铁青,将一份急报摔在御案之上。
“十余万铁骑!哈撒小儿,好大的胃口!众卿,有何退敌良策?”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语调沉重
“陛下,瓦剌此次来势汹汹,大同、宣府兵力吃紧,急需援军!当务之急,是速派大将,领精锐之师北上驰援!”
“派谁去?”
雍和帝目光扫过满朝文武。
旧勋集团的核心人物,理国公柳彪出列,沉声道。
“陛下,军情紧急,非智勇双全、威望素着之大将不可胜任。臣举荐镇北侯秦易!秦侯爷曾在边关以少胜多,威震胡虏,对瓦剌战法熟悉,且麾下龙禁卫新近练成,锐气正盛,正是北征的最佳人选!”
他话音一落,顿时有不少旧勋一系的官员纷纷附和。
“柳国公所言极是!秦侯爷乃我朝栋梁,必能克敌制胜!”
“龙禁卫乃百战精锐,正该用于此等国战!”
一时间,举荐秦易北征的声音占据了主流。
龙椅上的雍和帝,眉头却紧紧锁起。
他何尝不知秦易是合适的人选?
但正是因为这太“合适”了,反而让他心生警惕。
旧勋们如此齐心推荐秦易,其心可诛!
这分明是故技重施,想借此机会将秦易和他麾下最精锐的龙禁卫调离京城,远离权力中心!
一旦秦易北上,京城防务空虚,旧勋们便可趁机重新掌控京营,甚至……图谋不轨。
然而,边关军情如火,数十万百姓安危系于一线,社稷江山面临威胁。
身为帝王,他不能因朝堂斗争而置国难于不顾。
秦易站在队列中,面色平静,心中冷笑。
柳彪等人的算计,他洞若观火。
但他更清楚,于公于私,这一仗,他都非去不可。
于公,保境安民,武将之责。
于私,龙禁卫需要真正的战火洗礼。
他秦易的威望,也需要一场决定性的国战来奠定!
京城虽好,但终究是权谋之地,真正的根基和力量,还需在沙场上获取。
这时,忠顺亲王也慢悠悠地开口了。
“皇兄,柳国公言之有理。秦侯爷确是上上之选。况且,秦侯爷刚刚救驾有功,威望正隆,由他挂帅,也能鼓舞边军士气。至于京畿防务……有京营和各府亲军在,皇兄不必过于担忧。”
这话更是将雍和帝架在了火上。
连宗室亲王都这么说了,他若再犹豫,岂不显得不顾大局、猜忌功臣?
雍和帝深吸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向秦易。
“秦爱卿,众望所归,你以为如何?”
秦易出列,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陛下!瓦剌猖狂,犯我疆土,屠我百姓,臣秦易,愿率龙禁卫北上,踏平胡虏,扬我国威!不破瓦剌,誓不还朝!”
他没有丝毫推诿,主动请缨,气势如虹。
这番表态,既彰显了忠勇,也无形中化解了皇帝的些许尴尬,将焦点从朝堂算计拉回到了国仇家恨之上。
雍和帝看着殿下昂藏挺拔、目光坚定的秦易,心中百感交集。
有欣慰,有倚重,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愧疚与担忧。
他知道,这一去,前路必然凶险万分。
不仅要面对凶残的瓦剌大军,还要提防来自背后的冷箭。
“好!”雍和帝终于下定决心,朗声道。
“朕准奏!加封秦易为征北大将军,总览北疆军政,节制诸路援军!即日点齐兵马,克日北征!”
“臣,领旨谢恩!”秦易叩首。
朝议已定,大局难改。
一场决定国运,也深刻影响秦易自身命运的大战,拉开了序幕。
圣旨一下,镇北侯府乃至整个龙禁卫营地都迅速行动起来,弥漫着紧张而肃杀的气氛。
秦易首先赶往龙禁卫大营,召集所有军官,下达备战命令。
粮草、军械、马匹、药品,一切物资都需在最短时间内备齐。
得益于平儿之前建立的高效管理制度和萧何传承的统筹能力。
整个动员过程虽然繁忙,却有条不紊,效率惊人。
安排好军务,秦易才返回侯府。
秦可卿、平儿、香菱早已得知消息,在厅堂等候,个个面带忧色。
“易哥儿……”秦可卿上前,眼中含泪。
“此去凶险,定要万事小心!”
她这个弟弟,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但刀剑无眼,如何能不担心。
秦易握住姐姐的手,安慰道。
“姐姐放心,我自有分寸。瓦剌虽众,不过是乌合之众。你且在府中安心,照顾好自己。”
他又看向平儿和香菱。
平儿强忍着担忧,神色镇定,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她的心绪。
香菱则已红了眼眶,泫然欲泣。
“平儿。”
秦易目光落在平儿身上。
“我离京后,侯府内外事务,皆由你决断。京中若有异动,或遇难处,可多向林如海大人请教。龙禁卫留守人员,会听从你的调遣,确保府中安全。”这是将整个后方托付给了她。
平儿感受到沉甸甸的信任,深吸一口气,坚定地道。
“爷放心,平儿必竭尽全力,守护好家里,等爷凯旋!”
她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此刻更显坚毅。
秦易点点头,最后看向香菱。
香菱扑过来,紧紧抱住他的胳膊,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爷……您一定要平安回来……妾身……妾身日日为您祈福……”
秦易心中柔软,轻轻拭去她的眼泪,柔声道。
“傻丫头,别哭。在家好好的,帮你平儿姐姐打理事务,等我回来,给你带草原上最美的宝石。”
香菱用力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是夜,秦易宿在平儿房中。
红烛下,平儿细心地为他整理着行装。
将一件件衣物、常用物品放入箱笼,动作轻柔而专注。
“北地苦寒,爷要多带些厚实衣物。这些伤药是太医院最好的,爷随身带着……”
她絮絮叨叨地嘱咐着,仿佛要将所有的关心都装进行囊。
秦易从身后抱住她,将下巴搁在她颈窝。
“家里就交给你了。”
平儿转过身,依偎在他怀里,低声道。
“爷在外只管专心对敌,家里一切有我。只是……刀剑无眼,爷定要珍重万千。”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一夜,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无声的缠绵与嘱托。
平儿极尽温柔,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都传递给即将远征的夫君。
后半夜,秦易才离开,去看望香菱。
小丫头早已经哭成了泪人,紧紧抱着秦易不肯松手,直到累极才沉沉睡去,梦中仍不时抽噎。
离别在即,侯府内充满了化不开的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