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夫人不再想和孙女多说一句话,她已经走火入魔,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只能让她继续去见证那位的“深情”。
好在那位做得隐秘,不用担心孙女明天会当面相认,他已经做好万全准备,暴露不了的。
唐灵珠没理解老夫人的伤心绝望,以为她是被自己给战败了,至于是败给了孙女的气势,还是她也发现了自己过去想法的愚蠢,这些,都已经不重要。
脸上的印痕,既然已经掉了疤,那就没多大问题,一切沟壑都可以用粉来填平。
铜镜中,可以看到被填平的脸,却看不出粉有多厚,下人们只是依着三小姐,一层又一层地往那张小花脸上刷粉,至于效果,反正是她对着铜镜指挥的,作为一个下人,凡事都只有执行的份。
唐三小姐已经不用戴面纱了,唐二小姐没捞到进宫的机会,安全性又增加了一分。
皇帝的这个寿宴,参会名额有限,未婚男女也有,但不是主要成员,唐老夫人只简单和大儿媳说了一下情况,然后就带着一个孙女入宫。
唐灵珠今天是来和情人会面的,但这是皇帝陛下的寿宴,不是皇后娘娘的百花宴,她采取的接头方式,和芨荓宴的一样。
第一个遇上的就是端王一家五口,兰侧妃被留下看家镇宅,端王妃紧紧抓着大女儿的手,哀侧妃抓着小儿子的手,端王拐着个奇怪的拐,走起路来“哒哒”的响,不过倒是不用人扶,气势还挺足的。
双方见礼后,唐老夫人老眼中饱含热泪,不能流泪,但确实激动。
“外祖母,本王这拐杖是新鲜玩意儿,拄着方便,也不伤手,是从三川镇带来的”。
“确实是个好东西,不用你说,从走路的姿势就可以看出”。
端王妃:“外祖母,这只是其中的一样,那边带来的新奇小玩意还多着呢!尤其是听他们说,那边的吃食可是一绝,光听听就让人流口水”。
“要吃!皇祖父给。”
“吃香酥鱼!”
两个傻孩子一听吃就来劲了。
“哦哦!曾外祖母听懂了,你俩是要吃一种叫香酥鱼的东西?”
真是丢人现眼,都十七八岁的人了,除了吃,便什么都不知道,瞧瞧她说的那叫什么屁话?
“要吃!皇祖父给。”
还好挣出最后那个“给”字来,不然就成了“要吃皇祖父”,就这傻样,想靠他们?不给唐家惹祸就谢天谢地了!
“我也去过三川镇,倒没见过什么香酥鱼,只是那边有种叫卤肉的东西,确实不错,包子、饺子,夹肉饼,也都很好吃”。
“包子!吃!”
痴傻疯了癫的大郡主,一听吃就嚷开了,小郡王年纪小,而且他只是有点呆傻,并不疯癫,好管,但大郡主不同,十八岁了,已经是大人了,着实令人无奈。
“媛儿不急,先吃颗酥糖,只要你乖乖听话,一会不乱嚷,你皇祖父就会高兴,就允许我们去三川镇找二舅公。
二舅公家有小三叔,和你阿弟一样大,他的好朋友家,好吃的东西特别多。”
“不叫,吃”。
“哎!对了,只要媛儿和醒儿听话,就可以去吃好东西”。
唐老夫人看着这一家子,心里那份酸楚!多少年了,还是压不住。
“是要去那边?”
“外祖母有所不知,靖王从三川镇赶回来,他倒是会打鬼主意,办事不力,怕被父皇惩罚,便从那边带回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足足三马车,吃的玩的都有。
他拿准了父皇偏心我,故意在宫门口用话激我,然后就吵了起来,我们俩都被父皇叫进宫。
他为了不挨板子,拉我为他说情,他一张巧嘴,连哄带骗的,本王是长兄,也就随了他的意。
他带的东西多,吃食就不少,父皇赏了不少给府里。不料两个孩子吃过之后,便不肯罢休,吵得厉害。”
“王爷,还是臣妾来说吧!你去与他们聊”。
侧妃袁氏把端王支走,这宫里面,不知什么时候就闹出点事来,这位表小姐明显心不在焉,可别又扯起之前的事来。
唐老夫人知道孙女今天要干什么,便故意与两个外孙媳妇闲扯。其实,这事还真算不得是闲扯,他们要去的是自己小儿子家。
“你快些告诉外祖母,别让她老人家急”。
“哦!是这样的,这俩孩子闹得凶,刚好淑儿也成婚了,父皇仁慈,准许我和王妃姐姐带俩孩子去三川镇吃好东西,考虑到二舅舅也忙,我们去了,爹给府上添麻烦,把淑儿小两口也派过去,这两个孩子出门一趟不容易,怕是得住上一年半载的”。
老夫人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小儿子家,不会有事了。
“听说信益的那会做吃食的朋友,也是一群小孩,醒儿他们姐弟俩去了,定能玩一块”。
“外祖母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