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氏没有去参加皇上的生辰宴,这事也说得通,自己本就是个侧妃,而且没儿没女,也没娘家人,真正的孤女一个。
他们一家五口人回来了,端王状态还不错,但两个女人却累瘫了。这种宴会,能带的下人十分有限,不累才怪!
“哎哟!兰妹妹呀!之前不理解你的苦,仁慈今天总算知道了!
王妃姐姐,我这人性子直,你可别和我急眼,这俩孩子,我可真没法弄。
你看看,把我这一身给弄的,我就不明白了,靖王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定要挑着两个孩子去三川镇?”
“妹妹说笑了,他四叔也是好意,这俩孩子本就懵懂,除了吃便什么都不知,让他们去了那边,尽情吃就是了。”
“你还别说,那三川镇还真是个神奇的地方,靖王带回来那么多好东西,样样都新奇,但是总的说来,价格倒是不高。
倒是其他人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宝宝,听说都是从三川镇来的”。
“你听谁说的?礼王他们的夜明珠就不可能是从那边来的”。
“这个就是姐姐的错了,汪大小姐,就是准备嫁给恭王做侧妃的那位,她说了,她家那对情侣人参,是她爹早些时候从三川镇的一个药铺买的,之后又遇上拍卖会,所以便又花八千两,拍下了那一套六只琉璃盏,说是拍卖会上,一个叫珑珑阁的,花了一万六千两拍下一大二小三颗夜明珠,文家花一万两千两拍下一对神镜。
你想想,那三颗珠子,礼王八千两拍下一颗小的,另外两颗,据说也是使了点手段,小的依旧八千两,大的一万两,那玲珑阁,足赚了一万两!
钱家那边也有一套琉璃杯,不过只有四只,没听说是拍卖会上所得,但人家自己说了,就是在三川镇买的。
听说三川镇夹在几国之间,什么人都有,做买卖的人都往那里钻,所以新奇的东西多”。
“妹妹这话就叫人听不懂了,什么叫夹在几国之间?意思是三川镇是个三不管的地方?”
“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端王的一正两侧妃的出身都不高,不是什么才女智妇,加之被几个傻孩子给磨得心力交瘁,这就更显得愚蠢了。
“胡说八道,三川镇是我我大启的一个重要城池,不是什么夹在几国之间的三不管地带,只是说,它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从那地方通向几国的都城,有水路,也有旱路,都较为方便,因为交通方便,所以商贾云集。”
“哦哦!懂了懂了,就是说,唐家二舅舅,就是看中那地方商贾云集,好做买卖,它又属于大启的地盘,唐家在那里,叫什么来着?叫如鱼得水,对,就叫如鱼得水。
不过,殿下,今天恭王妃已经明说了,他家王爷,就要娶汪家大小姐为侧妃,钱家不用说,已经有一位侧妃了,这唐家二舅舅在三川镇的日子,以后怕也不好过。
王妃姐姐这么拖儿带崽过去,会不会太扰人了?我还听说了一些不好的话”。
侧妃袁氏的话一直有点多,端王妃因为生两个傻孩子,很少参加京中贵圈的活动,但侧妃兰氏是个孤女,又无儿无女,所以,多半由袁氏代替正妃参加,她知道的八卦也就多了。
“什么不好的话?”
“这个,有点道听途说的”。
“怕什么?这里就咱们一家子,有什么不好说的?说!”
端王因为失去争储的资格,不管什么大事,所以变得有些八卦,喜欢和女人聊些无关紧要的闲事,也就是俗称的婆娘型男人。
关于这一点,兰侧妃倒是不奇怪,只是这个好拿捏的男人,突然之间变得有点奇,不再事事都去和他那位老掉牙的外祖母商量,而且事似对谁都有所防备。
前天回来,带了一大堆吃食,两个傻孩子吃得不悦乐乎,这不奇怪,他们姐弟俩,真的是除了吃就不知道什么了。奇怪的是他竟然说那些东西是靖王从三川带着的,然后就不用说了,两个傻孩子吵着要去三川镇,他居然答应,还去请了旨!
袁侧妃的女儿已经出嫁了,无事可干,所以就更加的嘴碎,且看她要说什么?
“唐家的三表妹在三川镇闯的那些祸,王爷已经知道了,我就不说了,就说点你们不知道的。
听说三川镇有三家最有钱的人家,唐家、钱家、汪家,几家之间,表面上也倒没什么,私下里却是一家见不得一家的。
听说,那汪家的当家主母可不得了,是个真正的母老虎,抓到夫君的外室,直接把人连房顶都扒下来烧了,对家中的庶子,也是百般苛责。”
“这算什么不好之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姐姐又大意了,咋没关系?汪家和唐家不是貌合神离吗?那女人那般厉害,这回又有恭王府撑腰,她还不得作妖为难唐家?”
“净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