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那件事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陈默心里,时不时带来一丝隐痛和警觉。
他知道“星耀”可能已经开始用这种下作的手段试探自己,但对方藏在暗处,自己暂时能做的也只有加倍小心。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节奏。送餐、修行。
但陈默能感觉到,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天下午,他刚送完一单,在路边短暂休息,习惯性地用新注册的匿名邮箱查看信息——这是之前为了联系孙经理特意准备的。
果然,收件箱里躺着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是一串看似无意义的字符,但陈默知道,那是孙经理发的。
邮件没有标题,内容也很简短,甚至有些没头没尾,像是某种工作笔记的片段:
“新项目启动,智慧安防数据流优化,前景很好。张薇入组。但推进卡顿,部分接口异常顺畅,似有助力;部分底层校验反复报错,似有无形阻力。难以言喻,总觉蹊跷。再次感谢此前援手,望一切安好。”
陈默眼神一凝。孙经理果然遵守了之前的约定,用这种加密方式(他们之前约定了简单的位移密码,将真实信息隐藏在看似平常的工作沟通中)向他传递信息。
字符文,轻微地闪烁了一下。
【核心情节:孙经理正式上任,接手了一个涉及城市智能安防系统的数据优化新的大项目。张薇成为项目核心成员。孙经理感觉项目推进中有些难以言喻的阻力,某些环节异常顺利,某些则莫名卡顿。】
【细节:孙经理向陈默的匿名邮箱用他们之前约定的简单密码发送加密信息,隐晦提及项目遇到的奇怪阻碍,并再次感谢。】
“智慧安防数据流优化?”陈默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项目名称,听起来就是个普通的政府合作科技项目,但孙经理描述的“异常顺畅”和“无形阻力”并存的现象,确实透着古怪。
这不像是一般的项目困难,反而更像是有两股不同的力量在角力,一股在推,一股在拦。
而且,孙经理特意提到“再次感谢此前援手”,这更像是一种隐晦的求助。他是不是也感觉到了这项目背后的不寻常,甚至怀疑和王主管那件事有关?
陈默沉吟片刻,没有立刻回复。
他跨上电瓶车,决定去腾龙科技附近绕一圈。
并非要去见谁,只是想远远地感知一下。
他将“不争”符文维持在基础状态,降低自身存在感,然后缓缓运转起“知”字符文。
这一次,他并非用来预判危险,而是尝试将这种洞察规律、逻辑的能力,投向更抽象的信息层面——关于这个新项目的公开信息。
他一边骑车,一边在脑海里回忆和整合着近期看到的零碎新闻、行业报道、甚至是一些论坛上的技术讨论片段。
关于腾龙科技中标这个城市级智慧安防项目的新闻确实有,但报道不多,细节很少。
“知”字符文微微发热,不再仅仅是回忆,更像是为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他能轻易地从那些零散的文字中,捕捉到被刻意轻描淡写或含糊其辞的关键词------“突破性”、“新型算法”、“效率极高”、“未注明来源”。
这些词汇被“知”的力量串联、放大,指向一个极不寻常的结论:这项技术的飞跃,缺乏合理的、公开的研发路径支撑,它的出现本身,就违背了常理和逻辑。
这种“来源奇特、效率极高”的描述,让陈默的心猛地一跳。
他下意识地联想到了自己意识深处的道文,它们的力量同样源自某种古老而奇特的规则,效果也是违背常理。
难道这个项目的底层技术,和异能本源有关?是“星耀”的手笔?他们推动这个项目想做什么?那股“无形阻力”又是什么?是公司内部其他派系,还是……别的什么?
想到这里,陈默感到一阵寒意。
如果这个项目真的牵扯到异能世界,那孙经理和张薇岂不是被卷入了更深的漩涡?
他立刻找到一处僻静角落停下车,拿出手机,用匿名邮箱给孙经理回复了极其简短的六个字:
“项目水深,注意安全。”
发出邮件后,陈默心情有些沉重。
他调转车头,决定再靠近腾龙科技大厦一些。
夕阳下的腾龙科技大厦依旧气派非凡,玻璃幕墙反射着金色的光芒。
穿着职业装的白领们进进出出,一切都显得忙碌而正常。
陈默将电瓶车停在马路对面一个不起眼的树荫下,看似在休息,实则悄然提升了“知”与“水”的感知力度,小心翼翼地探向大楼。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庞大而杂乱的信息流气息,那是无数电脑、服务器、人员活动交织而成的正常“氛围”。
但很快,在这片繁杂的气息深处,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且令人不适的冰冷粘稠感。
是的气息!
这股气息比之前会议大楼里感受到的更加微弱,几乎细若游丝,但却更加无孔不入。
它不像是一个实体的人驻留在大楼里,反而更像是一种拥有生命的、无形的粘稠蛛网,或是某种数字层面的真菌,深深地寄生并缠绕在公司网络的底层数据流中,缓慢地、耐心地呼吸、蠕动、渗透和监视着。
陈默的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针”果然还在!他并没有因为上次的失败而放弃,而是换了一种更隐蔽、更难以察觉的方式,如同网络幽灵般潜伏了下来!
他的目标是什么?是这个新项目吗?他是在守护那股“异常顺畅”的力量,还是在制造那“无形阻力”的人?
或者,两者皆有?
孙经理和张薇,此刻就在那栋被无形异怪笼罩的大楼里工作着……
陈默猛地握紧了车把,一种强烈的担忧和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
他发出的警告,孙经理能理解多少?他们又能做出多少有效的防范?面对这种如同鬼魅般寄生在系统深处的超凡手段,普通的防火墙和安保协议,恐怕如同纸糊的灯笼,一捅就破。
他看着那栋熟悉而又陌生的大楼,感觉它仿佛变成了一张巨大的、闪烁着数据流光的神经丛。
而,就是那寄生在神经网络核心的冰冷核心,耐心等待着猎物的同时,或许也在悄然改造着宿主。
新项目的水,比想象中要深得多,而且正在被染上冰冷的颜色。
的持续存在,意味着危机远未结束。
只是换了一种更本质、更难以驱逐的形式在继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