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广场的设计方案在专业设计师的操刀下稳步推进,王龙飞和李静的注意力,也随之投向了村庄更广泛的层面。闭环战略,不仅是商业模式的闭环,更应是生态与生活的良性循环。线上销售的成功和线下体验区的规划,让“本味农庄”的品牌与庞庄村的形象更加紧密地绑定在一起。一个整洁、优美、充满生机的村庄环境,是吸引游客、提升体验的基础,更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共同福祉。
得益于“村村通”等国家政策的扶持,庞庄村的主干道和大部分入户路都已实现了水泥硬化,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与之不协调的是,村内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道路两旁、房前屋后、沟渠边坡,时常能看到散落的生活垃圾、枯枝败叶和肆意生长的杂草。这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也存在一定的卫生和火灾隐患。
“龙飞,静丫头,”一天傍晚,老庞支书抽着烟,和王龙飞、李静在村委会门口闲聊,看着不远处一堆被风吹散的塑料袋,叹了口气,“路是修好了,可这家家户户门口、公共地方,还是有点乱糟糟的。光靠村里几个公益岗定时清扫,忙不过来啊。要想搞旅游,这环境首先得过关。”
王龙飞和李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想法。这正是一个将农庄发展与村庄治理相结合,实现共赢的好机会。
“庞叔,这事我看可以搞一次全村大清理。”王龙飞提议道,“光清理还不行,得有个长效机制。特别是清理出来的杂草、树叶这些,堆着不是办法,烧了污染环境,我们可以想办法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老庞支书来了兴趣。
李静接过话,解释道:“庞叔,我们了解过,现在有一种小型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机。可以把杂草、树叶、树枝、甚至农作物秸秆这些,经过粉碎、压缩,做成高密度的燃料颗粒。这种颗粒燃烧效率高,污染小,可以替代煤,用于取暖、锅炉什么的,有市场价值。”
王龙飞进一步细化方案:“我的想法是,由我们农庄出资,购买一台适合村集体使用的中小型生物质颗粒机。村里负责组织村民,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把所有公共区域的垃圾、杂草、落叶都集中清理出来。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卖掉,不可回收的集中清运处理。而所有的杂草、树叶、枯枝,则作为原料,送到颗粒机加工成燃料颗粒。”
“那加工出来的颗粒,收益怎么算?”老庞支书问到了关键。
“收益好说。”王龙飞早就想好了,“机器是我们农庄买的,算是我们对村里环境改善的支持。加工需要的电费,由村里承担。生产出来的燃料颗粒,销售所得,我们农庄和村集体一家一半。这样,村里有了额外的集体收入,环境也变好了,是双赢。”
这个方案务实、公平,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创造了经济价值,还体现了农庄的责任担当。老庞支书听完,一拍大腿:“好!这个法子好!我明天就开村民代表会,跟大家说清楚!这事准成!”
果然,村民代表会议上,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既能改善生活环境,还能给集体增加收入,村民们积极性很高。
说干就干。选了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庞庄村一场声势浩大的“净美家园”卫生大清理活动拉开了序幕。老庞支书用大喇叭做了动员,王龙飞和李静带着农庄的员工也全员参与。村民们自带扫帚、铁锹、三轮车,以生产小组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域,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清理道路两旁的杂草和白色垃圾,疏通堵塞的边沟,整理房前屋后的柴堆杂物……王龙飞和李静也挽起袖子,和村民们一起劳动。李静负责记录各区域的清理进度和原料收集量,王龙飞和李强则帮着清运大件的杂物。场面热闹而有序,久违的集体劳动氛围让整个村庄都充满了活力。
经过一整天的奋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硬化路面干净整洁,边沟畅通,公共区域堆放的杂物被清理一空。收集起来的杂草、落叶、枯枝在村委会旁边的空地上堆成了几座小山。
紧接着,王龙飞联系购买的生物质颗粒机也运送到了村里。安装、调试,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几个比较灵光的村民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机器轰鸣起来,杂草落叶被吞入,经过粉碎、挤压,从另一端吐出一颗颗致密的、圆柱形的生物质颗粒。
看着这些原本是垃圾的东西变成了有价值的燃料,村民们纷纷称奇。老庞支书抓起一把颗粒,掂了掂,脸上乐开了花:“好东西!这下好了,以后咱村的这些草啊叶子啊,再也不是负担了,是宝贝了!”
王龙飞和李静商量后,决定第一批生产出来的颗粒,先免费分发给村里的一些困难户和老年活动室试用,用于冬季取暖,既检验了产品效果,也体现了关怀。同时,李静开始联系周边的学校、澡堂、小型加工厂等潜在客户,为后续的规模化销售做准备。
这场卫生大清理和生物质颗粒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了多重效益:
1. 环境改善: 村庄变得干净整洁,提升了整体形象,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 集体增收: 颗粒销售为村集体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虽然初始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
3. 村民受益: 参与清理获得劳务报酬,未来还可能从集体收入中分红,困难户优先享受了清洁能源。
4. 农庄形象提升: “本味农庄”主动出资、牵头改善村庄环境,赢得了村民更深的认同和好评,社会责任感凸显。
5. 循环理念实践: 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是生态循环农业理念在村庄治理层面的成功延伸,具有示范意义。
夜幕降临,清理后的村庄格外宁静。王龙飞和李静走在干净的水泥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是一次环境整治,更是一次成功的社区动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它让“本味农庄”的根,更深地扎进了庞庄村的土壤里,与村庄的未来更加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