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像往常一样,在早读课开始前十分钟走进了教室。
他是江城七中高三(一)班的学生,刚满十六岁,连续三年的年级第一,数理化竞赛奖牌拿到手软,已经被国内好几所顶尖大学提前锁定。
在同学和老师眼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学习天才,沉稳、自律,有着超越年龄的冷静。
他刚放下书包,准备拿出英语单词本,班主任王老师就出现在教室门口。
王老师朝他招了招手,脸上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神秘表情。
“叶知秋,你来一下办公室。”
叶知秋有些疑惑,但还是立刻起身跟了过去。
教师的办公室里,气氛比他想象的还要严肃。
不仅仅是班主任,连平时难得一见的校长也在,此外还有两位穿着深色西装、身姿笔挺、眼神锐利的陌生人。
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既不像政府官员,也不像学校领导,是一种叶知秋从未接触过的、带着隐隐压迫感的气息。
“叶知秋同学,不要紧张。”
校长率先开口,语气温和却透着一丝不寻常的正式:“这几位同志有些事情需要和你谈谈,关系到你的未来。”
其中一位陌生人拿出证件在他面前快速晃了一下,名称和单位一闪而过,叶知秋只隐约看到“国家……委员会”的字样,级别高得吓人。
对方言简意赅:“叶知秋同学,你被选中参加一项国家级的特殊人才培养计划。现在需要你立刻跟我们走,具体事宜路上会向你说明。这个过程需要绝对保密,包括对你的家人。”
叶知秋心跳骤然加速,大脑飞速运转。
国家级计划?特殊人才?保密?
一连串的问号冒出来,但他素来沉静的性格让他没有慌乱失措,只是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没有时间回家收拾行李,甚至没有机会给父母打个电话。
他被礼貌而坚决地带上一辆停在校园僻静处的黑色轿车,车窗玻璃颜色很深。
车子没有驶向市区,而是直接开往了蓉城郊外的军用机场。
在那里,一架小型军用运输机已经准备就绪。
飞行了约莫两个多小时,飞机开始下降。
透过舷窗,叶知秋看到下方是连绵起伏的雪山和冰川,仿佛来到了世界的屋脊。
飞机最终降落在一条隐藏在山谷中的跑道上。
换乘越野车,又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了将近一小时,穿过数道戒备森严的岗哨,最终抵达了一处几乎与山体融为一体的庞大基地入口。
基地上方,“昆仑”两个巨大的石刻字,透露出此地的不凡。
他被带入一个宽敞明亮、充满未来科技感的会议室。
里面已经坐了十多个年轻人,有男有女,年纪看起来都和他相仿,最大的也不过十七八岁。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和他一样的茫然、好奇,以及掩饰不住的紧张和隐隐的兴奋。
他们彼此对视,眼神交流着无声的疑问,但都保持着安静,没有人随意交谈。
叶知秋注意到,这些同龄人虽然穿着普通的衣服,但眼神明亮,坐姿端正,显然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过了片刻,会议室的门再次打开,一行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位身着利落制服、气质干练沉稳的中年女性。
叶知秋觉得她有些眼熟,随即想起似乎在某个新闻简报的边角见过,是一位级别很高的官员。
她走到会议室前方,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年轻的面庞,眼神锐利却又带着一种温和的鼓励。
“同学们,大家好。我叫顾清源。”
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自带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首先,我代表国家,欢迎各位来到‘昆仑基地’,欢迎你们加入‘晨曦计划’。”
“我知道,你们此刻心中充满了疑问。为什么是你们?来到这里要做什么?”
顾清源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你们是从全国数亿青少年中,经过多轮极其严格的筛查,最终选拔出来的、在智商、体能、心性、忠诚度等各方面最顶尖的苗子。”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一场远超你们想象的变化。”
她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物理规则,可能正在被改写。一种全新的、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
“而你们,将是国家第一批,系统性地接触、学习、并最终掌握这种力量的人!”
“这将是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可能艰苦,可能危险,但更充满了机遇!”
“你们的肩上,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晨曦计划’,寓意着黎明之光,你们就是这束光,将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顾清源没有提及具体的“灵气复苏”,也没有说明力量的来源。
但顾清源这番话,已经足够在这些天才少年的心中点燃一团火。
叶知秋感到自己的血液在微微发热,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环顾四周,看到其他少年少女的眼中,也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顾清源看着这群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沉声问道:“现在,告诉我,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不负国家的期望?”
“有!”
“有信心!”
十几道年轻而充满力量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整齐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