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基地的中央指挥所,原本用于规划建设和资源调配的场所,此刻却被一种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的气氛所笼罩。临时拼凑的长桌周围,坐满了基地的所有核心成员:陈远、澹台凤舞、艾文长老、几位原“希望之芽”号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代表,以及凤舞麾下最得力的几名陆战队长官。
陈远站在全息投影前,上面显示着由勘察车扫描绘制的“寂静山林”地形图,以及那块散发着不祥红黑色光芒的污染晶簇三维模型。他将探查小队的所有发现,包括他通过意识接触看到的那些来自远古的、令人心悸的碎片记忆,毫无保留地、清晰地陈述了出来。
“……综上所述,我们面对的并非自然现象,也非‘绿洲’本身的疾病。而是一个来自星海彼岸、未知敌对文明的**能量污染源**。它是在远古时代,伴随‘观测者’探索舰的坠毁而嵌入这片大地的**恶性毒瘤**。”
他的话音落下,指挥所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只能听到一些人粗重的呼吸声和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刚刚因为初步安定和“绿洲”的接纳而升起的一点希望之火,仿佛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摇曳欲熄。外来的、具有侵蚀性的能量污染,这个概念的恐怖程度,远超变异生物或是恶劣环境,它像一把无形的、锈迹斑斑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每一个人的头顶,那冰冷的剑尖仿佛已经触及了他们的皮肤。
“能……能确定那块晶簇的扩张速度吗?或者说,它的污染范围在以多快的速度增长?”艾文长老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胸前一枚用绿色藤蔓编织的饰物,翠绿的眼眸深处充满了忧虑,但依旧保持着理智,问出了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陈远摇了摇头,神色凝重:“精确的量化数据需要建立长期监测站才能获取。但根据我对那片区域能量流动的感知,以及基地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感染病例的事实来判断,它的影响范围确实在**缓慢而持续地扩大**。就像滴入清水中的墨滴,虽然缓慢,却在坚定不移地扩散。放任不管,后果不堪设想。”
一名原凤舞军团的资深工程师,李明博,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提出了最直接的设想:“那我们该如何‘切除’这个肿瘤?能否调用‘希望之芽’号残骸上还能使用的舰炮进行轨道轰击?或者,组织工程队,进行大规模挖掘,将它彻底挖出来填埋?”
他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用他们最熟悉的、物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绝对不行!”陈远立刻否定,语气斩钉截铁,“我通过意识接触感知到,那块晶簇的本质是**高度凝聚的、具有活性的异种能量体**。它的结构极不稳定,物理层面的暴力破坏,无论是炮击还是挖掘,都极有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能量殉爆**!其威力可能远超我们想象,最坏的结果是导致晶簇内蕴藏的污染性能量瞬间大规模扩散,如同在‘绿洲’的躯体上撕开一个无法愈合的创口,加速整个星球的毁灭进程。它已经与‘绿洲’局部的能量场深度纠缠,如同树根扎入大地,粗暴的手段只会带来更彻底的毁灭。”
指挥所内再次陷入了沉默,而且比之前更加压抑。物理手段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甚至可能是自取灭亡,那该怎么办?一种无力感开始在一些人心中蔓延。
就在这时,一直凝神思索的澹台凤舞抬起了头,她的目光锐利,如同发现了猎物破绽的猎手。“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既然它是能量层面的污染,就应该能用更强大的、性质相反的、正向的能量去**中和**、**消融**它?就像用光驱散黑暗,用清水净化污浊。”
陈远眼中骤然一亮,仿佛黑暗中划过的闪电,他看向凤舞,投去赞许的目光。“和我想的一样!凤舞说的,正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所在。”他转向众人,语气变得激昂起来,试图驱散那沉重的阴霾,“‘绿洲’本身,就拥有着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纯净而充满生机的生命能量!只是,这股力量是弥散的、宏观的,如同浩瀚却无意识的海洋,无法自发组织起来,去针对性地清除这个深度嵌入其循环系统的、如同病毒般狡猾的‘异物’。而我们的作用,就是作为**引导者**,设法集结‘绿洲’的力量,发起一次定向的、精准的 **‘净化冲击’**!”
这个方案听起来充满了希望,也符合他们对“绿洲”特性的认知。但具体操作的困难程度,立刻浮现在每一位专业人士的脑海中。
首先,需要**精确锁定**污染核心(晶簇)的能量频率、振动模式以及其内部可能存在的结构弱点。这需要极其精微的能量感知和解析能力,如同在复杂的电路板上找到一个特定的故障点。
其次,需要**集结足够庞大**的、纯净的生命能量。这不仅仅是调动基地周围的能量,可能需要引导整个“绿洲”相当一部分区域的能量流向,其总量将是天文数字,操作难度极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一步——需要一个强大的、稳定的 **“引导者”** 和 **“聚焦器”** 。这个人必须能够承受住汇聚而来的庞大自然伟力,以其身体和精神作为通道与透镜,掌控这股足以移山倒海的能量,精准地轰击目标,并在整个净化过程中,独自承受可能出现的任何能量反噬、精神冲击以及来自污染源本身的恶意侵蚀。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陈远身上。
他,无疑是这个“引导者”的最佳,也可能是唯一的人选。他是“观测者”计划的继承者,与“绿洲”的共鸣最深,获得了部分古老的传承,身体也经过星球本源能量的初步重塑。除了他,没有人能承担这个角色。
“太危险了!”李明博工程师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不赞同和担忧,“陈远博士是我们现在的核心,是连接我们与‘绿洲’的桥梁,是我们理解这片土地的关键!万一……我是说万一,他在引导能量的过程中出事,精神受损甚至……那我们将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领袖,更是我们在这颗星球上生存下去的最大依仗!这个风险,我们承担不起!”
“李工说得对!”另一位生物学家也附和道,“我们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如此危险的方案上,尤其是让陈远博士去冒这么大的风险。或许我们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比如尝试隔离那片区域……”
“没有其他办法了。”陈远平静地打断了争论,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抚平躁动的力量。他站起身,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或担忧、或焦虑、或坚定的面孔。“时间不在我们这边。每拖延一天,污染就扩散一分,‘绿洲’就虚弱一分,我们未来的生存空间就缩小一分。隔离?那只是自欺欺人,毒瘤不除,终将蔓延全身。”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深沉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我是‘观测者’计划的继承者,是‘绿洲’选择的‘接口’。守护这里,清除侵蚀家园的毒瘤,这不仅是我无法推卸的责任,更是我们所有人……唯一的生路。”
他的话语中没有慷慨激昂的呐喊,只有平静的陈述,却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力量。那是一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为群体存续而战的觉悟。
澹台凤舞静静地看着陈远的侧脸,他紧抿的嘴唇和眼中那不容动摇的光芒,让她知道,他心意已决。任何劝阻都是徒劳。她深吸一口气,没有说什么“同生共死”的煽情话语,只是在桌下,用力地、坚定地握住了他放在腿上的手。温热的触感传来,陈远微微一愣,随即反手将她的手紧紧握住。两人之间无声的交流,胜过千言万语。
艾文长老缓缓站起身,他环视众人,苍老的声音带着智慧的沉淀和部落守护者的威严:“陈远阁下已经指明了道路。这是危机,也是‘绿洲’给予我们的考验,更是它赋予我们的信任。此刻,畏惧与迟疑比失败本身更可怕。我,艾文,代表守护者一族,全力支持净化行动。”
长老的表态,为争论画上了句号。
计划就此定下,代号——“净化曙光”。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希望基地如同一个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围绕着“净化行动”高速运转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与忙碌。
陈远将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信息共鸣平台上。他盘膝坐在平台中央,闭目深度冥想,精神与“绿洲”的脉动紧密相连。他反复翻阅着意识海中那些来自传承的、关于能量精细操控的知识碎片,如同一个考前冲刺的学生,贪婪地汲取着一切可能用到的技巧。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无数次模拟着能量汇聚、引导、聚焦、冲击的整个过程,推演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试图找到最安全、最有效的能量运行路径。他的脸色时常因为精神的高度消耗而显得苍白,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如同经过打磨的宝石。
同时,他指导着艾文长老和几位对自然能量感知最为敏锐的守护者,在基地外围以及通往“寂静山林”的路径上,精心勘测、选址,布置了一系列小型的、用特殊荧光石和能量导管构建的**能量引导和增幅节点**。这些节点将由艾文等人负责在行动时激活和维护,它们的作用如同神经网络中的导线和中继站,确保从“绿洲”各处汇聚而来的、涓涓细流般的生命能量,能够被有序地引导、叠加,最终稳定而磅礴地输送到前线——那片死寂的山林。
澹台凤舞则全面负责行动的安全保障工作。她亲自带领最精锐的陆战队员,乘坐悬浮车往返于基地与山林之间,在“寂静山林”外围一公里的范围,依托有利地形,建立了三道坚固的警戒线。她指挥队员们设置了自动防御炮塔,布下了震动和能量感应探测器,划分了火力覆盖区域,进行了多次应对突发情况的演练。她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关键位置,冷静而清晰的指令,给所有执行任务的队员带来了强大的信心。虽然那片死寂之地目前看来并无大型生物活动,但谁也无法预料,在净化过程中,那块诡异的晶簇是否会“狗急跳墙”,引发什么未知的异变。
与此同时,基地医疗区内,那几名被灰色能量感染的患者,在陈远每天利用冥想间隙,亲自用自身纯净的生命能量为他们进行细致的疏导和净化后,身体的灰败色逐渐褪去,微弱的生命体征开始稳步回升,最严重的那名队员甚至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这个显着的好转,如同阴霾中的一缕阳光,给所有知情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用事实证明了“能量净化”思路的可行性,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决战的气氛,在紧张的筹备中日益浓厚,如同不断绷紧的弓弦。
在预定行动日期的前一天傍晚,夕阳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与紫色。陈远和澹台凤舞并肩站在信息共鸣平台边缘,望着天边那两颗逐渐清晰的、相依相伴的月亮。柔和的风带来草木的清香,暂时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与紧张。
“准备好了吗?”凤舞侧过头,看着陈远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清瘦却异常坚毅的侧脸,轻声问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陈远深深地吸了一口这充满生命气息的、清冷的空气,仿佛要将这份美好刻入肺腑。他点了点头,目光依旧望着远方:“准备好了。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准备……我能感觉到,‘绿洲’也在回应我,它的意志在变得清晰,它渴望摆脱这个寄生已久的毒瘤,它……在将力量托付给我。”
他顿了顿,终于转过头,看向身旁这个一路走来,始终与他并肩而立的女子。他的眼中映照着初升的星辰与皎洁的月光,清澈而深邃。“明天,我会引导‘绿洲’的力量,进行一次彻底的净化。那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能量的激流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他伸出手,轻轻拂开凤舞额前一缕被风吹乱的发丝,动作温柔,与他话语中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凤舞,记住,无论明天发生什么,我们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家园,我们证明了人类可以在这片星域延续。未来的路,可能崎岖,但方向已经指明,需要你们……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澹台凤舞没有流泪,也没有说出任何悲壮的承诺。她只是静静地凝望着他,然后将头轻轻地、坚定地靠在了他宽阔的肩膀上,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暖和那股与脚下大地隐隐共鸣的磅礴生命力。
两人不再言语,只是依偎在一起,共同承受着这份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珍贵的宁静。夜风拂过,带来远方的虫鸣,仿佛是整个“绿洲”在为明日的决战,奏响无声的序曲。
明天,他们将不再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向潜藏在家园内部的致命毒瘤,发起最终的挑战。这不仅是一场能量的对决,更是一场信念、勇气与生存意志的终极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