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正月十七,寅正时分。

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层薄如轻纱的暗蓝笼罩着咸阳宫巍峨连绵的殿宇群。然而,通往帝国心脏——麒麟殿的漫长御道两侧,早已被无数盏青铜宫灯照亮。跳跃的火焰映照着执戟肃立的玄甲卫士,他们如同沉默的雕塑,甲胄在灯火下泛着幽冷坚硬的光泽,一直延伸到那九重高阶之上,紧闭的、巨大厚重的殿门之前。

空气清冽,带着初春特有的微寒与湿润。风从渭水方向吹来,拂过殿宇的飞檐翘角,带起沉闷而悠长的铜铃声,在黎明前的寂静中显得格外肃穆,仿佛某种宏大乐章的前奏。

殿外广场上,人影幢幢。三省六部的主官们,身着代表各自品级的深色官袍,头戴进贤冠或高山冠,依照早已刻入骨髓的序列,无声地汇聚、肃立。没有人交谈,连眼神的交流都极其克制,只有衣料摩擦的窸窣声和偶尔一两声刻意压低的清咳,在空旷的广场上飘散。一股无形的、沉甸甸的威压弥漫在空气中,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今日,与往常不同。

在那片象征帝国最高文官权力的深色袍服序列之前,赫然矗立着五道迥然不同的身影。他们皆身披戎装,肩甲厚重,胸甲上镌刻着不同形态的狰狞兽首——麒麟、朱雀、青龙、白虎、玄武。兽首在灯火下反射出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随时会活过来择人而噬。这五人正是帝国五大军区的擎天巨柱:麒麟军区司令李信、朱雀军区司令任嚣、青龙军区司令王离、白虎军区司令章邯、玄武军区司令王贲。

五人身后,各自默立一人。他们身着剪裁合体的墨色官服,不似武将甲胄那般耀眼夺目,却自有一股沉凝如渊的气质。腰间悬挂的并非象征军权的虎符兵刃,而是一枚枚非金非铁、造型古朴的墨色令牌。他们的面容大多平凡,眼神却异常幽深,如同两口古井,波澜不惊地映照着周遭的一切。这便是帝国伸向五大军区最深处、负责把控思想与后勤命脉的“黑冰丞”。当世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此刻同列于这象征着最高权力的麒麟殿前,文武交织,无声地昭示着始平三年朝会的非同寻常。

“咚——!”

“咚——!”

“咚——!”

沉重的鼓声,如同沉睡巨兽的心跳,骤然自宫门方向传来,一声接着一声,雄浑、苍劲,穿透薄雾与黎明前的黑暗,在咸阳宫的上空隆隆滚过。鼓声六响,宣告着帝国中枢的彻底苏醒。

“吱嘎——嘎——”

令人牙酸的巨大摩擦声响起,麒麟殿那两扇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的、由整块巨木包铜打造而成的殿门,在数十名力士的推动下,缓缓向内开启。门轴转动的声音沉闷悠长,如同历史被缓缓翻开新的一页。

殿内,比殿外更加恢弘的景象瞬间撞入眼帘。数十根需数人合抱的蟠龙金柱支撑起高耸的穹顶,柱身上缠绕的金龙在无数灯盏的光芒映照下,鳞爪飞扬,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破柱腾空。地面是打磨得光可鉴人的巨大黑色石板,倒映着上方璀璨的灯火与下方肃立的身影,更显得深邃广阔。一股混合着上好沉水香、墨锭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权力核心的冷冽气息扑面而来。

“百官入朝——!” 内侍总管胥坤那特有的、尖利却不失威严的声音,如同金铁摩擦,清晰地穿透了整个广场。

肃立在殿外广场上的文武百官,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动作整齐划一,迈着沉稳的步伐,鱼贯进入这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殿堂。文左武右,序列分明。三省主官居于文官班列最前,五大司令与黑冰丞则立于武将之首。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垂手侍立,偌大的麒麟殿内,只剩下沙沙的脚步声和衣袍摩擦的细微声响。

胥坤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扫过殿内肃立的群臣,确认无误后,转身,面向那高踞于九重御阶之上、隐在十二旒白玉珠冕冠之后的帝王身影,深深躬下身,以最高亢清晰的声音唱道:

“陛下升座——!”

刹那间,麒麟殿内所有声音彻底消失,落针可闻。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御阶之上,那巨大的、雕刻着山河日月与狰狞玄鸟图腾的御座之中,身着玄黑纁十二章帝王冕服的身影缓缓站起。玄衣深沉如夜,纁裳赤红如朝霞,十二章纹用最精细的金线绣成,在无数灯火的映照下流淌着内敛而神圣的光华。十二旒白玉珠冕轻轻晃动,遮挡了大部分面容,只留下一个线条清晰冷硬的下颌。他并未立刻坐下,只是站在那里,目光透过晃动的玉旒,缓缓扫视着阶下这片帝国最精英的集体。

无形的威压如同实质的潮水,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瞬间填满了麒麟殿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仿佛变得粘稠沉重,连呼吸都需要更大的力量。五大司令那久经沙场、见惯生死的刚毅面容上,肌肉也不由自主地绷紧。几位黑冰丞那古井无波的眼神深处,也掠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文官队列中,一些资历尚浅的官员,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小腿在微微发颤。

“众卿,平身。”

声音终于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殿内每一个人的耳中。那声音沉稳、平静,听不出丝毫情绪,如同亘古不变的山岳,又似深不可测的寒潭。

“谢陛下!”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整齐划一,百官再次躬身行礼,方才真正挺直腰背。但那份沉重的威压感,并未因此消散分毫。

扶苏缓缓落座于御座之上,冕旒微晃。

“始平二年,已成过往。”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圈圈涟漪,“朕观天下,承前岁之基业,赖诸卿之勠力,新政渐入肌理,百姓稍得喘息。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始平三年,非守成之年,当为开拓之始!”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冕旒,穿透了殿宇,落在了帝国辽阔疆域的每一个角落。

“今日朝会,首议始平二年之得失。三省六部,各司其职,当为帝国之耳目,亦为朕之臂膀。诸卿所掌之事,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稷根基。有何功过,有何阻滞,有何展望,皆须直陈无隐。朕,洗耳恭听。”

帝王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探照灯,扫过阶下肃立的群臣,最终,落在了文官班列最前方、那位须发已见霜白、身躯却依旧挺拔如松的中书令李斯身上。

“李卿,”扶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中书掌机要,统百揆。帝国中枢运转,新政推行得失,卿当为百官之表率,先奏之。”

“臣,遵旨!”

李斯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酝酿已久的乾坤尽数吸纳,随即出班,步伐沉稳有力,行至御阶前那片象征着奏对核心的光洁区域,对着那高高在上的帝王身影,深深一揖。

他直起身,声音洪亮清晰,带着一种老臣特有的沉稳节奏,开始奏报:

“启奏陛下!臣中书令李斯,谨代表中书省,并奏报皇家学院事宜。始平二年,托陛下洪福,赖诸公勤勉,帝国上下,政通人和,虽有军制革新触及旧利,致边陲偶有零星烽烟起,然我大秦将士忠勇,火器犀利,雷霆万钧之下,跳梁小丑,旋起旋灭,不足为虑。新政推行,虽步履维艰,然上承天心,下应民意,吏员皆以新政为圭臬,推行平顺,吏治之清明,前所未有,此乃陛下圣德感召、雷霆手段所致,臣等不过奉旨而行。”

他话语稍顿,目光扫过殿内文武,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充满了自豪与力量:

“尤为可喜者,乃陛下高瞻远瞩所设之皇家学院!始平二年,学院气象万千,百家争鸣,思想碰撞如星火燎原,技艺革新似春潮涌动!各分院依陛下‘创新为魂’之训导,不断推陈出新,完善体系,成效卓着,为帝国储备之栋梁,已蔚然成林!”

李斯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殿内群臣的心上:

“据学院详报,今岁秋季毕业之期,工学、医科、农学、商务四院,将为我大秦输送大匠、圣手、专家、精干吏员,计一千四百人整!此等人才,或可下放郡县,牧守一方,推行新政;或可委派官学,薪火相传,泽被万民!陛下,此一千四百人,非纸上数字,乃帝国未来之筋骨!有此源源不断之才俊,帝国何愁人才匮乏,新政何愁后继无人?”

他特意加重了“筋骨”二字,大殿内隐隐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与倒吸冷气之声。一千四百名受过系统教育、掌握专门技艺的顶尖人才!这数字背后蕴含的力量,足以让任何一位老臣感到震撼。不少人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御阶之上,那玄鸟图腾下的身影,心中敬畏更深。

李斯并未停顿,继续奏道:

“化学院情况特殊,其学子所习,多为国之重器,如烟花火药之精研、冶金锻造之突破。其才皆用于帝国最核心、最机密之所在,贡献卓着,然人数与去向不便细陈,学院自有详表程于御前,望陛下明察。”

“军事学院,乃帝国强军之基石!始平二年,该院得总参谋部韩信将军亲授火器运用之新法、新战策,学子日夜勤修苦练,深得精髓。今秋,将向五大军区输送精通火器、深谙新式战法之基层军官,计七百六十人!陛下,此七百六十名军官,如七百六十颗火种,散入我大秦百万雄师之中,必能引燃燎原之势!帝国军队战力之飞跃,指日可待!此乃陛下军改大计之硕果!”

七百六十名学院军官!这个数字再次在武将队列中激起无声的波澜。李信、王贲等老将眼神锐利,章邯则微微眯起了眼,显然在迅速评估着这批生力军投入麾下后带来的力量变化。

李斯的声音转入了最后一部分,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欣慰:

“臣所主之政治学院,于始平二年,共完成对科举士子之系统培训,计三千七百人!此批士子,业经吏部严格考核,已悉数委派至帝国中枢及地方郡县,成为推行新政之中坚力量!更值庆贺者,”他语气中透出由衷的轻松与自豪,“自始平二年十一月起,至今日,政治学院再无一名地方官员因贪赂、渎职、无能而‘回炉重造’!此非臣之功,实乃陛下澄清吏治、新政深入人心之明证!帝国上下,勠力同心,共赴国是!政治学院目前除新晋官员培训外,重心已转向擢升官员之深造,一切井然有序,皆赖陛下圣明烛照!”

当李斯清晰报出“三千七百名”科举士子已下放、且“再无回炉官员”时,整个麒麟殿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这寂静并非无声,而是无数道目光交织碰撞、无数个念头在心中翻腾所形成的一种巨大张力。这数字本身已是惊涛骇浪,而“再无回炉”四个字,更是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经历过旧秦吏治黑暗的老臣心头!

“彩!”

一声断喝,如同惊雷乍破,骤然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御座之上,扶苏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冕旒珠玉因这动作而激烈晃动碰撞,发出清脆急促的声响,玄黑纁赤的帝王袍袖带起一股劲风。

“好!好一个再无回炉!”扶苏的声音穿透大殿,带着毫不掩饰的激赏与振奋,“此非一省一部之功,乃我大秦吏治浴火重生之铁证!中书令李斯,统筹有方,功在社稷!皇家学院,育才储英,国之柱石!此等功绩,当浮一大白!”

帝王那洪亮的“彩”声和毫不吝啬的赞誉,如同一股滚烫的激流,瞬间冲散了殿内因震撼而凝固的气氛。群臣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紧接着,一股巨大的、发自内心的激动与认同感汹涌而起!

“陛下圣明!中书令劳苦功高!”文官班列中,以尚书令陈平为首,众人齐声应和,声浪汇聚,充满了由衷的敬佩。李斯所奏报的数字,每一项都重若千钧,每一项都指向一个清晰而令人振奋的未来。人才!吏治!军力!帝国最根本的基石正在被前所未有地夯实!一些老臣甚至激动得胡须微颤,眼眶发热。

武将队列中,五大司令虽未出声附和,但眼神交汇之间,也俱是凝重与认同。七百六十名精通火器与新式战法的学院军官即将注入军队,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王贲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扯动了一下,章邯则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五位军区大佬心里已经在思索着怎么能多搞点人回去了,毕竟这人数听着虽然多,但是五大军区一分其实也没多少了。

李斯立于阶下,感受着这满殿激荡的认同与帝王灼热的赞许,饶是他宦海沉浮数十载,城府深似海,此刻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他再次深深躬身,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李斯,谢陛下嘉勉!此皆陛下运筹帷幄,新政如日方升之果!臣等不过尽忠职守,略尽绵薄!”

“中书令李斯劳苦功高,于帝国新政居功至伟,其子李由于陇西亦颇有建树,着李由赴任尚书省,辅佐尚书令陈平,以示嘉奖!”

“臣代犬子谢陛下天恩!”李斯连忙拜谢,他心里明白这是陛下感于他年岁渐高,赏他父子团聚,让李由能在膝前尽孝。

扶苏缓缓坐下,冕旒珠玉归于平静,但那股激赏之情仍充盈于眉宇之间。他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胥坤。老内侍心领神会,尖声唱道:

“门下省侍中冯去疾,尚书省尚书令陈平,依次奏报始平二年省务得失!”

文官班列中,门下侍中冯去疾应声而出。这位以耿直敢言、深谙法度闻名的老臣,须发已然全白,面容清癯,但身板依旧硬朗,目光锐利如鹰。他行至李斯方才的位置,对着御座一揖到底,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久居要津的从容:

“臣,门下省侍中冯去疾,启奏陛下。始平二年,门下省谨遵陛下‘封驳纠错、平衡制约’之旨,于中书所出诏令、政令,皆反复推敲,务求其合乎律法、顺乎新政、利于万民。凡有疑义、疏漏、或与陛下新政精神相悖者,无论大小,皆行封驳之权,发回中书复议。全年共行封驳事计一百三十七件,其中涉及地方赋税细则、新垦田亩归属、边贸榷场条例、乃至……”他声音微顿,目光扫过殿内,“涉及北地郡朔方新任郡守贪渎举荐失察案一桩!”

“朔方郡守?”殿内响起几声低低的惊疑。这名字并非显赫,但门下省封驳的竟是“举荐失察案”,这背后的分量不言而喻。

冯去疾继续道:“经门下省详查,此郡守虽表面清廉,然其家族于地方有强买民田、侵夺水利之嫌,吏部初核未能尽察其隐。门下封驳其任命,发回吏部重勘。后查证属实,该郡守已被革职查办,举荐之相关官员亦受责罚。此案虽微,然可见陛下‘防微杜渐’之圣意已入中枢骨髓。门下省之责,在于为陛下守好诏令政令之‘出’字关,为帝国守好法度之堤。始平二年,幸不辱命!”

他话语落地,并无李斯方才那般激动人心的庞大数字,但那“一百三十七件”封驳,尤其是涉及郡守任命的“封驳纠错”,却如磐石般沉重,清晰地勾勒出门下省作为帝国政令“把关者”的冷峻轮廓。这轮廓,正是新政之下权力制衡的关键一环。

“冯卿老成谋国,持正守中,门下省为朕之耳目,亦为帝国之砥柱,功不可没!”扶苏的声音带着肯定。冯去疾所言,正是他设立三省、分割相权、强化制衡的核心用意。门下省这把悬在中书省头上的利剑,用得恰到好处。

“谢陛下!”冯去疾肃然再拜,退回班列。

紧接着,尚书令陈平出列。这位以智谋机变着称的年轻重臣,面容依旧带着几分儒雅书卷气,但眼神深处已沉淀下属于中枢重臣的沉静与锐利。他立于御前,声音清朗:

“臣,尚书省尚书令陈平,启奏陛下。尚书省承陛下之命,总领六部,督办实务,乃新政落地之枢纽。始平二年,六部运转,如臂使指。吏部铨选考核,依新政标准,汰庸拔能,吏治为之一新,前有李相所言‘再无回炉’,吏部功不可没;户部掌天下钱粮、赋税、户籍,于新政推行中调度有方,国库充盈远超前岁,尤以皇家商号所营之铁器、玻璃、烟花等利入颇丰,为陛下宏图提供了坚实钱粮支撑;工部督造驰道、整饬河工、营造新式官署学宫、修缮新建各地军营,器械精进,效率倍增;礼部教化万民,新编蒙学之书广布郡县,移风易俗,成效初显;刑部修订律令,配合新政,执法严明,狱讼渐少;兵部及下属总参谋部,于军改后勤、军械制造、兵员补充诸事,调度得力,保障边军无虞。”

陈平语速不疾不徐,将尚书省统筹六部的庞杂事务条分缕析地呈现出来,重点突出了“钱粮支撑”与“后勤保障”这两项帝国运转的根本。他最后总结道:“尚书省之责,在于将陛下之圣意、中书之政令、门下之把关,化为六部具体之实务,如百川归海,汇入帝国运转之洪流。始平二年,六部协同,新政之根基已深植于帝国土壤,枝叶渐茂。唯感压力日增者,乃新政推行愈深,所需钱粮、物料、人力愈巨,尤以工部所承工程浩大,户部国库虽丰,亦需未雨绸缪,开源节流并举,方不负陛下所托。”

陈平的奏报,如同一张清晰而缜密的网,将帝国庞大行政机器的运转脉络勾勒得清清楚楚。没有惊天动地的数字,却处处透着一种扎实推进的力量感。

“陈卿统筹六部,细致周详,朕心甚慰。”扶苏的声音沉稳,目光扫过殿内,“开源节流,正当其时。户部当有筹划。”

“臣遵旨!”陈平躬身退回。

三省主官奏毕,麒麟殿内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氛围。李斯带来的震撼余波未平,冯去疾的冷峻制衡与陈平的务实推进又为其增添了厚重的基石。帝国的骨架与血肉,在始平二年的总结中,显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与强健。

VIP小说推荐阅读: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完美世界之武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漫威之DNF分解大师沉默的战神长生界魏武侯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锦衣黑明堪破三千世相大明最强皇太子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明末,弃子翻云覆雨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奋斗在新明朝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星宿典藏录:幽冥契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大乾杀猪匠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嘻哈史诗看古今阿斗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从原始部落到清末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大明望族那年那景那些人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