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的春风吹散了战火的硝烟,莘县煤矿的机器轰鸣声与临城纺织厂的织机声再次交织,奏响了复苏的乐章。反马联军彻底瓦解后,张敬尧、刘桂堂、孙殿英、吴化文、韩复榘五股军阀的残余地盘,如同熟透的果实,等待着马小丑的接收——张敬尧掌控的清丰、南乐两县,刘桂堂盘踞的莘县、范县两县,韩复榘占据的东阿县(原属马小丑新收服区域,后被韩复榘攻占,此次收复后正式纳入核心统治),共计五县,与原有的临城、宁河、阳谷、台前等十县合并,马小丑的势力范围正式扩张至十五县,囊括冀南核心区域与豫北、鲁西部分要地,成为横跨三省交界的庞大势力。
宁河县衙内,新绘制的十五县舆图悬挂在正堂中央,红色标记的疆域绵延数百里,从临城向北至南乐,向西抵范县,向东达东阿,向南接台前,山川、河流、官道、矿区标注清晰。马小丑身着军装,立于舆图前,陈明、林婉清、沈若雁、夏晚晴等人分列两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振奋与自豪。
“五县地盘,今日起正式纳入临城管辖!”马小丑的手指划过舆图上的清丰、南乐、莘县、范县、东阿五地,语气坚定,“传我命令,即刻启动五县接收工作:陈明率行政团队进驻五县,接管县衙事务;沈若雁调派锐锋特种队与主力部队,分驻五县要地,维护治安;林婉清统筹五县财税,推行‘十税一’税制;夏晚晴协调商贸资源,恢复五县集市与运输;白若曦率医疗队进驻,救治受伤百姓,普及防疫知识。”
五县接收:平稳过渡,民心归附
五县的接收工作,在马小丑的周密部署下有序推进。由于之前联军的残暴统治,五县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对马小丑的惠民政策早有耳闻,因此接收过程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清丰、南乐:拔除苛政,恢复秩序
张敬尧统治清丰、南乐期间,推行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明率领行政团队进驻后,第一件事就是张贴告示,废除张敬尧的所有苛捐杂税,恢复“十税一”税制,释放被关押的无辜百姓,严惩作恶的旧吏与乡绅。
“乡亲们,从今日起,清丰、南乐归临城管辖,马司令的惠民政策,在这里全部生效!”陈明站在清丰县城的集市上,对着围拢的百姓高声说道,“废除苛捐杂税,贪官污吏严惩不贷,大家可以安心种地、经商,我们会保护大家的财产与安全!”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拿出自家的粮食、蔬菜,慰问前来接管的士兵与官员。清丰县的老农王大爷,之前被张敬尧的部下抢走了半年的收成,得知新政后,激动地说:“马司令真是我们的救星!以后再也不用受苛捐杂税的压迫了!”
沈若雁调派两千兵力,分驻清丰、南乐的要道与集市,打击残余的匪患与联军散兵,维护治安。仅用三日,两县的秩序便恢复正常,集市重新开放,商户们纷纷返岗,街道上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莘县、范县:安抚矿工,恢复生产
莘县、范县是刘桂堂的老巢,刘桂堂长期以煤矿为据点,压榨矿工,掠夺资源,两县的煤矿与农田大多荒废。夏晚晴率领商贸团队进驻后,首先安抚煤矿工人,承诺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发放粮食与棉衣,让矿工们尽快返岗。
“矿工兄弟们,之前刘桂堂压榨你们,现在临城接管煤矿,实行‘基础薪资+绩效奖金’制度,每月保底一两五银元,还提供免费食宿与医疗保障!”夏晚晴在莘县煤矿的工地上,对着矿工们说道,“只要大家好好干活,就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矿工们深受鼓舞,纷纷返岗复工。夏晚晴还从临城纺织厂调派技术人员,协助两县的织户恢复生产,提供优质棉纱与染料,让织户们的产品能通过外贸渠道外销。范县的织户李大姐,之前被刘桂堂强行征收布匹,毫无报酬,如今重新织布,一个月就赚了二两银元,激动地说:“夏主事,谢谢你们!现在织布能赚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东阿:巩固防线,安抚流民
东阿是连接冀南与鲁西的战略要地,之前被韩复榘攻占,百姓们流离失所,大量流民涌入周边地区。马小丑调派赵武率三千兵力驻守东阿,加固黄河渡口的防御工事,同时组织民夫修缮房屋、开垦荒地,安抚流民返乡。
“乡亲们,东阿已经安全了,快回家吧!”赵武率领士兵,深入流民聚集地,发放粮食与种子,“官府会提供农具与耕牛,帮助大家恢复耕种,今年的土地税减半!”
流民们纷纷返乡,重建家园。赵武还在东阿设立了临时学堂,让流离失所的孩子有学可上;设立了集市,方便百姓交易,仅半个月,东阿就恢复了生机,百姓们对马小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接收工作持续了一个月,五县的行政、军事、经济、民生全部步入正轨。马小丑的统治,以“轻徭薄赋、公平公正、保境安民”为核心,迅速赢得了五县百姓的认可与归附,为势力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势力壮大:地盘人口,双重飞跃
五县的并入,让马小丑的势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冀南无可争议的最强军阀。
地盘扩张:十五县贯通,战略纵深成型
十五县的疆域,北接豫北平原,南邻黄河,西靠鲁西山区,东连运河,形成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境内官道纵横,徒骇河、赵王河等河流贯穿其间,阳谷漕运集市、台前渡口集市、莘县陆路集市等商贸枢纽遍布,莘县煤矿、临城纺织厂、兵工厂等工业设施形成体系,构成了“农业为基、工业为柱、商贸为脉”的稳固格局。
“十五县贯通后,我们的战略优势彻底显现。”陈明展开舆图,向马小丑汇报,“清丰、南乐可抵御豫北军阀的进攻;莘县、范县能保障能源供应;东阿、阳谷控制运河与黄河通道;临城、宁河作为核心,辐射周边,形成了攻防兼备的战略体系。”
马小丑点头认可:“下一步,要加强十五县的交通建设,修缮官道,疏通河道,让物资与兵力能快速调动;同时,在各县城修建防御工事,储备粮草弹药,确保任何一县遭受攻击,都能快速支援。”
人口激增:突破六十万,劳动力充足
五县并入后,马小丑的统治区域人口迅速突破六十万。其中,原十县人口四十万,五县原有人口十五万,加上战后返乡的流民、投降士兵的家属、前来投奔的商户与工匠,总人口达到六十二万,劳动力资源极为充足。
“人口是发展的根本。”林婉清拿着人口统计报表,汇报说,“六十万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二十万,其中五万可参军,十五万可投入工业与农业生产。我们的纺织厂、煤矿、兵工厂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农业种植面积也能大幅增加。”
马小丑当即下令:“扩大惠民纺织厂的规模,再引进二十套纺织机,扩招五千名工人;莘县煤矿增加开采设备,扩招三千名矿工;兵工厂新增三座锻造炉,扩招两千名工匠;组织百姓开垦荒地,扩大棉花、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人口的激增,不仅为工业与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扩大了内部市场,让临城的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内销渠道,进一步激活了经济。
军事强化:兵力三万五,装备精良
随着地盘与人口的扩张,临城国民军的兵力也迅速扩充至三万五千人。其中,锐锋特种队扩充至五千人,配备皖系支援的汉阳造步枪、迫击炮,成为精锐中的精锐;主力部队三万余人,分驻十五县,每县驻守两千兵力,确保地方治安与防御;炮兵团扩充至一千人,配备百门火炮,形成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能力。
兵工厂借助莘县煤矿的充足能源与皖系支援的设备,产能大幅提升,每月能生产步枪一千支、机枪五十挺、炮弹五百发,基本能满足部队的装备更新与弹药补充需求。同时,投降的联军士兵中,两万余名青壮年被编入部队,经过严格训练后,成为战斗力不俗的士兵。
“现在我们的兵力,在冀南无人能及。”沈若雁汇报军事情况,“锐锋特种队经过实战锤炼,战斗力大幅提升;主力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炮兵团能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无论是防御还是进攻,我们都有十足的把握。”
马小丑看着训练场上士兵们的矫健身姿,心中充满了信心:“有了这支军队,我们不仅能保境安民,还能抵御外部军阀的入侵,甚至可以伺机扩张,实现更大的抱负。”
经济腾飞:工业商贸,双向繁荣
势力的壮大,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纺织厂、煤矿、兵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外贸通道重新打通,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临城的经济实力跃居冀南首位。
工业产能翻倍,自给自足
惠民纺织厂新增二十套纺织机后,月产细布一万五千匹、丝绸五千匹,不仅能满足内部需求,还能通过外贸渠道大量外销,每月为财政贡献三万银元;莘县煤矿扩大开采规模后,月产煤炭十万斤,除供应纺织厂、兵工厂、民生取暖外,还能外销五万斤,月赚一万银元;兵工厂的产能提升后,不仅能满足自身装备需求,还能为皖系提供部分武器弹药,换取紧缺的工业设备与药材。
“工业的繁荣,让我们彻底摆脱了对外部的依赖。”夏晚晴汇报经济情况,“纺织厂的染料、棉纱,煤矿的开采设备,兵工厂的钢材,大多能实现自给自足,仅少数高端设备需要从上海、广州采购。”
林婉清补充道:“财政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每月总收入达到十五万银元,其中工业收入七万银元,商贸收入五万银元,土地税与盐铁专卖收入三万银元,支出仅八万银元,每月盈余七万银元,财政实力极为雄厚。”
商贸通道复苏,内外畅通
联军被击溃后,之前被封锁的商路与外贸通道重新打通。阳谷漕运集市、台前渡口集市、莘县陆路集市恢复往日的热闹,豫北、鲁西、运河沿岸的商户纷纷前来贸易,临城的细布、丝绸、铁器远销江南与海外,换回先进的工业设备、紧缺的药材与日用品。
夏晚晴组织成立的“临江南北商会”,吸纳了十五县及周边地区的两千余名商户,制定了统一的行业标准与交易规则,抱团发展,共同抵御风险。商会的成立,让临城的商贸更加规范有序,吸引了更多商户前来投资兴业。
“外贸通道的畅通,让我们的经济与外界紧密相连。”夏晚晴说道,“我们的细布、丝绸在欧洲、南洋市场供不应求,铁器也深受海外客商的青睐,每月外贸利润达到五万银元,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皖系改观:刮目相看,深化合作
马小丑的迅速崛起,让皖系徐树铮刮目相看。起初,徐树铮只是将马小丑视为牵制直系的棋子,并未真正重视,但随着马小丑收服五县、势力扩至十五县、人口突破六十万、经济军事全面发展,徐树铮意识到,马小丑已经成为冀南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甚至有能力影响华北的局势。
徐树铮的改观:从“棋子”到“盟友”
徐树铮在北平收到马小丑势力扩张的详细情报后,久久不语。他看着手中的情报,上面列明了马小丑的十五县地盘、六十万人口、三万五千兵力、每月十五万银元的财政收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赞许。
“没想到马小丑如此有能力,短短一年时间,从一个小势力发展成为冀南最强军阀。”徐树铮对身边的参谋长说道,“他的治理能力、军事才能、经济头脑,都远超一般的地方军阀。之前我以为他只是个可利用的棋子,现在看来,他已经有资格成为皖系的盟友。”
参谋长点头道:“马小丑的崛起,对我们皖系极为有利。他占据冀南,能有效牵制直系的兵力,减轻我们西线的压力;他的工业与商贸实力,能为我们提供紧缺的物资与财源;他的军事力量,也能在关键时刻支援我们。”
徐树铮深以为然:“传我命令,派特使前往临城,祝贺马小丑收服五县,正式承认他对十五县的统治权;同时,提出深化合作的提议,与他签订长期同盟协议,共同对抗直系。”
皖系特使来访:结盟深化,互利共赢
不久后,皖系特使周启元再次抵达临城,这次他带来了徐树铮的亲笔信与丰厚的礼物——五套最新式的机床、两千支步枪、五十门迫击炮,以及一份《皖临深化同盟协议》草案。
马小丑在宁河县衙隆重接待了周启元。周启元递上徐树铮的亲笔信,笑着说道:“马司令,徐总长对您的成就深表敬佩,特命我前来祝贺。徐总长说,您是乱世中的雄才大略之人,皖系愿意与您结为永久同盟,共同对抗直系,瓜分华北利益。”
马小丑打开亲笔信,信中徐树铮言辞恳切,认可了他的实力与地位,提出深化合作的具体内容:皖系支持马小丑在冀南的统治,提供工业设备与军事支援;马小丑则需在皖系与直系开战时,出兵两万,配合皖系作战,同时优先向皖系供应煤炭、丝绸、铁器等物资。
“感谢徐总长的认可与支持。”马小丑笑着回应,“临城愿意与皖系深化合作,共同对抗直系。但出兵两万的要求,还需容我考虑,毕竟临城刚平定战乱,需要时间稳定内部。”
周启元点头道:“马司令所言极是,出兵之事可以暂缓,待时机成熟再议。徐总长让我转告您,皖系会在近期为您提供十套纺织设备与五座炼钢炉,帮助您进一步发展工业。”
双方就《皖临深化同盟协议》的细节展开洽谈,最终达成一致:皖系承认马小丑对十五县的统治权,提供工业设备与军事支援;马小丑每月向皖系供应煤炭二十万斤、丝绸五千匹、铁器三千件,开放外贸通道,与皖系共享商贸利益;双方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共同抵御直系的进攻。
协议签订后,周启元在临城考察了三日,亲眼目睹了临城纺织厂、煤矿、兵工厂的繁荣景象,感受到了十五县百姓的安居乐业,对马小丑的治理能力更加敬佩。“马司令,临城的发展令人惊叹,徐总长果然没有看错人。”周启元临走时说道,“我会向徐总长如实汇报,期待我们双方的合作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冀南雄起:乱世砥柱,民心所向
马小丑的崛起,不仅让他成为冀南最强军阀,更让他成为乱世中百姓的希望。十五县的百姓,在他的统治下,摆脱了军阀的压迫,过上了安稳富足的日子——种地有收成,做工有薪资,经商有保障,孩子有学上,生病能医治。
临城的街道上,商铺林立,人流如织;田间地头,农民们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工厂内,工人们忙碌有序,为更好的生活奋斗;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预示着未来的希望。这一切,都让马小丑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姓们纷纷称赞他为“马青天”“救世主”。
“马司令,是您让我们过上了安稳日子,我们永远追随您!”在临城中心集市的庆典上,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为马小丑献上锦旗,上面写着“保境安民,功德无量”。
马小丑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欢呼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慨。从最初的保境安民,到如今的冀南雄起,他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乱世之中,唯有不断强大,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实现更大的抱负。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十五县的土地上,金色的光芒映照着繁荣的城镇、富饶的田野、忙碌的工厂。马小丑立于宁河县衙的高台上,目光望向远方,心中充满了斗志与期待。冀南的雄起,只是他逐鹿天下的第一步,未来,他将以冀南为根基,联合皖系,对抗直系,在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更多的百姓摆脱战乱之苦,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