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文星黯淡
时值春分,江南文风最盛的姑苏城却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氛围中。宁瑜与阿翎刚踏入城门,便察觉此地的文气异常紊乱——原本该是书香四溢的古城,此刻却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压抑。
宁哥哥,这里的文气好生奇怪。阿翎蹙眉感应着四周,像是被什么污浊之物侵染了。
宁瑜凝神观察,但见城中读书人个个面色惶惶,经过书肆时都绕道而行。更奇怪的是,那些本该明亮的文星之光,此刻都黯淡无光。
二人行至姑苏最有名的墨香书院,却见书院大门紧闭,门前贴着一张告示:因故停课,开学另行通知。
正疑惑间,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匆匆从旁经过,宁瑜上前拦下询问:这位兄台,书院为何闭门?
书生神色慌张地低声道:你们是外乡人吧?快别问了,这书院...闹鬼!
闹鬼?阿翎好奇地睁大眼睛,书院乃是文气汇聚之地,怎会闹鬼?
书生四下张望,压低声音:说来蹊跷。半月前开始,书院中的典籍字画每到子时便会自行翻动,墨迹流转如活物。更有几个夜读的学子,莫名其妙就失了心神,整日痴痴傻傻,口中只会念叨些听不懂的诗词。
宁瑜与阿翎对视一眼,都看出此事非同小可。
是夜,二人悄悄潜入书院。但见院内古木参天,月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藏书楼中果然传来翻书之声,隐约还有吟诗之音。
阿翎指尖凝出一缕灵光,轻声道:宁哥哥,我感应到一股极其古老的文气,但其中掺杂着怨念。
宁瑜点头,取出一张明心符贴在额间,顿时看清了藏书楼中的景象——但见无数典籍悬浮半空,书页无风自动,墨迹如活物般流转。更诡异的是,这些墨迹在空中交织成一个个模糊的人形,正在吟诵诗文。
这是...文魄?宁瑜讶然。
所谓文魄,是文人墨客倾注心血创作时留下的精神印记。通常文魄温和,只会守护典籍,绝不会伤人。
就在这时,一个墨色人影突然转向二人,发出凄厉的吟诵: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墨影化作利箭直射而来,阿翎立即拔下簪子凌空一划,一道清光将墨箭击散。
文魄入魔了。宁瑜神色凝重,必须找到根源。
中阙:墨池秘境
经过连番查探,宁瑜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书院后山的洗墨池。相传这是历代书院山长清洗笔砚之处,千年墨韵沉淀,已成一处秘境。
洗墨池畔,但见池水墨黑如夜,却隐隐泛着幽光。池边立着一块古碑,上书文心雕龙四个大字,只是字缺了一笔。
这碑文...宁瑜轻抚碑面,似乎被人动了手脚。
阿翎凝神感应,忽然道:池底有东西在呼唤我。
她化作白鹤真身,潜入墨池。不多时,衔着一方破损的砚台浮出水面。
这砚台形制古朴,上面雕刻着九龙戏珠的图案,只是正中缺了一角,仿佛被什么利器击碎。
九龙砚!宁瑜认出此物,这是书院镇院之宝,据说能汇聚文气,怎会破损至此?
就在这时,池中墨浪翻涌,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池底传来:何方高人,扰我清修?
墨水分开,走出一位白发老翁,手持墨杖,正是洗墨池的守护灵。
宁瑜执礼道:晚辈见书院文魄入魔,特来查探缘由。
老翁长叹一声:此事说来话长。半月前,有个神秘人潜入书院,击碎九龙砚,盗走了其中的。文心失窃,文气失衡,这才导致文魄入魔。
文心?阿翎好奇道,那是什么?
文心乃是千年文气凝聚的精华,是维系书院文脉的关键。老翁解释道,失去文心,不仅文魄入魔,整个姑苏城的文运都在衰退。长此以往,此地将再无才子出世。
宁瑜沉思片刻,问道:可知那盗贼去向?
老翁摇头:那人修为高深,来去无踪。不过...他指向东南方向,我在他身上感应到一股熟悉的气息,似乎与玲珑文会有关。
玲珑文会是江南最有名的文人雅集,能参加者非富即贵。若盗贼混迹其中,倒是个藏身的好去处。
下阙:文心归位
三日后,玲珑文会在太湖畔的烟雨楼举行。宁瑜与阿翎扮作游学兄妹混入其中。
但见楼中才子云集,吟诗作对,好不风雅。阿翎悄悄感应四周,忽然拉住宁瑜的衣袖:宁哥哥,那边那个青衣书生有问题。
宁瑜顺她所指望去,见一个书生正在挥毫泼墨,笔下文字灵动非常,但墨迹中隐隐带着一丝邪气。
好字!好字!周围文人纷纷喝彩,王兄这笔力,堪称当代书圣啊!
那王姓书生得意一笑,却突然脸色大变——他面前的宣纸上,墨迹竟然自行流动,化作锁链向他缠来!
文魄反噬!宁瑜立即出手,一道金光定住墨链。
在场文人吓得四散而逃,那王书生更是面如土色:不...不关我的事!是有人给了我一方墨锭,说能助我文思泉涌...
宁瑜从他怀中搜出一方黑色墨锭,但见墨锭上刻着诡异的符文,正是扰乱文气的邪物。
说!这墨锭从何而来?阿翎厉声问道。
王书生颤抖着指向楼外:是...是寒山寺的慧明法师所赠...
寒山寺?宁瑜心中一动。相传寒山寺中供奉着文殊菩萨,是姑苏文运的另一处重要节点。
众人赶到寒山寺时,但见寺中香火鼎盛,并无异状。然而在宁瑜的法眼之中,整座寺庙都被一层淡淡的黑气笼罩。
在大雄宝殿,他们见到了慧明法师。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法师周身佛光纯净,并无邪气。
阿弥陀佛。慧明法师听完来意,长宣佛号,那方墨锭确实出自本寺,但并非贫僧所赠,而是被人盗走的。
原来,寺中珍藏着一方降魔墨,本是用来镇压邪祟的佛门至宝。半月前突然失窃,没想到会被用来为祸。
盗贼对寺中十分熟悉,恐怕是内鬼所为。慧明法师叹道。
就在这时,一个小沙弥神色慌张地跑来:师...师父,藏经阁有异动!
众人赶到藏经阁,但见阁中经书无风自动,佛经文字在空中流转,与书院中的景象如出一辙。
不好!佛门文气也被侵染了!宁瑜立即结印护住心脉。
阿翎化作白鹤真身,清鸣一声,羽翼洒下点点清光,暂时稳住了躁动的经文。
宁瑜凝神感应,突然望向殿顶:在上面!
但见殿梁上蹲着个黑影,手中正捧着颗光华流转的宝珠——正是失窃的文心!
放下文心!慧明法师怒喝,手中禅杖金光大作。
那黑影冷笑一声:文心佛心,皆为我用!待我炼化这两股力量,便是文佛至尊!
宁瑜认出此人身份:你是前任书院山长,玄机先生!三年前你突然隐退,原来是堕入魔道!
玄机先生哈哈大笑:文人清苦,佛门寂寥,哪有魔道自在!今日就让你们见识下文魔之威!
他催动文心,但见文字化作利刃,佛经变作枷锁,向众人袭来。
阿翎展翅高飞,鹤唳九霄,声波震散文字利刃。宁瑜则取出九龙砚碎片,以自身真气催动:文以载道,岂容邪祟玷污!
破碎的九龙砚发出悲鸣,引得文心剧烈震动。玄机先生脸色大变:你...你怎么能催动九龙砚?
因为真正的文气,源自本心。宁瑜朗声道,你虽得文心,却失却文人的风骨,如何能驾驭文气?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文心突然脱离玄机先生的控制,飞向阿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文心融入阿翎眉间,与她体内的灵鹤仙气水乳交融。
原来如此!慧明法师恍然大悟,灵鹤本是文禽,最能承载文气。这位姑娘才是文心真正的主人!
阿翎只觉脑海中文思泉涌,千年文气在体内流转。她轻启朱唇,吟出一首诗篇。但见文字化作实体,如春风化雨,洗涤着被污染的文气。
玄机先生惨叫一声,周身魔气尽散,跌坐在地:我...我究竟做了什么...
宁瑜拾起九龙砚碎片,对阿翎道:是时候让文心归位了。
在慧明法师的护法下,阿翎以自身为媒介,将文心重新注入九龙砚。但见砚台金光大作,破损之处自动修复,九条雕龙仿佛活了过来,在砚台上游走。
文心归位的刹那,姑苏城上空文星重亮,道道文气如虹贯日。书院中的文魄恢复清明,纷纷向洗墨池方向躬身行礼。
三日后,墨香书院重开,朗朗读书声再次响起。宁瑜与阿翎站在洗墨池畔,看着池水由浊转清。
经此一劫,姑苏文运当更胜往昔。宁瑜微笑道。
阿翎把玩着手中的鹤羽笔,这是文心归位时凝聚的宝物:宁哥哥,我好像明白什么是文以载道
春风拂过,池边桃李芬芳。古老的姑苏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文雅与宁静。
而宁瑜与阿翎的故事,也将随着这文气,流传在千古文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