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省际联名研新品 账本助力拓市场
刚过完霜降,联盟的会议室里就飘着淡淡的甜香——李大哥带来了新榨的甘蔗汁,老周则拎着一袋刚晒干的三七粉,两人凑在一起琢磨:“要是把三七和甘蔗结合,做个养生饮品,会不会受市场欢迎?”
这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但难题也跟着来了。陈婶皱着眉说:“三七味苦,甘蔗汁甜,咋调比例才能不涩又不腻?”小张立刻打开“生态账本”的“产品研发”模块,调出农产品成分数据库:云南三七的皂苷含量、广西甘蔗的含糖量,甚至不同产地原料的风味差异都清晰罗列。他输入“三七甘蔗饮品”的研发需求,系统瞬间生成12组配方比例,还标注了每组配方的口感预测和营养成分表。“咱们可以先按前3组配方试做,账本里有附近食品加工厂的联系方式,能帮咱们免费打样。”小张说。
试做过程并不顺利。第一组配方的三七味太浓,喝着发苦;第二组又甜得齁人。正当大家发愁时,朵朵跑进来,举着手机说:“我在账本的‘消费者调研’板块发了问卷,有200多个网友说,希望饮品里加一点点蜂蜜调和口感!”小张立刻调整配方,在第三组的基础上加入少量云南本地蜂蜜,再送到加工厂试做。这次的样品刚端上桌,李大哥喝了一口就点头:“就是这个味!既有甘蔗的甜,又有三七的香,一点不涩。”
样品确定后,新的挑战又来了——怎么推广这款“三七甘蔗饮”?小张在账本里点开“市场推广”功能,系统自动匹配了两类渠道:一是对接社区便利店,做试饮活动;二是联系短视频平台的农产品博主,做直播带货。更方便的是,账本还能生成推广数据看板,实时显示不同渠道的试饮人数、订单量。老周带着样品去社区试饮时,不少居民扫码查看饮品原料的种植记录后,当场就下了单;博主直播时,镜头对着“生态账本”的溯源页面,网友们看到三七和甘蔗的种植全过程,单场直播就卖出了500多瓶。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款联名饮品还吸引了连锁咖啡店的注意。咖啡店负责人通过账本联系到联盟,希望定制低糖版的“三七甘蔗拿铁”。小张立刻在研发模块里调整配方,降低甘蔗汁的甜度,增加三七粉的细腻度,还同步生成了定制版的原料溯源报告。双方合作的拿铁上线当天,咖啡店的销量就比平时翻了一倍。
月底盘点时,小张更新了账本数据:“‘三七甘蔗饮’累计销量突破3万瓶,带动云南三七和广西甘蔗的采购量分别增长40%和25%,还新增3家连锁品牌的定制订单。”李大哥拿着销量报表,笑着对老周说:“原来不同省份的农产品凑在一起,能这么赚钱!下次咱们再试试湖南玉米和四川辣椒的组合,做个调味酱咋样?”老周点点头,望向窗外——南坡地的三七已经收割完毕,新一轮的种植计划,又要在“生态账本”里开始规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