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展决赛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灯光聚焦在展示台上,每一幅入围作品都承载着年轻艺术家们的梦想与灵魂。林晚星的《星语》被安排在中间偏后的位置,当工作人员将它安置在展示架上时,那片理性与感性交织的蓝色星河,瞬间吸引了不少评委和观众的目光。
林晚星坐在选手休息区,手心微微出汗。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混合着紧张与期待。这是她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完全以“林晚星”的身份,展示自己的作品。
不经意间,她的目光扫过观众席。在并不靠前、但视野极佳的位置,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江辰坐在那里。
他没有像其他观众那样交头接耳,只是安静地坐着,身姿挺拔。他的目光并没有四处游移,而是专注地投向展示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当《星语》被搬上来时,林晚星清晰地看到,他的背脊几不可察地挺直了一些,目光牢牢地锁定了那幅画。
他来了。
他真的来了。
不是在项目汇报会上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也不是在画室里以偶然访客的身份,而是以一个纯粹的、为她而来的观众身份,坐在了这里。
一股暖流悄然漫过心田,奇异地抚平了她大部分的紧张。
作品展示环节结束后,是评委点评和提问时间。几位德高望重的评委对入围作品进行了专业而犀利的点评。轮到《星语》时,那位曾转发她作品的知名评论家,也是本次评委之一,给予了高度评价,着重肯定了作品中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视觉表现力。
随后,顾言之拿起了话筒。他今天作为特邀评委出席,笑容依旧温文尔雅。
“林晚星小姐的《星语》,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画面中这种秩序与混沌的对抗与融合,理性脉络与感性色彩的交织,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艺术家非常可贵的探索精神。我有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经历或思考,催生了这样一幅充满张力的作品?”
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却隐隐指向了创作的核心动机。
所有的目光,包括摄像机,再次聚焦到林晚星身上。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又瞟向了观众席的那个方向。江辰依旧安静地坐在那里,但在她看过去的瞬间,他微微颔首,眼神沉静而笃定,像无声的鼓励。
林晚星收回目光,看向顾言之,也看向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声音清晰而平稳地响起:
“感谢顾评委的问题。创作《星语》,源于我一段时间以来,对自身所处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逻辑、数据、效率,这些理性的东西构建了我们认知世界的重要维度。但与此同时,我们内心那些感性的、模糊的、无法被数据量化的情感和梦想,也同样真实而汹涌。”
她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定,带着一种分享与倾诉的真诚。
“《星语》试图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内在世界。那片破碎又重组的发光体,或许象征着被理性解构后又重新认识的自我;那些流淌的、看似无序的色彩,是内心深处无法被完全规训的情感与渴望。它们彼此碰撞,彼此渗透,最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充满矛盾又拥有无限可能的精神宇宙。”
她的阐述,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人或事,却仿佛一道光,照亮了某些共通的体验。台下不少观众,尤其是年轻人,都露出了深思和共鸣的神情。
“我认为,”林晚星最后总结道,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飘向那个方向,语气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澈,“真正的成长和创造,或许不在于选择理性或感性的某一端,而在于有勇气让这两个看似对立的世界在自己的内心对话、融合,最终生长出独属于自己的、崭新的星辰。”
话音落下,会场内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顾言之看着她,眼中赞赏更深,微笑着点了点头。
林晚星在掌声中缓缓坐下,感觉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但心底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释然。她不仅展示了一幅画,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完成了一次对自我内心的坦诚剖析和确认。
评委退席评议最终结果。休息间隙,林晚星想去洗手间整理一下仪容。她刚走出休息区,就在走廊拐角,被人轻轻拉住了手腕。
她一惊,回头,对上了江辰深邃的眼眸。
他不知何时离开了观众席,等在这里。走廊光线偏暗,将他轮廓分明的脸庞勾勒得更加立体。他的眼神复杂,里面有未散的震撼,有汹涌的情感,还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明亮。
“你说得很好。”他低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比画本身更好。”
他的评价依旧独特,但林晚星听懂了。他听懂了她的画,更听懂了她的话。
“谢谢。”她轻声说,想要抽回手,却被他握得更紧。
“那天在画室,我想说的话是”他凝视着她的眼睛,不再有任何回避和犹豫,仿佛要将积压在心底的所有情感,都在这一刻倾泻而出,“林晚星,看到《星涌》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完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认命的坦诚。
“我精心构建了二十多年的理性世界,在你和你的画面前,不堪一击。我试图分析,试图控制,试图用合约把你留在身边,以为那样就能掌控一切。但我错了。”
他上前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你刚才说的那个‘理性与感性对话、融合,生长出崭新星辰’的世界,”他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我想走进去。不是作为观察者,不是作为合作方,而是作为参与者。和你一起。”
他的目光灼热,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和恳切。
“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不懂浪漫,经常被工作打断,可能还会在很多地方惹你生气。但我可以学,可以改。林晚星,”他叫她的名字,如同誓言,“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以江辰的身份,正式地、认真地追求你。可以吗?”
走廊里偶尔有人经过,投来好奇的目光,但两人都浑然不觉。
林晚星看着他那双映着自己身影的眸子,听着他这番比她想象中还要直接、还要真诚的告白,心底最后那点坚冰,终于彻底融化,汇入一片温暖而澎湃的海洋。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微微仰起头,迎着他紧张而期待的目光,轻声反问,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娇嗔:
“那你的追求,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不在走廊里随便拉住女生吗?”
江辰愣了一下,随即,一抹真实而舒展的笑容,如同冲破云层的阳光,在他俊朗的脸上缓缓绽开。这是他第一次,在她面前,露出如此毫无保留的、带着些许傻气的笑容。
他松开了她的手腕,却顺势向下,坚定地、带着一丝试探地,握住了她的手。十指相扣,掌心相贴,温度交融。
“不包括。”他低声回答,眼神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一丝赖皮,“这条,不想遵守。”
林晚星的脸上,也终于控制不住地,漾开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带着泪光的灿烂笑容。
最终评选结果公布,林晚星的《星语》毫无悬念地夺得了本届青年艺术展的金奖。
站在领奖台上,捧着沉甸甸的奖杯,听着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聚光灯打在她身上,林晚星感觉像是在做梦。她看到了台下苏念和唐小雨激动得又跳又叫,看到了顾言之赞许的微笑,也看到了……
那个站在观众席后方角落,并不起眼位置的男人。
江辰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热烈鼓掌,他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她。但他的眼神,比任何掌声都更加滚烫,更加专注,里面盛满了毫不掩饰的骄傲、欣赏,以及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
四目相对,隔着人群,仿佛有无形的电流在空气中交汇。
一切尽在不言中。
颁奖礼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林晚星抱着奖杯和证书,走出美术馆。夜晚的空气清新凉爽,繁星在天幕上闪烁,与城市灯火交相辉映。
江辰就在门口等她。
他接过她手中的奖杯和证书,动作自然。
“恭喜。”他说,声音低沉而温柔。
“谢谢。”她抬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
两人并肩走在回学校的路上,这一次,不再是一前一后,而是真正的并肩而行。夜晚的风带着凉意,江辰不动声色地,将外套披在了她的肩上。
这一次,林晚星没有拒绝。她拢了拢带着他体温和气息的外套,感觉前所未有的安心和温暖。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他问。
“先把项目最后一点工作做完。”林晚星说,“然后……可能会和顾先生那边谈一个合作。”
“嗯。”江辰应了一声,没有多问,只是握紧了她的手。
星光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亲密地交融在一起。
那条始于冰冷契约的路,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而一条铺满了星光、通往未知却充满希望未来的新路,正在他们脚下,徐徐展开。
契约或许会结束。
但爱与梦想交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