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之窗”项目在极短时间内,依托“未名”空间极其隐蔽但高效的网络,悄然上线。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媒体通稿,只有在小范围受打压艺术家圈层内口耳相传的加密链接和邀请码。如同暗夜里悄然绽放的苔花,寂静,却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林晚星将自己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她不再是唯一的舞者,而是成为了一个连接点,一个守护者。她审核(更准确地说是欣赏和鼓励)着一份份从四面八方投来的作品——有被画廊拒之门外的尖锐油画,有无法公映的实验短片,有用代码写就的视觉诗……这些作品或许稚嫩,或许叛逆,或许不被主流理解,但它们都闪烁着未被磨灭的、真诚的创作之光。
通过加密通讯频道,她与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星火”们交流,分享创作心得,也倾听他们的困境与坚持。她仿佛看到了无数个曾经的自己,在孤独地探索,渴望被看见。如今,她为他们点亮了一扇窗,而他们反馈给她的温暖与力量,也成为了她对抗外部寒流的铠甲。
江辰则专注于应对顾言之在商业层面的持续施压。“深蓝协议”有效稳定了核心供应链,但顾言之转而利用其影响力,在多个公开场合含沙射影地抨击“技术资本对文化领域的野蛮入侵”,试图将星宸科技塑造成一个冰冷的、缺乏人文关怀的垄断者形象。
这天,一场关于“科技伦理与文化产业未来”的高峰论坛邀请江辰出席。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顾言之精心选择的另一个战场,意图在思想层面占据制高点。
论坛上,顾言之率先发言。他引经据典,从容不迫,阐述了技术在文化领域应扮演“服务者”而非“主导者”的角色,强调“人性的温度”和“文化的传承”是技术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他的演讲充满了感染力,再次赢得了现场许多文化界人士的共鸣。
轮到江辰时,他依旧平静。他没有直接反驳顾言之,而是调出了一段实时数据可视化界面。
“这是过去二十四小时内,通过‘星火之窗’平台产生的艺术作品数量、类型分布,以及匿名采集的、来自全球不同Ip地址的观众停留时间与互动热力图。”江辰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开,清晰而冷静,“数据显示,在脱离传统评价体系和商业逻辑之后,纯粹基于创作冲动和共鸣的连接,其活跃度远超预期。”
他切换画面,展示了几幅来自“星火之窗”的作品特写——一幅描绘地下铁流浪者眼神的炭笔素描,一组用废弃电路板拼贴成的抽象雕塑,一段记录城市边缘地带声音的电子乐。
“技术在这里,不是入侵者,也不是服务者。”江辰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顾言之身上,平静无波,却带着千钧之力,“它是赋能者。它拆除了高墙,降低了表达的门槛,让更多原本可能被湮没的‘人的温度’和‘文化的多样性’,得以被发现,被看见。这,算不算是另一种更广义的‘传承’?”
他用数据,用事实,用那些鲜活而生动的、来自“星火”们的创作,构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回应。顾言之试图将技术置于人文的对立面,而江辰则清晰地指出,真正的人文关怀,在于让每一个独特的灵魂都能拥有表达的权利和舞台。
论坛上的交锋,通过媒体传播开来,引发了远比竞标会更广泛的社会讨论。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思考并认同江辰所描绘的、技术赋能下的文化多元图景。“星火之窗”的访问量悄然攀升,申请者络绎不绝。
顾言之感受到了这种舆论风向的微妙转变。他发现自己惯用的、依靠权威和话语权进行压制的手段,在江辰和林晚星构建的这种去中心化、依靠真实生命力和技术连接的新生力量面前,开始显得笨重而低效。
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躁,在他心中蔓延。他召来了他的心腹,也是他最得力的“清道夫”,一个名叫“影”的、几乎从不露面的男人。
“那个线上平台,还有那个‘未名’空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顾言之的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暴戾,“找到它们服务器的物理位置,或者……找到那个w。我不希望再看到任何一颗‘星火’。”
“影”沉默地点头,如同融入阴影的鬼魅,悄然离去。
林晚星并不知道一场更危险的风暴正在酝酿。她正沉浸在“星火之窗”带来的温暖反馈中,同时,也在准备着“潘多拉”项目落地前的最后一次关键测试——将“超级混沌引擎”与美术馆实际的建筑结构、传感器网络进行全规模联调。
测试在深夜的美术馆新馆工地举行。巨大的空间尚未装修,裸露的混凝土结构在临时架设的强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冷峻。穹顶之上,临时安装的巨型环形屏已经开始运行,根据模拟数据生成着变幻的图景。
江辰和林晚星站在中央控制台前,周围是星宸科技的技术团队。
“启动所有环境传感器,接入实时数据流。”江辰下令。
“引擎核心算法加载完毕,初始种子数据(林晚星提供的‘飞地’系列新作)注入。”技术人员汇报。
“连接稳定性检查……正常。数据吞吐量达到预期峰值。”
巨大的穹顶屏幕上,光影开始加速流淌,色彩奔涌,结构以惊人的速度生成、碰撞、湮灭、重组。整个空间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一个呼吸着的、巨大的视觉生命体。
然而,就在测试进行到最关键的压力环节时,异变突生!
穹顶屏幕上的图像猛地一滞,随即开始疯狂闪烁,扭曲成毫无意义的色块和线条噪音!刺耳的警报声从控制台响起!
“警告!核心数据库遭到异常数据流冲击!引擎过载!”
“防火墙受到高强度渗透攻击!来源无法追踪!”
“系统缓存区出现恶性代码,正在试图复制扩散!”
整个控制中心乱成一团。技术员们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试图稳住系统,但攻击来得太过迅猛和诡异。
“是顾言之!”林晚星瞬间明白了。他无法在正面战场取胜,就选择了最卑劣的方式——直接摧毁他们的核心!
江辰脸色冷峻,迅速切断了主系统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启动备用隔离服务器。
“启动‘镜像迷宫’协议。”他冷静地命令,声音在一片慌乱中显得异常镇定。
“镜像迷宫?”林晚星看向他。
“一个预设的陷阱。”江辰一边快速操作,一边解释,“当检测到针对核心算法的特定模式攻击时,会自动将一个充满逻辑炸弹和反向追踪程序的、高度仿真的‘镜像’系统抛出去,引诱攻击者深入,同时记录下他们的一切手段和来源。”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主屏幕上那疯狂的扭曲和噪音逐渐平息,系统在备用服务器上恢复了稳定运行。而在一旁的副屏幕上,代表“镜像迷宫”的界面,正显示着一条条被触发和记录的入侵痕迹,如同猎物在迷宫中留下的足迹。
攻击持续了大约三分钟,然后骤然停止。对方显然察觉到了陷阱,果断撤退了。
“追踪到三个跳转节点,最终信号消失在公海区域的一个卫星通信频段。”负责网络安全的主管汇报,语气带着挫败,“对方非常专业,没有留下可追溯的真实Ip。”
虽然没有抓住尾巴,但“镜像迷宫”成功抵御了这次致命的攻击,保住了“潘多拉”的核心。
林晚星看着恢复正常的穹顶屏幕,那里,由她的艺术孕育的视觉宇宙再次开始安然演化。她感到一阵后怕,随即是更深的坚定。
“他害怕了。”她轻声对江辰说。
“是的。”江辰凝视着屏幕上那些被记录的入侵路径,眼神冰冷,“他害怕的,不是‘潘多拉’项目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他无法理解和控制的未来。”
镜像迷宫中,猎手与猎物的身份,正在模糊。顾言之看到的,是他自己恐惧的倒影。而他每一次疯狂的攻击,都在让这倒影,变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