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几人不明所以,以为我与盲乞丐相识,才会一进门就直直走向他。但见我们之间并无交流,又感到困惑。
我也想开口问他的身份,他却抢先一步,微笑道:“这么好的茶,这么好的戏,若不静心欣赏,岂不辜负我一番心意?”
我们五人只好默默品茶、吃菜、看戏。本来并不饿,但一口清茶下肚,再闻见菜香,食欲又被勾起。
待我们吃饱喝足,戏也落幕。台上主持人指向我们说:“今日茶园有贵客光临,特加演一场,感谢这几位对茶园的支持。”
四周投来灼热目光,议论声此起彼落,盲乞丐却不为所动,只平静地问:“戏如何?”
“挺好的,我不太懂川剧,就觉得变脸很精彩。”
“菜呢?”
“好吃!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麻婆豆腐!”阿亮嘴里塞满食物,含糊应道。
我摊手示意,答案不言而喻。
“满意就好,我们走吧。”盲乞丐起身。
“去哪?”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我们随他回到春熙路,走进预定的小龙坎火锅店包间。只象征性点了些菜,毕竟刚在悦来茶园用过餐,此行的目的是谈前往黑苗寨的事。
“现在可以谈了吧?”我问。
“可以。”
“我们先自我介绍一下……”
“陈静,是吗?”盲乞丐一一认出我们,“刘家二公子刘云,乌衣道唯一传人张北辰,铜渊长生计划唯一生还者伏亮,还有——我该称呼你什么?”
“江晓晨。”江晓晨语气坚定。
“哦,现在叫这个名字?也好,直上青云,寓意不错。”
听到他与江晓晨之间意有所指的对话,我心中充满疑惑。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不仅认出我们,还对我们的事了如指掌。
尤其是阿亮,连刘云、小胖他们也不知道他的来历。那场沉船事件我以为只有天知地知与我知,这盲乞丐却一语道破。
其他人也纷纷警觉起来:“你到底是谁?怎么会知道我们的事?”
盲乞丐摊手一笑:“如你所见,不过是个讨饭的瞎老头罢了。”
“前天我瞧见你拿着九世家的银卡。”我说道。
他摊开手掌,露出一张银卡,指尖轻轻一划,上面的纹路与字迹瞬间消失,成了一张光秃秃的银片。
“行走江湖的小伎俩,混口饭吃罢了,不值一提。”
“那你答应带我们去黑苗寨,该不会也是糊弄人的吧?”我问。
“那倒不至于,找黑苗的路,我是真认得。”
“你要什么报酬?我不信有人会白白帮忙,钱不是问题。”刘成将一张银行卡拍在桌上。
那盲丐却神色不动:“当然,这世上没人愿意白忙活。只是黑苗寨不是寻常地方,你们所托之事也非比寻常,我所求的,自然也不是金银俗物能换的。”
“你一个要饭的还摆什么谱?穿得破破烂烂,不要钱要什么?”我把大壮按回椅子上,使了个眼色让他闭嘴。
“我要你们帮我找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古蜀国。”
“古蜀国?现在不就在成都一带吗?你想找,自己去那儿挖不就得了?何必找我们。”大壮不屑地撇嘴。
盲丐微微一笑:“陈先生与刘先生是考古界的人,想必清楚。当年秦惠文王诱使蜀王开明派遣五名壮士开山辟路,以迎石牛,后来张仪、司马错便借此道伐蜀吞苴的旧事。”
我点了点头。
李白在《蜀道难》中曾写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说的正是五丁开山的传说。
当时秦惠文王野心勃勃,意图吞并诸国,而古蜀国因据守天险,成为心头大患。传说通往蜀国的道路只有蜀人可见,外人望去唯见深渊。
于是司马错献计,谎称秦国有五头能泄黄金的石牛,愿赠予蜀国以示友好,诱骗蜀王开明十二世打开剑阁险关。
蜀王果然中计,派了五名勇士前往秦国运回石牛。
也有说法是秦国知晓蜀王好色,献上五位绝色美女,命五名壮士护送回蜀。
无论哪种说法,结局都一样:他们在归途中遇一巨蟒,五名壮士奋力除蟒,不料蟒蛇力大无穷,搏斗间山崩石落,五人皆亡,却也由此开辟了后来的石牛道。
秦军得以长驱直入,吞蜀灭苴,进而平定巴地。
“既然蜀道已通,要找古蜀国应该不难吧?”我问。
盲丐摇头:“我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们——开凿石牛道,其实是蜀王有意为之。”
“什么意思?”我不解。
盲丐含笑:“蜀国立国多年,向来尊崇贤能,怎会任用昏庸之君?石牛泄金这等粗陋骗局,连你我都知不可信,蜀王怎会轻易上当?
况且当时秦国日渐强盛,已有吞并天下之势,蜀王岂会不知?
又怎会为了几头石牛或几名女子,冒险开辟蜀道?
真相是,蜀王早已预见秦国终将一统天下,因此才舍小保大,主动开道。”
开辟石牛道,其实都是为了保护真正的古蜀国。”
“你这些都是推测,没有证据。”我摇头。
“我知道你们不信,但你们仔细想想,黑苗为什么不像其他三苗那样迁走,偏要留在蜀山?”盲乞丐叹了口气,“我只是把我知道的告诉你们,信不信由你,但这个忙你一定要帮。”
“我不同意。”我站起身,“我不会让你破坏文物的。”
盲乞丐敲了敲竹杖:“我什么时候说要拿古蜀国的东西了?你放心,找到遗址,我分文不取,甚至不进去。”
阿强不屑道:“你口口声声要找古蜀国,又不拿东西,也不进去,那你图什么?旅游吗?别骗人了!
说了半天,我们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凭什么信你!”
盲乞丐一愣,随即大笑:“我啊,就是图个乐子。你们帮我找到古蜀国遗址,我帮你们找到黑苗,然后你们替我下去看看。这交易你们不亏。”
“我不明白,为什么找到了遗址,你不下去,反而要我们下去。”
“你们是专业的嘛。”
“现在已经不是了,我们被列入红名单,没有私自考古的资格了。”
“这样最好。古蜀国里的东西,不该让外人知道。”盲乞丐掀起斗笠,露出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眼眶周围焦黑,像是被火烧过,看起来有些吓人。
“柳小月、张云山,还有铜渊从龙宫带走的东西,这些你们都不想知道吗?”他问。
我们猛地站起来,紧盯着他:“你到底是谁?”
话音未落,他竟在眼前消失了。
身后传来歌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傍晚时分,外面下起了小雨。
盲乞丐已不见踪影,桌上只留下一张标着前往黑苗寨路线的地图。
第49章 竹杖芒鞋
我们在酒店休息一晚,计划第二天退房出发去蜀山。
拿到盲乞丐的地图后,我们研究了很久。
“这路线好像不太对。”阿强盘腿坐在床上看了半天,得出结论。
“是啊,俺也看不明白。”阿辉附和。
要是连你都看懂了,那才奇怪……
阿强指着地图说:“你们看,我们要去的蜀山也叫瓦屋山,在眉山一带。眉山离成都很近,半天就能到。
可地图上却标了三条路线。”
“是要分头走吗?”
“不,你们看这里。”阿强用铅笔在地图上把所有路线连成一条线,“我们要去的蜀山在峨眉山西边,按理说应该经过峨眉山,不过没关系,路并不远。
奇怪的是,地图上的第一站不是往峨眉方向,而是先往南到蜀南竹海,再往北进入蜀山南麓。
这么走的话,本来几小时的路,得花上将近一天。”
“等等,”我拦住大壮,“你确定蜀山真的存在?我一直以为它只是泛指四川的山脉。”
之前听那盲眼老人说起“蜀山”时,我还以为他在骗我。记得中学地理老师提过,四川盆地的主要山脉统称蜀山;那位老师是个武侠迷,特别喜欢一部叫《仙剑奇侠传》的游戏,听说它改编成电视剧时,他还专程跑去片场探班。
我小时候常听大壮村里一位说书老人讲故事,据说他年轻时在天桥卖艺,和写《蜀山剑侠传》的那位作者是好友。老人自称书里的“藏灵子”就是照着他写的。
受老师和说书人的影响,我从小对修仙充满好奇。后来家里长辈教我道家知识,我也没太抗拒,除了练功辛苦常想偷懒外,那些玄学理论我都愿意学。
后来我也去过一些道观,但总觉得和想象中白衣飘飘、仙气缭绕的景象差得太远。当知道蜀山并不是什么仙山,只是四川山脉的统称,我的仙侠梦就彻底碎了。
所以盲眼老人提到蜀山时,我以为他是小说或电视剧看多了。但大壮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是自己见识太少。
大壮拍了我一下:“别想复杂了,蜀山其实就是一座山,也叫瓦屋山,在眉山洪雅县。要说它和修仙的关系嘛,那确实有——那是张天师创立五斗米道的道场。”
提到五斗米道,我就想起陈雨和赵琳,还有那个傲慢的苏小曼,心情顿时不太愉快。
“既然那人给我们指了路,应该不会让我们在整片蜀山乱找。看他画的路线,正好指向瓦屋山。”大壮说,“很多地图上不标蜀山,因为这地方本来神秘,又靠近峨眉山,被归在峨眉地区了。不是本地人根本不清楚。”
“所以路线是真的?”小光猛地站起来,“我这就去收拾。”
“那我们怎么走?”等小光和周明离开后,我问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