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循声望去,只见出口处,秀玲阿姨正用力挥着手,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笑容。她旁边站着笑容憨厚的平安叔叔。
那么久没见,秀玲阿姨眼角添了些许皱纹,但精神看起来很好,眼神依旧温暖。他们身边,并没有那个人的身影。
苏晴心里说不清是松了口气,还是闪过一丝淡淡的失落。
“姐!!”阿英眼眶瞬间就红了,拖着行李箱快步冲过去,两个年过半百的女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又哭又笑,引得周围不少人侧目。
“回来了,总算回来了……”秀玲拍着阿英的背,声音哽咽。
“姐,我想死你了!”阿英像个孩子一样,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
赵平安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然后目光越过她们,落在了稍后一步走来的苏晴身上。他的眼神温和,带着长辈的关切:“苏晴,路上累了吧?”
秀玲这才松开阿英,目光也转向苏晴。
她上前一步,拉住苏晴的手,声音轻柔:“孩子,你的事我都听你英姐说了,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这一路,辛苦你了。”
苏晴的鼻子一酸,强忍着的眼泪差点掉下来。秀玲阿姨的手很温暖,话语里的关切是如此真切,让她瞬间想起了以前来家里吃饭时,秀玲阿姨也是这般拉着她的手,往她碗里夹菜。
“秀玲阿姨,赵叔叔,给你们添麻烦了。”苏晴低下头,轻声说道。
“傻孩子,说的什么话!走,回家,家里饭都准备好了!”秀玲紧紧握着苏晴的手,另一只手挽住阿英,仿佛找回了失散多年的珍宝,一刻也不愿松开。
“秀玲阿姨,我还是回我家吧,就不去你们那添麻烦了。”苏晴低着头拽着自己小声说道。
阿英听后马上接过来话:“不行,不行,你秀玲阿英都准备了好几天了,你怎么能这时候说不去了呢。英姐还想和你好好聊聊呢。”
“就是,回你家可以晚点,你赵叔还特意给你做的你爱吃的鱼呢。”秀玲也做着挽留。
眼看大家都这样挽留,苏晴也只好答应。
赵平安笑着接过阿英和苏晴的行李,一行人打了辆车热热闹闹地往回赶。
回家的路上,车里充满了阿英和秀玲叽叽喳喳的交谈声,诉说着分别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回忆着过去的趣事。
苏晴安静地坐在一边,看着窗外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街景,心中百感交集。这座城市,承载了她太多的记忆,快乐的,伤感的,如今再次归来,已是物是人非。
没多久就到了秀玲家。
平安手脚麻利的钻进厨房,一会端进来一道菜,不一会餐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色泽红亮的红烧肉、粉蒸肉、清蒸鲈鱼、油焖大虾、翠绿的炒时蔬,还有一大盆冒着热气的紫菜蛋花汤……都是地道的家乡味道,其中好几道,都是苏晴以前来吃饭时夸赞过的。
“快,快洗手吃饭!坐了几个小时车,肯定饿了!”秀玲热情地张罗着,把苏晴和阿英按在餐桌旁。
赵平安拿出准备好的饮料,给每个人都倒上。气氛看似热烈而融洽。
“来,阿英,尝尝这个,你以前最爱吃的粉蒸肉,看还是不是那个味!”
“苏晴,吃鱼,你赵叔叔特意给你做的,小心刺。”
秀玲不停地给阿英和苏晴夹菜,眼神里的关爱几乎要溢出来。
阿英大快朵颐,连连称赞平安哥手艺不减当年,席间和秀玲、平安聊得热火朝天,回忆着过去的艰苦岁月,感慨着如今的生活。
苏晴小口吃着碗里的菜,味道确实很好,是记忆中的味道。秀玲阿姨和赵叔叔的热情也让她感动。但在这份看似圆满的热闹之下,她总觉得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尴尬和暗流在涌动。
志远的名字,像一个无形的禁忌,始终没有人提起。但苏晴能感觉到,秀玲阿姨和阿英偶尔投向她的眼神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观察和欲言又止的关切。
她们在刻意回避那个名字,回避那段所有人心知肚明的过往,试图营造出一种纯粹的、欢迎孩子回家的氛围。
可越是回避,那个空缺的存在感就越强。
苏晴默默地吃着饭,听着耳边热闹的谈笑,心里却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有回到熟悉环境的安心,有被长辈关怀的温暖,有对过往的怅惘,也有对眼下这微妙局面的无所适从。
她知道秀玲阿姨和阿英是好意,她们在用这种方式保护她,但她无法欺骗自己,那个人,那段感情,始终是横亘在这里的一道影子,无法忽略。
她抬起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对秀玲说:“阿姨,您别光顾着给我们夹菜,您自己也吃。”
“哎,好,好,我吃。”秀玲连忙答应,看着苏晴强装的笑脸,心里更是酸楚不已。
“苏晴啊,今晚你陪姐在这住一晚,明天早上再送你回县城,你顺便带我在县城转转怎么样?”阿英边吃边说。
“好,英姐。”
一下午几个人围在一起述说着各自的相思,只有苏晴心里空荡荡的。她终是没忍住开了口:“秀玲阿姨,我来你们这你没跟志远说吧?”
秀玲被问的一愣,和阿英对视了一眼,回答道:“没说,他店里忙,我没告诉他你回来。”
“哦...”听到秀玲的回答,苏晴小声应着,心里突然多了分失落。
她起身,轻轻走到门口,望着门口空无一人的小路。之前,志远曾带她走在这条路上……
晚上,苏晴躺着温暖的床上,那些记忆原本已被刻意尘封,此刻却因为环境的熟悉而汹涌袭来,带着甜蜜的刺痛。
与此同时,主卧里,秀玲和阿英也并未入睡。两人并排靠在床头,压低了声音说着话。
“姐,你看苏晴那孩子,晚饭时就没怎么说话,心里肯定还难受着呢。”阿英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心疼。
秀玲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疲惫和忧虑:“这孩子,心思重,什么都憋在心里。我看得出来,她看到我们,肯定又想起志远了……唉,真是造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