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峯?
他怎么来了?
孙连城随即就想到了,之前盛汐语说过她爷爷奶奶是三十年代末参加革命的,所以这就是他们家的人脉?
王清峯脚步轻盈地走进来,笑眯眯地看着盛汐语,眼神里充满了宠溺。
“汐语,你可有段时间没有去我家了,最近都去哪里疯去了?”
盛汐语挽着他的手臂说道:“王伯伯,我可没有不务正业,反而给你找到了一个人才呢!”
“人才?”王清峯看了一眼站立在客厅里的孙连城,“哟,连城同志,你怎么在这里啊?”
“王主任,我来这里串个门,没想到竟然还能有缘碰上您,这世界真是小啊!”
盛汐语看了看他们两人,好奇地问道:“王伯伯,你们认识?”
“他是汉东省的省委常委、副省长,我们也有统筹和审批的方面,就有了一些工作上的往来。”
“哦!”
王清峯看了看盛汐语,问道:“汐语,他真是你邀请来的?”
盛汐语解释说:“王伯伯,当然是我邀请过来的了!我不是跟您说了嘛,要给您介绍一个人才,这就是了!”
王清峯笑道:“你的眼光倒是不错,这一回可是没有胡来。”
“哎呀,您又乱说了,我什么时候不靠谱过?这样吧,你们先聊聊,我去准备午饭。”
看着盛汐语蹦蹦跳跳地进了厨房,王清峯示意孙连城也跟着坐下。
“连城同志,昨天咱们才见了面,今天又遇上了,还真是缘分了!”
“是啊是啊,我和汐语也是刚认识没多久。前段时间她不是去汉东旅游吗?刚好和我爱人认识了,关系还不错。知道我要来京城,就托我给汐语带点礼物过来。”
王清峯看到客厅里确实有几个礼盒,有些担忧地问道:“你这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吧?”
孙连城当然知道他是指什么,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王主任您放心,我这些年没有收过别人的一分钱,也没有给别人送过一毛钱!这些都是汉东的一些特产,不值什么钱。”
王清峯忽然笑道:“不用紧张,反正是他们女人之间互送礼物,也不算什么事情。”
“对对对,确实是这样的。”
孙连城倒是不在意王清峯是否误会了,只是刚才他的眼光,好像是以为自己非要攀附他一样,这让他有点不爽,还是解释清楚的好!
王清峯也略过了不提,而是聊起了其他事情。
“连城同志,昨天在裴老家里,时间比较紧,有些事情没有来得及问,今天你方便和说说吗?”
“王主任,您请说,我知无不言!”
“好,那我想知道,你父母在港岛和海外的投资,是不是你在背后指点?”
王清峯是真的不客气,一开口就直接问到本质上的问题去了。
孙连城略微犹豫了一下,就果断地说道:“王主任,在这个事情上,我也不必隐瞒,大家应该也都能猜到,确实是我在给他们指点。我父母本来就是普通农民,哪里懂得怎么投资?”
听到孙连城直接承认了,王清峯竟然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看来你这个同志很坦诚嘛!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可以好好聊一聊了。”
“王主任,您请,我正想聆听您的教诲呢!”
王清峯说道:“裴老推荐了你,说你是难得的人才。我看了你的档案资料,发现你好像每上任一个地方,每做一件事情,好像都能契合到了当时当地的情况。”
说到这里,王清峯目光炯炯地看向了孙连城。
“全国这么多干部,有能力的人很多,执政理念和手段各有不同,这本来没什么可奇怪的。”
“但是,我们的很多同志,在某个地方尝到了新鲜之后,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可能会选择同样的发展方式。”
“比如你们汉东的李达康同志,他在林城和京州的发展方式几乎是一脉相承,走到哪里都是轰轰烈烈的。”
“可是连城同志,你是怎么能做到每个地方的执政思路都不一样的?”
孙连城微笑着反问道:“王主任,我们不是常说要实事求是么?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可能千篇一律,所以发展的方式又怎么可能一样呢?”
“比如我第一次主政一方,是在汉东的林城市,担任区长。”
“可是那个区要资源没资源,要资金也没条件,当时是真的把我愁坏了。”
“后来被逼得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变废为宝,把最不利的环境变成最吸引人的风景,这也是无可奈何!”
王清峯赞赏地看着他说:“好一个无可奈何!你能够如此实事求是,本身就是个最好的思路了。”
孙连城谦虚地回了一句:“王主任您过奖了,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嘛!”
“是啊,这是本来应该如此!可是未必有那么多人能做到哦!”
王清峯忽然话锋一转:“连城同志,倘若站在汉东省省长的角度,你认为应该怎么拉动汉东的发展呢?”
好嘛,真正的考验来了!
孙连城略做思考,就回答道:“王主任,汉东目前的发展形势其实还不错,但问题很突出。”
“是什么问题?”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失衡,过渡依赖房地产和基建工程拉动,反而忽略了一些应该发展的地方。”
王清峯追问道:“比如呢?”
“比如在我负责的工业和科技领域,其实汉东的条件很不错。本身就有良好的基础,只要能够加以扶持,指明方向,肯定能够发展得更好。”
“所以这就是你推动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原因?”
“是的,我非常看好这个产业的未来!现在我们还受限制太多了,必须要赶紧布局,不然事到临头反而会坏了事!”
王清峯点了点头说:“连城同志,你的想法和我们的计划不谋而合。要不是你提前行动起来,我们也要推动这个计划了。”
孙连城得意地笑道:“看来我是蒙对了,多谢了您和其他领导的大力扶持!”
“蒙对了?呵呵,连城同志,你也是在政策研究所工作过的,想必揣摩政策方针的能力不小吧?”
“不敢不敢!王主任,在这个事情上,我真的不是有意的。当初是他们几个公司抱怨,我就顺水推舟地帮了一把,没想到折腾出了那么大的一个项目。”
王清峯说道:“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事情干得很漂亮!这个项目一定要好好做,只要能做成了,对你未来是有好处的。”
“是,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争取让这个项目的投资尽快落实好,把控好工程进度,打造出汉东的另一个名片!”
话是这么说,但孙连城心中不免有些好奇,难道还能助推自己转正部吗?
可是裴一泓要退了,你王主任和我的关系算不上多紧密,不可能会顶着压力推我上去吧?
所以你真的能接裴一泓的班吗?
还是说纯粹在给我画个大饼?
嘀咕是免不了的,但不管怎么说,孙连城肯定也会努力做好工作。
小弟们在这个项目的投资资金里占了一半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亏了吧?
而且如果大势没有改变的话,过几年就要拉开贸易战了,到时候就更加要提倡自主可控,要创新发展!
孙连城只是提前布局下去,很多事情还要后面才能知道结果呢!
王清峯倒是不介意,又拉着孙连城探讨起了汉东的发展。
他们两人一个站在全国的角度,一个站在汉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自然熟悉地方上的各方面数据和情况。
所以说起来的时候都是有根据、有条理,而不是纯粹在侃大山。
王清峯统筹全国的发展,自然知道汉东的发展方向该往哪里走。
但他没有明说,主要还是在考察孙连城的眼光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