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涨了将近一成,这可不是小数目!”大刘看着林婉秋核算出的新数据,眉头拧成了疙瘩,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八度,“锋哥,咱们真的一分钱都不涨?这压力全让咱们自己扛着,时间长了可吃不消啊!”
新包装带来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现实的成本问题就像一盆冷水,让作坊里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刚子虽然没说话,但脸上也写满了纠结,显然也觉得不提价有点亏。张婶和李大妈停下了手里的活,担忧地看着陈锋和林婉秋。林婉秋拿着那个她视若珍宝的太阳能计算器(这是陈锋之前从南方带回来的稀罕物),指尖还停留在显示成本增幅的数字上,她抬头望向陈锋,眼神里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这不仅仅是几厘钱的得失,更是关系到作坊利润命脉的决策。
陈锋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包新旧两种包装的辣条,放在桌子中央,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而有力:“大家都觉得,咱们这新包装,怎么样?”
“那肯定好太多了!”刚子抢先说道,“又亮堂又严实,看着就上档次!”
“是啊,跟百货大楼里的东西似的。”张婶也小声附和。
“好!”陈锋抓住这个话头,手指点着新包装,“那你们觉得,换了这身‘新衣服’,咱们的辣条,是变得更值钱了,还是更不值钱了?”
“那当然是更值钱了!”刚子脱口而出。
“没错!”陈锋声音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包装升级,本身就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把这部分增加的价值(成本)转嫁给顾客,而是要通过它,吸引更多的顾客,卖出更多的货,把这部分成本从量上找补回来,甚至赚得更多!”
他拿起旧油纸包装,又拿起新塑料袋包装,将两者并排举起,形成鲜明对比:“大家想想,以前咱们用油纸,只能在小范围卖,为什么?因为走不远,容易坏,看着也土气。现在呢?”他重重放下新包装,“咱们能用这新包装,堂堂正正地往更远的地方卖,往更大的商店里送!这是什么?这是咱们的底气!是咱们敢跟人拍着胸脯说咱们东西好的资本!”
他环视众人,眼神锐利:“价格战是最低级的竞争。我们现在要竞争的,是品质,是品牌,是口碑!一旦咱们自己都觉得心虚,要靠降价或者不敢合理承担升级成本来维持生意,那咱们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永远被人用价格掐着脖子!咱们之前被马老三用价格打压得喘不过气的憋屈,你们都忘了吗?”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众人。刚子猛地一拍大腿:“对啊!锋哥!是这么个理儿!咱们现在东西好了,不怕没人买!”
大刘也缓缓点头,脸上的疑虑消散了不少:“听你这么一说,是我想窄了。咱们现在,确实不是以前了。”
林婉秋看着丈夫,眼中闪烁着认同的光芒。她之前是出于财务谨慎才提出疑问,此刻却被陈锋的远见和魄力彻底说服。她轻轻收起计算器,语气坚定起来:“我支持陈锋的决定。成本压力我们内部消化,通过优化生产和扩大销量来弥补。保持价格不变,稳住咱们的市场和口碑。”
决策已定,全员执行。印着醒目“陈记辣条”商标的透明塑料袋包装全面取代了旧油纸。当这批“升级版”辣条推向市场时,果然如同陈锋所预料的那样,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嘿!陈记换包装了!这袋子真不赖!”
“看着就干净,还能看见里头,买着放心!”
“人家还印了生产日期呢!真讲究!”
不仅老顾客交口称赞,一些之前因为包装简陋而对辣条品质存疑的新顾客,也被这“高级”包装吸引,尝试购买。更重要的是,当刚子带着新样品再次拜访市副食品公司的采购时,对方拿着那透明包装的辣条,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商标和生产日期,脸上露出了更加满意的神色:“小陈老板,你们这产品,是越做越像样了!就冲这包装和这生产日期,我们就能跟上头争取更好的陈列位置和更多的试卖网点!”
虽然单个产品的利润空间因为包装成本上升而略有压缩,但凭借着包装升级带来的品牌形象提升和市场信任度增强,销量持续攀升,日纯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因为规模效应,稳稳地保持在百元以上,并且增长势头强劲!陈记辣条,用实实在在的品质和超前意识,牢牢掌握住了市场的定价权!
生意蒸蒸日上,陈锋正规划着下一步如何利用这波包装升级的红利,进一步拓展渠道。这天,一个戴着眼镜、背着相机的年轻男子,在街道办王主任的陪同下,找到了作坊。
“小陈老板,给你介绍一下,”王主任笑容满面,“这位是咱们市晚报的记者,小李同志。他听说了你们个体户创业的故事,特别是你们搞的那个‘开放日’和这个新包装,很感兴趣,想来做个采访,写篇报道!”
记者?采访?上报纸?
作坊里的众人都愣住了,随即脸上露出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神色。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能上报纸,那可是了不得的荣誉和宣传!
陈锋心中也是一动,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他热情地迎了上去,与记者握手。然而,看着记者那审视和探究的目光,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这报道会是好事,但树大招风。马老三那边刚消停,这报道一出去,咱们可就真成了明面上的靶子了。福兮祸所伏,这送上门的宣传,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