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太医院的铜壶滴漏发出清脆的声响。苏晚晚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最后一味药材称量入药。这是为雍正配制的安神汤,皇帝近来政务繁忙,夜不能寐,太医院上下都绷紧了神经。
院判大人。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苏晚晚抬头,见是刚入太医院不久的小太医张明德。
何事? 张明德捧着一本医案,面色惶恐:下官...下官昨日为齐嫔娘娘请脉,今日娘娘就说腹痛难忍...太医院使大人说要严查...
苏晚晚心中一沉。齐嫔是裕皇贵妃倒台后新得宠的妃子,若是她的龙胎有失,太医院难辞其咎。
把医案拿来我看看。
仔细翻阅医案,苏晚晚的眉头越皱越紧。张明德的诊断并无不妥,用药也中规中矩。但齐嫔突然腹痛,其中必有蹊跷。
你去把昨日齐嫔娘娘的饮食记录取来,还有煎药剩下的药渣。
半个时辰后,苏晚晚看着眼前的证据,心中已然明了。有人在齐嫔的安胎药中动了手脚,加入了少量红花。分量极轻,不足以致流产,但足以引起腹痛。
院判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张明德急得满头大汗。
苏晚晚沉吟片刻:此事我来处理。你去太医院使那里,就说我请你协助配制皇上用的安神汤,暂时将你调来我这边。
打发走张明德,苏晚晚立即前往养心殿。此事关系龙胎,必须立即禀报皇帝。
然而在养心殿外,她却被太监拦住了。
苏院判,皇上正在与几位大臣商议西北军务,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苏晚晚心中焦急,却也只能在外等候。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直到日上三竿,才见几位大臣从殿内退出。
苏院判可是有事?雍正见她等候在外,略显疲惫地问。
苏晚晚将事情禀报,雍正听后神色凝重:你是说,又有人在后宫兴风作浪?
臣不敢妄断,但齐嫔娘娘的安胎药确实被人动了手脚。
雍正冷笑:看来裕皇贵妃虽死,她的余党还在活动。他顿了顿,此事朕交给你全权处理,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有了皇帝的支持,苏晚晚立即展开调查。她首先排查了太医院内部,发现最近有几个新来的太医背景可疑。其中最为可疑的是太医李德全,他原是裕皇贵妃宫中的太监,不知何时竟混进了太医院。
李太医近日行为确实可疑。太医院使王太医捻着胡须说,他常常深夜独自在药房,问他在做什么,总是支支吾吾。
苏晚晚决定夜探药房。是夜,她悄悄潜入太医院,果然见到李德全鬼鬼祟祟地在药柜前忙碌。
李太医深夜在此,所为何事?苏晚晚突然现身,吓得李德全手中的药包掉在地上。
院...院判大人...李德全脸色煞白,下官...下官在整理药材...
苏晚晚捡起地上的药包,打开一看,里面正是红花粉末。
整理药材需要深夜独自进行?还需要藏匿红花?
李德全扑通一声跪地:院判大人饶命!是...是有人逼我这么做的!
经过审问,李德全供出一个惊人的内幕:指使他的是太医院副使刘太医,而刘太医背后,竟然是宫中资历最老的端贵妃!
端贵妃是康熙朝留下的妃嫔,素来以温婉贤淑着称,在宫中颇有威望。她为何要陷害齐嫔?
苏晚晚不敢怠慢,立即将此事密报雍正。雍正听后,久久不语。
端贵妃...他沉吟道,她是太后的亲侄女,在宫中根基深厚。若无确凿证据,动她不易。
臣明白。苏晚晚道,但若放任不管,只怕后宫永无宁日。
雍正点头:你继续暗中调查,但要格外小心。端贵妃在宫中经营多年,眼线遍布。
回到太医院,苏晚晚开始暗中收集端贵妃的证据。这一查,竟牵扯出一连串惊人的秘密。
原来端贵妃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却与朝中多位大臣往来密切。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娘家与江南盐商勾结,垄断盐引,牟取暴利。
院判大人,这是端贵妃娘家近三年的账目。赵成将一叠账本放在苏晚晚面前,他们在江南的产业,比国库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苏晚晚翻阅账本,越看越是心惊。端贵妃家族不仅垄断盐业,还放高利贷,逼死不少百姓。
这些证据足以治端贵妃家族的罪,但若要牵连到端贵妃本人,还需要她在宫中作恶的证据。
就在这时,太医院发生了一件怪事:为雍正配制的安神汤中,竟然发现了剧毒之物!
幸亏苏晚晚每次煎药都要亲自查验,这才及时发现。否则皇帝若饮下此药,后果不堪设想。
查!给朕彻查!雍正震怒,竟有人敢在朕的药中下毒!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下毒的竟是太医院使王太医!
王太医在严刑拷打下招供,说是受端贵妃指使。端贵妃许诺,事成之后助他当上太医院院判。
好个端贵妃!雍正怒极反笑,朕待她不薄,她竟敢谋害朕!
然而就在雍正准备下旨捉拿端贵妃时,太后突然驾临养心殿。
皇帝,哀家听说你要治端贵妃的罪?太后面色不善,她可是哀家的亲侄女!
雍正恭敬道:母后,端贵妃指使太医在儿臣药中下毒,罪证确凿。
太后冷笑:就凭一个太医的供词?谁知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她意有所指地看了苏晚晚一眼。
苏晚晚跪地:太后明鉴,臣有人证物证。
人证可以收买,物证可以伪造。太后冷冷道,端贵妃在宫中三十余年,一向安分守己,怎会突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雍正为难地看向苏晚晚。太后出面维护,此事确实难办。
苏晚晚心知,若不拿出铁证,难以服众。她忽然想起一事:陛下,臣请求查验端贵妃宫中的香料。
香料?雍正疑惑。
臣近日研究太医院旧档,发现端贵妃每月都要从宫外采购大量沉香。但沉香的用量,远远超过正常所需。
太后脸色微变:沉香是礼佛所用,多用些有何不可?
苏晚晚不卑不亢:回太后,臣查验过端贵妃宫中的香灰,发现其中掺有迷魂香的成分。这种香料闻久了会让人神智不清,任人摆布。
养心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若苏晚晚所言属实,端贵妃就是用这种手段控制宫中妃嫔。
你...你有何证据?太后声音微颤。
苏晚晚呈上一个香囊:这是从端贵妃宫中取得的香囊,请太医查验。
经过太医查验,香囊中确实含有迷魂香。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迷魂香与之前在雍正安神汤中发现的毒药,出自同源。
铁证如山,太后也无话可说。雍正下旨:端贵妃废为庶人,终身幽禁冷宫。其家族革职查办,家产充公。
端贵妃倒台,后宫势力重新洗牌。齐嫔因祸得福,晋封齐妃,暂摄六宫事。
然而苏晚晚明白,这场斗争还远未结束。端贵妃虽然倒台,但她在朝中的势力仍在。更重要的是,太后因此事对她心生芥蒂,日后必会刁难。
果然,数日后太后以调理凤体为由,要求苏晚晚每日到慈宁宫请脉。明为调理,实为监视。
苏晚晚心知肚明,却不得不从。每日在慈宁宫,她都要面对太后的百般刁难。不是嫌她诊脉不准,就是嫌她开的药方不对。
这日,太后又借故发作:苏院判,你这药方吃了三日,哀家还是夜不能寐。看来你的医术,也没有传闻中那么高明。
苏晚晚跪地:太后凤体违和,是臣医术不精。恳请太后允许臣与太医院诸位太医会诊。
太后冷笑:怎么,一个人治不好,还要找帮手?
就在这时,太监来报:齐妃娘娘突然晕倒,疑似中毒!
苏晚晚心中一紧。齐妃刚刚掌权就遭人毒手,这后宫果然危机四伏。
太后,齐妃娘娘病情危急,臣请求前往诊治。
太后冷哼一声:去吧。若是齐妃有个三长两短,唯你是问!
苏晚晚赶到齐妃宫中时,太医院几位太医已经在了。个个面色凝重,束手无策。
院判大人,您快看看。张明德急道,齐妃娘娘脉象奇特,下官从未见过。
苏晚晚诊脉后,心中大惊。齐妃中的是西域奇毒七日殇,中毒七日后必死无疑。而下毒之人十分狡猾,将毒下在齐妃每日佩戴的玉佩上,通过皮肤慢慢渗透。
立即将娘娘身上所有佩饰取下,更衣沐浴。苏晚晚下令,准备绿豆、甘草、金银花,我要配制解药。
解毒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夜。苏晚晚亲自煎药、施针,不敢有丝毫大意。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齐妃才悠悠转醒。
苏院判...齐妃虚弱地说,本宫...本宫这是怎么了?
娘娘中了毒,现在已经无碍了。苏晚晚轻声安慰。
齐妃抓住她的手:是谁...谁要害本宫?
苏晚晚沉吟片刻:臣还在调查。不过娘娘近日可曾收过什么特别的礼物?
齐妃想了想:前日太后赏了本宫一对玉镯,昨日睿亲王福晋送了一盒胭脂...
苏晚晚立即派人查验这些物品,果然在太后的玉镯中发现了七日殇的痕迹!
这个发现让苏晚晚心惊胆战。太后为何要毒害齐妃?难道是因为齐妃掌权,威胁到她的地位?
她将发现密报雍正,雍正听后久久不语。
母后她...终究是放不下权力。他长叹一声,晚晚,此事到此为止。朕会警告母后,你也要装作不知。
苏晚晚明白雍正的难处。太后毕竟是他的生母,不能公然治罪。
但经此一事,太后对苏晚晚更加忌惮。明里暗里,处处与她为难。
这日,苏晚晚正在太医院配药,太后突然驾临。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太医院上下慌忙跪迎。
苏院判,太后冷冷道,哀家近日心悸难眠,太医院开的药都不见效。听说你医术高明,特来请你诊治。
苏晚晚心知来者不善,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为太后诊脉。
太后是忧思过度,肝气郁结所致。臣开一剂舒肝解郁的方子,服用三日便可好转。
太后冷笑:若是三日后不见效呢?
臣愿受任何惩罚。
三日后,太后果然又来了,面色更加不善:苏院判,你的药吃了三日,哀家病情反而加重了。你该当何罪?
苏晚晚仔细为太后诊脉,发现脉象与三日前大不相同,显然是服用了其他药物所致。
太后,她平静地说,臣开的药方绝对对症。太后病情加重,恐怕是服用了其他药物。
太后勃然大怒:你这是在指责哀家诬陷你?
臣不敢。苏晚晚跪地,只是太后的脉象显示,确实服用了与臣药方相克的药物。
好个伶牙俐齿!太后怒极反笑,来人,把太医院的药渣取来!
药渣取出,经过查验,果然与苏晚晚开的药方一致。太后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就算药方无误,你医术不精也是事实。太后强词夺理,从今日起,免去你太医院院判之职,降为普通太医!
这道懿旨一下,太医院顿时哗然。苏晚晚医术高明,众人有目共睹,太后此举分明是公报私仇。
但太后懿旨,无人敢违抗。苏晚晚只能叩首领旨。
降职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太后指派给她的都是最棘手的病例,稍有差池就要受罚。其他太医碍于太后威势,也不敢与她走得太近。
唯有张明德等几个年轻太医,还时常向她请教医术。
院判大人,张明德仍以旧职称呼她,太后此举实在不公。
苏晚晚淡然一笑:在宫中,公平本就是奢求。做好本分就是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日,苏晚晚奉命为睿亲王的世子诊治。世子高烧不退,太医院多位太医都束手无策。
苏晚晚诊脉后,发现世子得的是一种罕见的痘疹,必须立即隔离治疗。
王爷,世子得的是传染性极强的痘疹,必须立即移至别院隔离。苏晚晚向睿亲王禀报。
睿亲王大惊:痘疹?可能治好?
臣有七成把握,但需要王爷配合。
然而就在苏晚晚全力救治世子时,宫中突然流传起谣言,说她是前明余孽,故意传播痘疹,要害死爱新觉罗的子孙。
这个谣言恶毒至极,连睿亲王都开始怀疑起来。
苏太医,睿亲王面色阴沉,世子的病,你真的能治好吗?
苏晚晚坦然相对:臣必当竭尽全力。
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世子的病情终于好转。痘疹开始消退,高热也退了。
睿亲王大喜过望,亲自向雍正为苏晚晚请功。雍正趁机下旨,恢复苏晚晚太医院院判之职。
经此一事,苏晚晚的医术更加受人推崇。连太后也不好再公然为难她。
但苏晚晚知道,这场太医院的风波,只是后宫权斗的冰山一角。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是夜,她独自在药房整理医案。窗外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庭院。
手腕上的梅花胎记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在提醒她不忘来路。
深宫之中的明枪暗箭永远不会停止,但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药炉中的火光跳跃,映照着她坚定的面容。无论前路还有多少艰难,她都会坚守医者本心,在这深宫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