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好可是的,”王亦南轻声安慰着秦若,“我来慢慢跟小宝谈,你去跟她们几人说一声我们的情况。”
他不瞎,看得出来小宝很是依赖苏夭夭等人。
她们都是聪明,应该早就看出他们俩的关系,还是需要秦若出去跟她们说清楚更加适合,何况他们母子俩现在还住在苏夭夭家里。
秦若不放心的看了他一眼,又用眼神警告小宝,让他别闹得太过分,随后便开门出去找苏夭夭她们。
“夭夭,我、我有个重要的事情要跟你们一声。”
秦若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屋内三大一小齐刷刷抬头望向她。
被他们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硬着头皮顶着他们灼热的眼光走进客厅。
“那个,我中午带过来那个叫王亦南的,是我对象,也是小宝亲爹。”
屋内四人点头,表示知道了。
苏夭夭看着她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姐,怎么了?姐夫回来了,你看起来怎么好像不是很高兴?”
秦若叹了口气,苦笑道:“小宝这孩子不知怎么的?就是死活不肯喊南哥一声‘爹’,还很排斥、甚至仇视他,我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还没有回杏花大队的时候,他一直问我南哥几时能回来,幻想着南哥跟其他小伙伴的父亲一样能带他上山、下河,带他到处玩。
可是现在,南哥真的回来了,他都死活不肯认,还咄咄逼人。
刚刚气得我都动手打他,怎么越长大越不懂事……”
秦若还在继续数落小宝的不懂事,怎么就那么不体谅王亦南这些年的无法露面的苦衷,说不定他是从九死一生中拼杀出一条生路来的呢?
说着说着,秦若的眼睛又红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伤心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苏夭夭、甚至包括杨子诚在内的四人,脸色都阴沉得难看。
“姐,你有没有想过小宝为什么无法接受王亦南是他爹这事?”
苏夭夭声音淡淡,卫青岚跟陈晓莹却听出她语气中隐隐的怒气。
虽然这是别人家的家务事,她们不该插手,但是小宝也可以算是她们看着从胆怯、自卑、内向一步步蜕变成如今这般自信、开朗、大方的小孩,向来都是懂事到她们心疼。
“不懂事”这三个字,是她们从认识小宝到今天都未曾见过的。
身为人妻的秦若在看到失踪多年的丈夫突然出现,欣喜、激动之情,她们是能理解。
但是,她却忘了,同时她也是小宝的亲妈,因为王亦南的出现,她完全忽略了小宝,甚至忽略小宝跟他这个亲爹从未见过面。
突然出现的王亦南对小宝就与陌生人无异,还是那人家里人对他非打即骂的那种陌生人。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们也是无法接受的。
显然,秦若并没有这么想过,皱着眉头辩解道:“南哥就是他亲爹,这有什么无法接受的?!有南哥的照顾,不是更好吗?”
陈晓莹做了几个深呼吸,缓缓说道:“我们没说你家南哥回来照顾小宝没有不好。就是说你家南哥现在对小宝来说完全就与一个一面之缘的陌生人没什么差别。
就是要他接受王亦南是他爹这个事情,你好歹也得给他一个时间去缓冲、去了解、去尝试接触,你这样跟强按着一头不喝水的牛喝水有什么区别。”
虽然这个比喻不是那么好听,却是非常有道理。
“肯定是有区别,南哥是他亲生父亲,这关系是怎么都割舍不断的啊。”
秦若依旧不认为自己让小宝第一时间认亲爹有什么不对,坚持是小宝的任性不懂事,“都怪我们都把他给惯坏,什么事情都由着他的性子来。”
在场唯一的小孩杨子诚着实听不下去,但他也知道这不是他一个孩子能插嘴的事情,心情十分不悦的起身,跟她们打了声招呼,过去张老那边找他外公。
这下连性格最好的卫青岚也都听不下去,“秦姐,小宝已经够懂事了。你有跟他谈过吗?有听他说为什么无法第一时间接受王亦南吗?你就这么盖棺定论,说到底,你一手拉扯长大的小宝,在你心里根本不能跟王亦南相提并论!
夭夭跟晓莹两人说话含蓄,我就有话直说。你从中午见到王亦南之后,满心满眼都是他,都多余的眼神都没给过小宝一个。
那孩子本来就很敏感,担心自己会成为你或是我们的累赘,拼命了让自己变得好、更强,就是害怕有朝一日被人嫌弃。
我们也知道,当年你在杏花大队生怕自己没有用,在夭夭家白吃白住,不好意思,各种想法子能多干点活,多挣点工分,我们无话可说。
现在都到羊城来了,你也进厂上班,每天都是固定时间上下班,就不能多陪小宝说说话,听听他心里的想法吗?”
小孩每次都怯生生来找她们谈聊天,请教怎么如何处理班级的同学关系等等问题。
她这个亲生母亲动不动就加班,帮人替班,搞得小宝每天放学或是放假都只能过去张老那。
当时陈晓莹说她有点白莲圣母她还不信,现在看来,陈晓莹看人的眼光还是毒辣的。
秦若完全没有想到苏夭夭三人对自己的说法是这么不认同,而且她也觉得挺委屈。
她之前也只是想多攒点钱,尤其是来到羊城不久后,就看到陈晓莹跟卫青岚都相继买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房子,秦若便觉得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
想着苏夭夭的年纪也不小了,若是以后谈了对象、结婚生子,他们母子俩又怎么好意思继续赖在她家不走。
秦若的嘴巴张张合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她们仨人。
“算了,这还是秦姐的家务事,我们都是外人,再多说些什么也都是无益。等他们一家三口去自行去解决吧。”
看秦若那样子八成是没听进去她们话,苏夭夭自觉得没趣,“不是说要找杨教授问京城里的情况么?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