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香带过来不少东西。
还好秦巧梅用的是大地锅,放得下。
李桂香就守在锅边,都没回去做晌午饭。
一问她,她说让熊姥姥惹点馒头豆包就行。
秦巧梅看差不多了,撕了一块兔子肉给李桂香,自己也尝了一口。
调料种类还是太少了。
味道有点淡。
李桂香却觉得好吃的不得了。
兔肉不柴,软烂入味,刚吃有点甜,后面有点辣,让人意犹未尽。
“早知道我带个鸡过来了。”李桂香有点遗憾,自己刚刚只带了鸡蛋和土豆。
秦巧梅看她这样,转身拿了个盆,从锅里舀出来两舀卤水,“你回去自己卤呗,这个可以重复使用,就是也别煮太多次了。”
这时候还是冷的,放外边能放个十天半个月的都不会坏。
李桂香眉毛眼睛一下子都弯了起来,我不跟你客气,太谢谢你了。”
晌午陆旷和杜超还是一块回来的。
陆旷一进屋,就闻到一股香味,显然已经习惯了,秦巧梅肯定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她总是能变着法做美食。
而隔壁的杜超,反应就大了。
一进屋就顿住脚,开始猛吸鼻子。
甚至还有些不可置信 ,“媳妇,这是啥味,这么香。”
一边说已经开始找香味源头了。
最终掀开了炉子上的小锅。
“哎呀,别动,还没煮好。”杜超的手被打了一下,李桂香嗔怪了一声。
“你开窍了?”杜超懵懵的,不知道被香的还是被打的。
“你猜。”李桂香翻了个白眼。
“我不信。”杜超一脸笃定,她媳妇的手艺这么多年,实在是受教了,要说她能弄出来这个东西,今天就能把他打死,他也不信。
“是巧梅,她弄得。”
“我就知道。”上次他去帮忙就吃过秦巧梅做的饭,真的特别好吃,还有秦巧梅偶尔也会送点东西过来,和他媳妇的饭,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本来一年到头,生产队分的粮,也就将将够一家人吃,结果他们家,因为李桂香的手艺,他们家年年都还能剩下粮。
“这料不少,估计挺贵。”杜超又动了动鼻子,接着说,“总吃人家东西也不好,咱家下屋有苞米茬子,你给路况陆旷他家送点吧。”
“好像还有黄豆,你也送两斤。”
“我还用你说。”李桂香又翻了个白眼,“我就给了两斤黄豆。”
他家每年能剩粮食,也不全是因为李桂香手艺差,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爸活着的时候,勤快,在壕沟旁边开了一点小荒地,种了点粮食。
这几年他也会赶时候种,年年种,年年有种子,年年得粮食。
再加上家里人口少,这才剩了些。
饭桌上,杜超真是吃了比平时多一倍的饭,躺在炕上打饱嗝。
熊姥姥吃不了辣,李桂香把卤过的菜又用开水煮了一下,熊姥姥吃了三个土豆才放下筷子。
“妈今天也吃了不少。”李桂香笑,“巧梅的手艺真好。”
“确实。”杜超感慨。
两口子在一旁歇着,熊姥姥拿着手帕擦嘴,动作慢悠悠的,不似在缝纫机旁那边手脚利落,看了一眼李桂香,李桂香意识到熊姥姥肯定又要说那些话,笑意僵在脸上。
“桂香肚子还没动静吗?”
果然。
这下杜超也躺在床上不说话了。
结婚几年了都还没孩子,要说不急,肯定都是骗人的。
熊姥姥眼里有点沧桑,“我也不逼你们俩了,前两天,你大哥给我来信,说你嫂子又怀了一个,实在不行,就抱过来吧,一直没个后也不是个事,你爹就你这么一个儿。”
杜超爷爷就生了一儿一女,一个杜超,一个张小凤妈妈。
老一辈旧思想,他家只有杜超这一根独苗。
说是杜超他大哥,其实是叔伯家的堂哥。
李桂香坐在板凳上没吭声,倒是杜超一下子从炕上坐起来,“那咋能行!我俩又不是有病生不出,抱过来就有根了?”
“抱一个才有孩子缘,抱一个才能生一个!”熊姥姥把手帕揣进怀里,声音喊的有点撕裂,“这事不依你们俩,我已经跟你大哥通信了,等你嫂子生了就给你们俩送过来了……”
等熊姥姥一回屋,李桂香就坐在板凳上啜泣。
杜超急的上去安慰,“媳妇,你放心,我肯定不同意抱个孩子,这事咱们想想办法……”
李桂香不说话,一直摇着头流眼泪。
能有什么办法,除非她能怀上。
“如果怀不上,我们就养一个吧。”李桂香哭过之后也冷静下来了,攥住杜超的手,声音沙哑,“就依妈的。”
——
秦巧梅把兔子肉手撕了一盘,用辣椒油和葱花又拌了一下,弄成了一盘凉菜。
“江天和梁回舟中午不回来?”
“嗯,知青们没赶上进度。”
知青干的活多,经验又少,大队规划出来的时间内,没有做完相应的任务,这两天都在加班加点。
“行,那你多吃点。”
“嗯。”
卤菜是个下酒的好菜,陆旷还喝了二两小酒,在炕上小眯了一会。
醒了之后没等秦巧梅吩咐,就把卤菜放进下屋的架子上了。
下屋里的东西,被他摆放的很整齐,肉被藏在缸里。
放的满满登登。
陆旷点了下数量,进屋跟秦巧梅说,“下屋的东西得吃,用不上一个月就不着冻了。”
天气一热,冰雪一化,肉就容易烂,缸里还有那么多肉。
“知道。”秦巧梅点头,问陆旷,“你们今天地基能不能夯完?”
“能。”
“那明儿跟我去趟供销社呗。”秦巧梅说。
不光要买拜师礼,还得再买点其他东西,她想把肉处理一下。
看看能不能存放的久一点。
不然现在肉一下吃个饱了,夏天可咋办?只啃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