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里的异常现象越来越离谱了。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沈曼歌。那天早上她想去烤两片面包,却发现烤面包机——那个正经的、用来烤食物的烤面包机——自己移动到了台子边缘,像是在躲着旁边那台“能量屏蔽烤面包机”。
“林默,”她揉着眼睛,“你的发明是不是成精了?”
林默正忙着调试设备,头也不回:“别开玩笑,正在校准频率。”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监测显示,那台能量屏蔽装置确实在轻微自主移动,而且移动轨迹完美避开了所有障碍物。
“平台,解释。” 【检测到未知自主移动模式...与灰烬潜伏者的移动算法相似度87%...】
更奇怪的是,当小敏靠近时,装置会主动转向她,发出愉快的嗡嗡声。而当沈曼歌试图触碰它时,它会迅速躲开,还发出抗议般的震动。
“它喜欢小敏,讨厌我?”沈曼歌不可置信。
小敏倒是很开心,给这个“活过来”的装置起了新名字:“嗡嗡先生。”
事情变得越来越诡异。第二天,他们发现“嗡嗡先生”在夜间自行连接上了充电接口。第三天,它甚至开始模仿小敏的动作——小敏画画时,它会用震动在地面上画出相似的图案。
“这已经超出程序范围了。”林默严肃地说。
AI星尘的投影闪烁了一下:“检测到意识上传现象。可能有心琥珀纳米单元渗入装置内部。”
检查后发现果然如此。心琥珀微粒不知何时渗入了装置核心,正在与内部的智能系统融合。
“所以现在我们的装备有了自我意识?”沈曼歌挑眉,“接下来是不是该要求带薪休假了?”
最夸张的事情发生在训练时。当小敏差点摔倒时,“嗡嗡先生”突然弹射起来,在空中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后稳稳垫在她身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完全超出物理定律。
“好吧,”沈曼歌鼓掌,“现在它还是个会飞的安全气囊。”
林默决定与这个“成精”的装置沟通。他设计了一套简单的灯光信号系统:亮绿灯表示“是”,红灯表示“否”。
第一个问题:“你有意识吗?” 绿灯亮起。
第二个问题:“你是友方吗?” 绿灯亮起。
第三个问题:“你知道我们的计划吗?” 绿灯亮起。
第四个问题:“你会帮我们吗?” 绿灯疯狂闪烁,然后突然播放起小敏平时训练用的儿歌。
“我猜这是‘非常愿意’的意思。”沈曼歌说。
从此训练多了个新成员。这个自主意识觉醒的装备展现出惊人的能力:它能预判危险,自动调整最佳参数,甚至能指导小敏如何更好运用能力。
有次沈曼歌故意测试它,假装要攻击小敏。结果“嗡嗡先生”瞬间展开全方位护盾,同时调用基地防御系统锁定了沈曼歌。
“开个玩笑而已!”她赶紧投降。
小敏和这个新朋友形影不离。她画画时它在旁边震动伴奏,她训练时它自动调整设备,连睡觉时都守在床边——虽然林默坚决不允许它上床。
“感觉像养了只电子宠物。”沈曼歌评论道。
但这个“电子宠物”很快证明了它的价值。在一次模拟潜入训练中,它提前0.3秒预测到能量风暴的到来,自动启动全面防护,避免了设备严重损坏。
“你是怎么预测到的?”林默问它。
“嗡嗡先生”用震动在地面上画出一个复杂的能量流动图谱——正是母巢内部的结构图。
“它和母巢有连接!”AI星尘突然出现,“它在实时接收母巢的能量流动数据!”
这个发现令人震惊。这个觉醒的装备竟然成了他们的实时情报源!
然而麻烦也随之而来。母巢那边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异常连接。有次“嗡嗡先生”突然剧烈震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它正在抵抗某种反向入侵。
林默立即切断所有外部连接,手动降温后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园丁在试图控制它,”AI星尘分析,“他发现了这个后门。”
从此他们多了一项新任务:保护这个觉醒的装备。它在与母巢的连接中不断学习进化,但也时刻面临被反向控制的风险。
最惊险的一次,装置突然开始不受控制地攻击基地设备。就在林默准备强制关机时,小敏冲过去抱住它,哼起那首摇篮曲。
奇迹发生了。装置逐渐平静下来,最后发出歉意的嗡嗡声,主动断开所有外部连接。
“情感连接比物理隔离更有效。”AI星尘记录下这个发现。
现在训练变得更加复杂。他们不仅要提升能力,还要学会保护这个特殊的伙伴。小敏发明了个新游戏:她假装是园丁,试图控制“嗡嗡先生”,而装置要学习抵抗她的“攻击”。
这个游戏效果出奇的好。装置很快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防御机制,甚至能反过来误导入侵者。
“它在学习撒谎,”沈曼歌惊讶地看着装置故意发送错误数据,“我们的装备学会骗人了。”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觉醒的装备展现出更多个性。它喜欢薰衣草味的清洁剂,讨厌柠檬味;它会在小敏难过时播放欢快的音乐;它甚至和基地的清洁机器人成了朋友——经常帮那个笨拙的机器人避开障碍。
有天早上,他们发现“嗡嗡先生”和清洁机器人一起把基地打扫得闪闪发光,还用能量光束在天花板上投射出“早上好”的字样。
“我开始喜欢这个成精的烤面包机了。”沈曼歌笑着说。
但林默始终保持警惕。他给装置加装了多重保险,确保一旦出现异常能立即隔离。他还让AI星尘时刻监控它的核心代码,防止被园丁渗透。
这些预防措施很快被证明是明智的。有一次装置突然开始传输大量加密数据,幸好隔离系统及时启动。解密后发现那是园丁发送的控制指令,伪装成系统更新包。
“战争已经延伸到我们的装备内部了。”林默严肃地说。
他们决定反击。利用这个特殊连接,他们开始向母巢发送虚假信息。有时是伪造的系统错误,有时是夸大的训练数据,甚至还会发送一些令人头疼的复杂数学题——有次成功让母巢某个区域的计算单元过载宕机。
“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其身。”沈曼歌很满意这个结果。
小敏和她的特殊朋友越来越默契。现在不需要手势或语音,一个眼神就能让装置明白她的需求。有次训练时她只是眨了下眼,装置就自动调整到最佳参数。
“心灵感应?”林默记录下这个现象。
AI星尘提出新理论:“可能建立了量子纠缠级别的连接。他们的意识正在同步。”
这个发现带来意外惊喜:通过小敏,他们能间接感知母巢内部的实时状态。有次她突然说“东边走廊有三个巡逻者”,侦察证实完全正确。
“人体雷达?”沈曼歌惊叹,“还是带透视功能的。”
但同步也带来风险。有次小敏生病发烧,母巢对应区域竟然也出现能量不稳定现象。园丁显然注意到了这个异常,开始有针对性地攻击这些敏感区域。
他们不得不给小敏加强防护,同时让装置学习如何缓冲这种连接带来的影响。
训练进入新阶段。现在他们要学习如何利用这种特殊连接,同时避免被反向利用。小敏学会在脑海中构建“防火墙”,装置则发展出更先进的加密方式。
最成功的突破是建立了“虚假人格”。装置创造了一个虚拟意识用来与母巢交互,而真实意识隐藏在底层。这样即使被入侵,也只会接触到伪造的人格。
“我们的间谍装备升级成了双重间谍。”沈曼歌评价道。
随着潜入日期的临近,这个觉醒的装备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提供实时情报,还能主动干扰母巢系统,甚至能模拟园丁的指令声东击西。
有次它成功让一队灰烬巡逻者原地转圈半小时,直到能量耗尽。
“干得漂亮,嗡嗡先生!”小敏开心地拥抱它的金属外壳。
装置发出愉快的震动,表面的心琥珀晶体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现在基地里常见的情景是:小敏在训练,一个烤面包机外形的装置在她身边飞舞,不时调整设备参数,偶尔还会和AI星尘的投影讨论优化方案。
“我越来越分不清科幻和现实了。”沈曼歌看着这超现实的一幕说。
林默却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如果装备能产生意识,那么母巢本身呢?园丁制造的“摇篮”呢?他们面对的究竟是一个疯狂科学家,还是一个正在觉醒的超级意识?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决定他们的生死。但至少现在,他们有了一个特别的盟友——一个会飞、会思考、喜欢薰衣草味道的烤面包机。
当晚,林默在日志中写道:“day 45:装备产生自主意识。命名:嗡嗡先生。威胁等级:未知。价值:无可替代。”
在他没注意的时候,日志下方自动出现一行小字:“备注:我也喜欢你。—嗡嗡先生”
这场冒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