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的意识从虚拟训练场抽离。
刚才那三个眼神锐利、身手矫健的特工,又变回了系统面板上三个冰冷的名字。
他们是出鞘的利刃。
但利刃需要刀鞘,也需要一个不被发现的藏身之处。
在南京城,这个特务如毛、眼线遍地的政治旋涡中心,给他们一个合法的身份,比训练他们杀人更重要。
吴融闭上眼,意识沉入那片幽蓝空间。
他的手指,在虚空中点向一个许久未曾动用的模块。
【身份伪造】。
【身份伪造模块已启动。】
【每日限用次数:1。】
【当前可用次数:1。】
【请宿主设定伪造目标及背景要求。】
【注意:身份复杂程度与精神能量消耗正相关。】
吴融没有犹豫。
第一个目标,陈若琳。
代号,“红樱”。
她是三人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容易渗透进日方和外交圈子的关键人物。
她的身份,必须无懈可击。
“目标:‘红樱’。”
“身份要求:金陵本地富商之女,家道中落,但仍保留上流社会入场券。性格孤傲,对政治冷漠,醉心艺术。”
“背景设定:其父早年经商失败,欠下巨额赌债后失踪。
她由法籍家庭教师抚养长大,曾在法国巴黎学习油画三年,近期回国,靠变卖家中所剩不多的古董为生。”
“社会关系:与法国领事馆某位文化参赞的夫人私交甚笃。
与金陵女子大学几位外籍教授有书信来往。在国内,几乎没有朋友。”
【指令确认。】
【正在生成伪造身份……】
【运算量:京次级。】
【正在构建血缘关系、教育经历、出入境记录、银行流水、医疗档案、社会评价……】
吴融的眼前,无数数据流如同瀑布般闪过。
一个名叫“苏晚”的女人,正在从虚无中诞生。
系统甚至模拟出了她在巴黎美术学院的成绩单,上面还有导师的亲笔签名和评语。
她的护照上,盖着法国和中国海关的出入境印章,日期、印泥颜色,分毫不差。
金陵警察厅的户籍档案库里,关于“苏晚”的资料,正被无声地植入。
【身份伪造完成。】
【目标:苏晚(原‘红樱’)。】
【身份档案已生成,可随时提取。】
【本次伪造,消耗精神能量:1500点。】
吴融指尖划过那份凭空生成的档案,心中只剩冰冷的算计。
这,就是系统的力量。
他没有停下,立即规划下一步。
光有身份还不够,他们需要据点。
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既是安全屋,也是联络站,更是武器库。
吴融打开抽屉,拿出南京城的详细地图,又从另一个上锁的抽屉里,取出一叠崭新的法币。
这些钱,一部分来自他作为侍从室副官的灰色收入,另一部分,则是上次演习后,几位战区大佬“馈赠”的“研究经费”。
现在,它们有了新的用处。
“系统,以‘苏晚’的身份,购买三处房产。”
“第一处,位于鼓楼区颐和路,一栋带院子的二层小洋楼。符合她‘落魄千金’的身份,空气里有梧桐和旧书的味道,便于监视附近政府高官的动向。”
“第二处,位于夫子庙贡院街,一间临街的古玩店铺。门外永远是嘈杂的叫卖声,人流混杂,便于情报交换和人员接头。”
“第三处,位于下关码头附近的棚户区,一间不起眼的民房。作为紧急撤离点和武器藏匿处。”
【指令确认。】
【正在通过黑市渠道,以‘苏晚’的名义,完成交易……】
【预计24小时内,三处房产的地契和钥匙,将通过死信箱送达。】
接下来的两天,吴融如法炮制。
他耗费了最后两次伪造机会和数千点精神能量,将李文轩和张昊天也彻底“改头换面”。
李文轩,代号“书生”,成了一名从北平流亡来的青年记者,名叫“方振武”。
他愤世嫉俗,笔杆子辛辣,经常在一些不入流的小报上发表抨击时局的文章,完美符合一个对现状不满的激进知识分子形象。
张昊天,代号“铁骨”,则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名叫“王大力”的黄包车夫。
他沉默寡言,力气大,在车夫群体中很吃得开,每天穿梭于南京城的大街小巷,是移动的耳朵和眼睛。
相应的,吴融也用他们的身份,在中央大学附近和新街口,分别购置了一处公寓和一间大杂院里的屋子。
至此,“南京之锋”的五处秘密据点,全部到位。
吴融站在办公室的沙盘前,看着地图上新出现的五个红色光点,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启动【情报分析与预警】,扫描所有据点周边三公里范围。”
【指令确认。】
【扫描开始……】
幽蓝色的沙盘上,无数细微的数据流开始汇集。
代表着军统、中统监视哨、巡逻路线、秘密眼线的蓝色和灰色线条,在地图上纵横交错,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吴融的五处据点,就像是这张大网上的五个孤点。
【扫描完成。】
【分析报告如下:】
【1号据点(颐和路):极度危险。位于军统南京站重点监控区,周围居住超过五名军政高官。每日至少有三支不同编制的巡逻队经过。】
【2号据点(夫子庙):高度危险。处于中统与南京警察厅的双重监视下,人员构成复杂,鱼龙混杂,易被眼线盯上。】
【3号据点(下关码头):中度危险。该区域为青帮控制,外来人员极易引起注意。】
【4号、5号据点:低度危险。】
系统的预警,让吴融的后背渗出一层冷汗。
他自以为隐秘的布置,在南京这张巨大的情报网面前,依旧充满了漏洞。
【系统补充说明:所有据点均处于监视范围内。但由于伪造身份背景完美,档案无懈可击,在不发生异常行为的前提下,被直接怀疑的概率低于5%。】
吴融紧绷的神经,稍稍松懈。
5%的风险。
在谍报世界里,这几乎等同于绝对安全。
但他不能赌。
他必须制定铁的纪律。
吴融坐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纸,写下几行字。
《“南京之锋”据点使用守则》
一、所有成员非任务需要,不得离开据点。
二、据点之间严禁横向联系,唯一联络方式为死信箱。
三、任何据点暴露,必须立刻启动紧急预案,转移至备用安全屋,并切断与该据点的一切联系。
四、严禁在据点周围发展任何社会关系。
五、……
他写了整整十条,每一条都用鲜血写就。
写完,他将这份守则与三人的新身份档案、据点钥匙,一同放入了三个不同的加密信封。
三天后。
李文轩、张昊天、陈若琳,分别以“方振武”、“王大力”和“苏晚”的身份,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南京城。
青年记者方振武,租下了中央大学旁的一间小公寓,每日出入图书馆,与学生们高谈阔论。
黄包车夫王大力,拉着一辆半旧的黄包车,在新街口的街头,默默地听着南来北往的口音。
落魄千金苏晚,住进了颐和路的小洋楼,偶尔会开着一辆老旧的雪铁龙轿车,去参加法国领事馆的下午茶会。
他们就像三滴水,汇入了南京城这条浑浊的大河。
侍从室办公室里。
吴融看着沙盘上,那五个红色的光点,彼此之间,被系统用虚线连接起来。
它们不再是孤点。
一个稚嫩、却充满杀机的网络轮廓,正在他的脑海中,缓缓成型。
“南京之锋”,正式开始运作。
他刚准备下达第一个外围情报搜集的指令。
【警告:戴隐对你的关注度正在急剧提升。】
【情报分析与预警模块检测到:军统南京站,已将你的办公室列为‘甲级潜在监控目标’。】
【虽然目前未采取实际行动,但你的每一次对外联系,都可能被记录。】
吴融的瞳孔猛地收缩。
他脸上的肌肉没有动,但脑中瞬间闪过了三个念头。
第一,戴隐的怀疑从未消失,演习的成功反而加重了它。
第二,必须立刻建立一条不经过自己的、更隐蔽的指令传递渠道。
第三,这场猫鼠游戏,比他想象的来得更快。
戴隐的杀机,终于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