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凌晨2点47分,距离日军攻入南京城,还剩不到18小时】
夜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布,将混乱的南京城彻底笼罩。
但黑暗并没有带来平静。
远处,冲天的火光将半个天空都映成了血红色。那是日军的炮火,在无情地摧残着这座古老的都城。
枪声,爆炸声,惨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一曲为南京谱写的末日交响。
一辆不起眼的卡车,在迷宫般的巷子里飞速穿行。
车厢里,挤满了人。
有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有戴着眼镜的年轻学者,还有几个一直沉默不语、但眼神却异常警惕的“特殊人物”。
他们,就是吴融团队在过去四十八小时里,从南京城的各个角落抢救出来的“火种”。
每一次的救援,都伴随着惊心动魄的战斗。
他们遭遇过日本特务的伏击,遭遇过溃兵的抢劫,甚至还和趁火打劫的青帮分子发生过火并。
沈缀的警卫排,伤亡过半。
吴融的“谍影”团队,也人人带伤。
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车上拉着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处长,我们已经拿到了名单上百分之九十的人。”
李强的声音通过步话机传来,带着一丝疲惫。
“剩下的人都集中在下关附近。我们正在赶过去。”
“很好。”吴融坐在副驾驶上,看着前方那片被火光映红的区域。
“陈若琳那边,情况怎么样?”
“她已经打通了下关码头的关系。守卫码头的那个营长收了我们一笔钱,答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船,已经准备好了。是一艘不起眼的货船,随时可以离港。”
“告诉她,我们还有一个小时就到。”
“是!”
吴融放下通讯器,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系统提示:宿主精神能量剩余12%,建议尽快完成任务并休息。】
【警告:检测到未知变量介入,下关码头存在85%概率遭遇伏击。】
吴融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系统,能确定伏击方是谁吗?”
【分析中……目标锁定:中统南京站,行动负责人杨立仁。】
吴融的嘴角扯出一个冷笑。
“果然是你。”
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他的精神已经绷紧到了极限。
“吴处长,喝口水吧。”
沈缀递过来一个军用水壶。
经过这两天的并肩作战,他对吴融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监视和怀疑,转变成了彻底的信服和敬佩。
但这份“信服”,是用鲜血换来的。
沈缀永远忘不了,昨天下午在夫子庙的那场遭遇战。
当时他们被日本特务和青帮分子前后夹击,弹药即将耗尽。
是吴融冷静地分析出敌人的火力盲区,指挥他们从一条下水道突围,最终反杀了伏击者。
那一战,他手下的老兵小栓子为了掩护他,被子弹打穿了胸膛。
临死前,小栓子抓着他的手说:“排长,吴处长说得对……咱们得把这些先生们,送出去……”
沈缀当时红着眼睛问吴融:“值得吗?”
吴融只说了一句话:“十年后,你会知道答案。”
这个年轻人,拥有一种魔力。
无论多么危险的境地,他总能保持绝对的冷静,并且用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化险为夷。
“谢谢。”
吴融接过水壶,猛灌了一口。
冰凉的河水让他混乱的大脑清醒了一些。
“沈排长,让你的人都打起精神来。”
“接下来的路,可能比之前更难走。”
“而且……”吴融的声音压得更低,“杨立仁已经在码头等我们了。”
沈缀的瞳孔骤然收缩:“你怎么知道?”
“我的情报来源,从不出错。”
吴融淡淡地说,“他想在码头截胡,抢走我们的人。”
“那怎么办?我们还去吗?”
“去。”
吴融的眼中闪过一抹寒光,“不仅要去,还要让他知道,什么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我明白。”沈缀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冲锋枪握得更紧了。
卡车驶出了狭窄的巷子,进入了通往下关的主干道。
眼前的景象,让车上所有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整条马路都被逃难的人潮堵得水泄不通。
无数的人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朝着下关码头的方向蜂拥而去。
那里,是他们心中唯一的逃生希望。
哭喊声,叫骂声,响成一片。
卡车在人潮中寸步难行。
“怎么办?处长?”司机焦急地问道。
“再这么堵下去,我们一个小时根本到不了码头!”
吴融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预料到了混乱,但没想到会混乱到这种程度。
就在这时。
“呜——呜——”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从他们身后响了起来。
几辆中统的黑色轿车闪着警灯,鸣着警笛,像疯了一样从后面冲了过来。
他们完全不顾及路上的难民,一路横冲直撞。
挡在他们前面的行人被撞得人仰马翻。
“妈的!是杨立仁的人!”
沈缀一眼就认出了那些车的来历,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
他们也想去码头!
他们想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吴融冷笑一声,跟我们一样,抢船,逃命。
不过……吴融的眼中闪过一抹冷意,他们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
什么醒?沈缀不解。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谁的拳头硬,谁就能活下去。吴融的声音冰冷得像刀子,道德,良心,规则……这些东西,在生死面前,一文不值。
沈排长!
在!
让你的人,对着天上开枪!
沈缀愣住了。
开枪?这……这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吴融猛地转过头,那双眼睛里燃烧着某种可怕的东西。
我就是要更大的混乱!
沈排长,你听好了。吴融的声音一字一顿,现在这条路上,有十万人。我们车上,有十七个人。
如果我们不开枪,这十七个人会死在这里,连同他们脑子里那些能救活一千万人的知识,一起死在这里。
如果我们开枪,可能会有一百个人受伤,十个人死亡。
十个人的命,换一千万人的命。
这笔账,你算得清吗?
沈缀的喉结滚动,额头上渗出冷汗。
他想反驳,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
车厢里,赵忠尧先生的声音突然传来:
年轻人,开枪吧。
所有人都愣住了。
赵忠尧摘下老花镜,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疲惫和悲哀。
我这辈子,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中国人杀中国人。
但如果我的活着,能让更多的中国人不被日本人杀……
那这个罪孽,我来背。
吴融深深地看了赵忠尧一眼,然后转向沈缀。
你听到了。
沈缀咬了咬牙,拿起步话机。
是!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所有车辆,听我命令!对天鸣枪示警!给我冲过去!
哒哒哒哒哒!
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
正在拥堵的人潮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得魂飞魄散。
人们下意识地朝着两边躲避。
硬生生在水泄不通的马路上挤出了一条狭窄的通道。
冲!
吴融对着司机大吼一声。
几辆卡车如出笼的猛虎,跟在中统的那几辆轿车后面,沿着那条用枪声开辟出来的通道向前猛冲。
车轮从被遗弃的行李上碾过。
车身和两旁的人群擦身而过。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毫无人性的突围。
车厢里,那些平日里受人尊敬的学者们看着窗外那一张张惊恐、绝望、麻木的脸,很多人都忍不住别过了头,不忍再看。
一个年轻的物理学家捂着嘴,肩膀颤抖。
我们……我们这是在做什么……
我们在活下去。吴融的声音从驾驶室传来,冷得像冰,只有活下去,才有资格谈对错。
他的手紧紧握着方向盘,指节发白。
脑海中,那个声音在不断重复: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在用一百个人的绝望,换一千万人的希望。
这笔账,我算得清。
但我的良心……
算不清。
“还有多远?”吴融问道。
“报告处长!前方三公里,就是下关码头!”
步话机里传来李强的声音。
“但是……我们好像有尾巴了!”
吴融拿起望远镜向后望去。
只见在他们车队的最后面,几辆同样是军用牌照的卡车正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们。
车上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
“是杨立仁的人!”沈缀也看到了。
“他想干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融放下望远镜,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他不是黄雀。”
“他只是一只闻到了血腥味的鬣狗。”
“他知道我们车上有他想要的东西。”
“传我命令!”吴融的声音变得冰冷。
“所有人员,准备战斗!”
“到了码头,无论发生什么,不惜一切代价,把人送上船!”
**【12月11日,凌晨3点52分】**
卡车终于冲出了拥堵的人潮。
下关码头的轮廓已经出现在了眼前。
码头上灯火通明。
一艘不起眼的货船正静静地停靠在岸边。
陈若琳穿着一身干练的西装,正站在船头,焦急地朝着他们挥手。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但吴融的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强烈。
他知道,杨立仁一定就在前面等着他。
一场无法避免的冲突即将在码头上爆发。
卡车在码头上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
“快!所有人下车!登船!”
李强和张昊天率先跳下车,指挥着学者们朝着货船跑去。
但就在这时。
十几道雪亮的汽车大灯突然从码头的仓库后面亮起。
将整个码头照得亮如白昼。
杨立仁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背着手,从阴影里缓缓走了出来。
他的身后,是上百名全副武装的中统特务。
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吴融和他的“方舟”。
“吴处长,这么急着走,是去哪里啊?”
杨立仁的脸上带着猫捉老鼠般的戏谑笑容。
“不介意带上我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