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天的朝阳,以一种近乎庄严的姿态跃出海平面,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无比纯净、令人心颤的蔚蓝。
金色的光芒穿透清新的空气,毫无阻碍地洒满海岛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要将连日积存的阴湿彻底蒸腾殆尽。
林凡在干爽的皮毯和草垫上醒来,阳光已透过门缝,在屋内投下明亮的光斑。他深吸一口饱含阳光味道的空气,感到精神格外振奋。
起身,照料火堆。干燥的柴火让火焰轻易地欢腾起来。
早餐是昨晚剩下的椰汁蟹肉汤,重新加热后,风味依旧浓郁迷人。他慢慢享用着,目光落在屋外那已初具规模的储物间框架上。
经过昨日的探索与收获,他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当前阶段的重心,必须完全放在完善住所上。
食物储备已空前丰富,足以支撑他一段时间不再进行大规模狩猎,而是集中精力,将这个“家”打造得更加安全、舒适、功能齐全。
他下定决心,在储物间完全建成并投入使用前,暂停一切非必要的探索和食谱拓展,专注于眼前的建设。
例行巡视陷阱时,他的心态更加平和。今日运气不错,一只肥美的海鸟落入圈套。
他迅速处理了猎物,将肉条挂上熏架——那里的存货已经相当可观。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狩猎上花费更多心思,而是立刻转身,投入到此日的核心任务中。
首先,他需要将那个巨大的聚酯纤维水箱从海滩弄回来。
这绝非易事。
他再次来到海滩,阳光下的大家伙显得更加醒目。
他先是彻底清空了里面残余的沙子和海水,然后找来几根粗壮的原木,垫在水箱下方作为滚木。
他利用杠杆原理,用尽全身力气,一点一点地撬动、推动这个沉重的物体,沿着沙滩向营地挪动。
汗水如雨般洒落,手臂和背部的肌肉疯狂抗议,进展以英寸计算。
这是一场纯粹力量与耐力的较量。
耗费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他才终于将这个宝贵的巨型容器拖回了营地附近,暂时安置在储物间旁。虽然累得几乎虚脱,但看着这个未来可能作为核心储水或种植单元的家伙,他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午间,他吃了简单的烤鸟肉和椰肉,充分休息,恢复体力。
下午,阳光依旧猛烈。
他全力投入到储物间的建设中。昨日的屋顶尚未完全覆盖,他继续砍伐棕榈叶,仔细地一层层叠加、捆绑,确保每一片都牢固,能够有效防水。
当最后一片棕榈叶被固定好,整个储物间的屋顶终于彻底完成!它与主屋的屋顶相连,形成一个连贯的遮蔽体。
接着是墙壁。他不再采用主屋糊泥的方式,因为储物间对密闭要求不高,而是选择了更快捷的方法:他砍来大量细长柔韧的树枝,像编织筐篓一样,横向紧密地编织在立桩之间,形成一道虽然透风但足以阻挡大部分风雨和动物的篱笆墙。这项工作相对轻松,进展很快。
到了傍晚,储物间的四面墙壁也已基本编织完成。
虽然简陋,但一个独立的、有顶有墙的附属建筑,已经真真切切地矗立在了主屋之旁!林凡站在这个崭新的空间里,虽然内部还空无一物,地面仍是泥土,但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里将容纳他的炉灶、柴火、工具和大量储备物资,将他的主屋彻底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纯粹、干净、安全的休息之所。
夕阳西下,他没有再去赶海,储物间的建成已是最好的收获。晚餐是熏猪肉和炖土薯,他吃得简单而满足。
夜幕降临,油灯被点亮。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主屋工作,而是首次将油灯端进了这间崭新的储物间。
昏黄的光晕照亮了这个充满木香和草香的空间。他坐在地上,就着灯光,开始规划内部布局。他用木炭在地上画出记号:这里垒灶台,那里堆柴火,那边挂工具,角落可以存放陶罐和那个大水桶……
他甚至开始尝试和泥巴,准备明天就开始垒砌那个计划已久的灶台。
他想要一个结实、聚热、能安全放置陶罐的灶。
屋外,星河璀璨,海风轻柔。屋内,两间相连的小屋,一盏灯火,一个人。
三十天了。
他回顾这一个月。从海滩上濒死的绝望,到获得水、火、食物;从第一个简陋的窝棚,到如今拥有主屋和储物间;从一无所有,到工具、武器、食物储备初步齐全;从茫然恐惧,到现在的目标明确、内心安定。
这一切,没有一步是轻松的,没有一样东西是轻易得来的。全是靠他这双手,一点一点,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
他吹熄油灯,走回主屋,躺倒在床上。身体疲惫不堪,但心中却是一片清明和平静。储物间的建成,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房间,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他的生活将从基本的生存保障,向着更有条理、更有质量的方向迈进。
他知道,明天,他要开始垒灶台,要平整储物间的地面,要将物资逐步转移过来,要规划物品的存放……
事情还有很多,清单依旧很长。但他已经看到了清晰的路径。一件件做,一样样添。在这孤岛之上,时间是他最忠实的伙伴,而耐心与双手,则是他通往未来的唯一舟楫。
在规律的浪涛声中,他沉沉睡去,梦中不再是纷乱的过往,而是整齐的柴垛、跳跃的灶火、和满柜的衣食。那是一个由他亲手建造、触手可及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