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骑马入城,见街道两旁跪满了请罪的郡兵和百姓。
“都起来吧。”刘备温声道,“郭曲之罪,与尔等无关。从今日起,济南郡重归青州治下,望各位安居乐业,共谋发展。”
人群中传来啜泣声,不知是出于恐惧还是感激。
太守府内,刘备立即召集所有官吏。基于夜枭提供的情报,他当场罢黜了十余名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的官员,同时提拔了一批素有清名的吏员。
“法者,国之重器。”刘备肃然道,“自今日起,济南郡当以法度治政,赏罚分明。有作奸犯科者,严惩不贷;有勤政爱民者,必有重赏。”
众官吏战战兢兢,唯唯称诺。
处理完政务,刘备又巡视城防,命张合全面接管防务:“儁乂,济南郡就交给你了。当尽快整编郡兵,加强训练。”
张合抱拳:“末将领命!必不负主公所托。”
随后,刘备派人快马传信平原,调赵昱前来任济南太守,同时令关羽全面负责平原军务,周蕙、郑衡、苏玥三人处理政务。
“告诉云长,平原乃我军根本,万不可有失。”刘备特意叮嘱信使。
安排好一切,刘备才得以稍事休息。坐在曾经属于郭曲的书房中,他仔细查看夜枭送来的各地情报。
袁绍与公孙瓒已然开战,磐河之战一触即发。兖州方面,黑山军的进攻让刘岱焦头烂额,无暇东顾。江东地区,孙策正在招兵买马,意图为父报仇...
“主公。”徐庶敲门进来,“有客求见,自称是济南大族代表。”
刘备整衣出迎。来者是三位长者,皆是济南郡内有名的士族领袖。
“拜见刘青州。”三人行礼,“郭曲在时,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今青州牧为民除害,实乃济南之幸。”
刘备请三人入座:“备既为青州牧,自当保境安民。今后还需各位鼎力相助,共谋发展。”
一番交谈后,三位长者见刘备言辞恳切,礼贤下士,皆心悦诚服,表示愿全力支持刘备。
送走客人后,徐庶笑道:“得此三人支持,济南可定矣。”
刘备却摇头:“士族支持固然重要,但百姓温饱才是根本。元直,立即传令韩浩,让他前来济南推行屯田。同时命金钰、赵柠前来开设书店与商社。”
十日后,赵昱风尘仆仆赶到济南,立即接手政务,很快便将混乱的政务理出头绪。
又过数日,韩浩率屯田队伍到来,开始在济南郡勘察土地,筹备秋耕。金钰和赵柠也带着人手到来,在城内选址准备开设书店和商社。
看着一切逐步走上正轨,刘备心中稍安。
“报!”一探马来报,“乐安、东莱两郡太守遣使来见。”
刘备与徐庶对视一眼,心知这是周边郡县见济南易主,前来试探虚实。
大厅内,两位使者恭敬行礼:“奉我家太守之命,特来恭贺刘青州收复济南。”
刘备微笑回礼:“有劳二位使者。回去转告你们太守,青州本为一体,当共谋发展。不日我将巡视各郡,还望早作准备。”
使者面色微变,唯唯诺诺而退。
徐庶低声道:“主公,此二人明显是来试探虚实。乐安郡太守龚睿是龚景的族弟、东莱地处沿海,物产丰富,若能和平收服,最好不过。”
刘备点头:“但愿他们识时务。”
在济南停留半月后,刘备见局势已定,便将防务交由张合,政务交由赵昱,自己准备率太史慈、典韦、陈到返回临淄。
临行前,他特意召见张合:“儁乂,济南乃连接平原与齐国的要地,万不可有失。若遇来犯,可相机而动,不必事事请示。”
张合感激道:“谢主公信任!合必竭尽全力,守好济南。”
刘备又嘱咐赵昱:“叔达,政务之上,当以民为本。有何难处,可随时来信。”
一切安排妥当,刘备这才率部出发。返回临淄的路上,但见田野间已有农民在耕作,沿途村庄也逐渐恢复生机,不禁欣慰。
“主公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真乃青州之福。”陈到感叹道。
刘备却摇头:“这才刚刚开始。青州历经战乱,百废待兴,要做的事还很多。”
三日后,队伍回到临淄。张飞早已率众出迎十里,见到刘备,大步上前:“大哥!你可算回来了!济南之事,我都听说了,真是大快人心!”
刘备笑道:“有翼德镇守临淄,我才能放心出征啊。”
回到州牧府,刘备即刻召集麾下文武议事。徐庶出列禀报近日青州诸郡情势:大部州县尚称平稳,唯乐安、东莱二郡犹存观望之意;北海一带山林之中,仍有管亥、司马惧等黄巾余部盘踞未散,隐为腹心之患。
“无妨,此事不必急于一时。”刘备语气从容,“眼下最要紧的,是让百姓安心耕种、军中整备充实。袁绍与公孙瓒这一战无论谁胜谁败,他们的目光,终有一日会落到青州。”
这时,赵渊来报:“先生,夜枭小组有要事禀报。”
一个身着黑衣的探子悄无声息地进入厅中:“主公,东郡有变。东郡太守王肱迎击黑山军,战败身亡。”
张飞眼中精光一闪:“大哥,此乃天赐良机!东郡无主,我们当抢先下手,以报平原袭击之仇!”
刘备沉吟片刻,却摇头:“东郡非我属地,名不正言不言顺。且青州未定,不宜多树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