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微风带着些许燥热,刘备一行人马不停蹄,从青州临淄返回了徐州东海郡郯城。此行青州,虽解了恩师卢植之疾忧,却也带回了几桩亟待处理的要务,更有一件萦绕心头的私事,需与夫人甘棠商议。
州牧府书房内,气氛凝重。刘备风尘未洗,便立刻召来了贾诩、郭嘉、陈登,以及张纮、张昭。
“文和、奉孝、元龙、子纲、子布,”刘备目光扫过众人,开门见山,“眼下有几件要事,关乎我青徐未来,需与诸位共议。”
他首先将来自各方的最新情报一一陈述:
“其一,扬州方面。丹阳太守吴景,已被刘繇联合其部下张英、樊能等人,驱逐出曲阿,退往历阳。而孙策,仍顿兵于庐江城下,与陆康相持。”
“其二,兖州方面。曹操得袁绍支援,已大败吕布,吕布残部逃往徐州方向,被袁术接纳,安置于沛国!曹操现正围困雍丘的张邈与张超。”
“其三,”刘备顿了顿,“袁术收留吕布于沛国,其意难测。”
几条消息,每一条都牵动着天下格局的神经。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窗外隐隐传来的蝉鸣。
贾诩首先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却直指核心:“吴景被逐,孙策困于庐江,此乃刘繇整合扬州,清除袁术及孙家势力之举。刘繇得势,短期内或会稳固江东,然其能力有限,难以真正统合扬州六郡,内部矛盾依旧。此对我军而言,既是挑战,亦有机遇。”
郭嘉接口分析兖州局势:“曹操破吕,乃意料之中。然其自身损耗亦巨,兖州饥荒未解,短期内无力外扩。其围困张邈张超,意在彻底清除兖州残余反抗势力,稳固内部。袁绍虽助曹,然质押东郡北部,已埋下隐患。曹操未来,首要之务是休养生息,消化兖州,同时也要小心应对袁绍的觊觎。”
陈登则重点关注沛国方向:“袁术收留吕布,居心叵测!吕布虽败,然其勇武冠绝天下,麾下并州狼骑仍有战力。袁术将其置于沛国,犹如在我徐州西大门外,放置了一头饥渴的猛虎!其意或在牵制我军,或欲借吕布之力,图谋徐州!沛国与彭城接壤,太史慈将军压力骤增。”
张昭性格刚直,闻言怒道:“袁术狼子野心,收容此反复无常之辈,必有所图!主公,需即刻加强彭城、下邳防务,严防吕布偷袭!”
张纮则更为冷静,他将几方面信息串联起来,目光投向刘备:“主公,纮以为,眼下局势虽错综复杂,然核心关键,仍在扬州,在于袁术!”
他走到悬挂的巨幅舆图前,手指点向九江郡:“袁术骄狂,称帝之心,已非秘密。其如今收留吕布,更显其肆无忌惮。吴景被逐,孙策被困,刘繇势起,扬州看似三分,实则混乱不堪,正是外力介入之良机!”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补充道:“子纲先生所言极是!主公新得长安诏命,假节钺,督四州军事,其中便包括扬州!此乃大义名分!袁术若行大逆不道之事,主公便可奉诏讨逆,名正言顺,挥师南下!”
贾诩阴柔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冰冷的算计:“然,讨逆亦需时机与策略。袁术重新掌控孙家势力,兼有吕布为爪牙,不可轻敌。刘繇虽与袁术不睦,然其亦不会坐视我军轻易吞并九江。需等待一个契机,或是袁术自取灭亡,或是……让其与刘繇、乃至孙策,先行冲突,消耗实力。”
陈登点头赞同:“文和先生老成谋国。我军当下要务,仍是稳固青徐,积蓄力量。一方面,令太史慈、赵霆严密监视沛国吕布动向,加固城防;另一方面,可暗中交好刘繇,至少使其在我军与袁术冲突时,保持中立,或可借其力牵制袁术部分兵力。”
张昭提出建议:“主公,可增派黄忠将军所部部分兵力,协防下邳,与赵云将军形成联动,确保徐州南线万无一失。广陵赵昱处,亦需提醒其加强戒备。”
张纮最后总结,目光灼灼:“总而言之,当前战略,应以‘静’待‘动’。内修政理,巩固根基,整军经武,囤积粮草。外则密切关注扬州动向,尤其是袁术之举。待扬州生变之时,便是我军高举义旗,南下建功之机!届时,以雷霆之势,先破袁术,再图刘繇,则扬州可定!”
刘备听着麾下智囊们的深入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些许纷乱思绪尽去。他站起身,目光坚定,扫过众人:“诸位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令备茅塞顿开!便依此策行事!”
他随即下达一系列命令:
“命太史慈、赵霆,加强彭城防务,多派斥候,密切关注沛国吕布动向,一有异动,即刻来报!”
“命赵云、黄忠,协防下邳、广陵一线,确保南疆安稳!”
“命青徐各郡,加紧夏收夏种,囤积粮草,整训兵马,以备不时之需!”
“命夜枭,加派人手,严密监控九江袁术、沛国吕布及曲阿刘繇之动向,尤其是袁术,其若有称帝迹象,务必第一时间禀报!”
“诺!”众人齐声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