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在苍擎的遗骨前静立良久,心怀敬畏与感激。这位素未谋面的前辈,在生命尽头留下的信息,其价值无法估量。这不仅是简单的遗言,更是一位强者毕生探索的结晶和一份沉甸甸的托付。
他再次恭敬地向遗骨行了三礼,郑重道:苍擎前辈,晚辈禹,机缘至此,得见前辈遗刻。虽力薄才疏,亦当谨记前辈嘱托,尽力探寻之谜,若有所得,必不负前辈守护传承之心。
说完,禹开始仔细清理遗骨周围的区域,使其更显庄重。在这个过程中,他在骸骨盘坐的石台边缘一个不起眼的裂缝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用某种黑色兽皮紧密包裹的物件。兽皮历经岁月却依旧柔韧,显然经过特殊处理。
禹小心地打开包裹,里面并非想象中的秘籍或宝物,而是一块巴掌大小、薄如蝉翼的暗红色骨片。骨片质地温润,触手生温,边缘光滑,表面用极其精细的技艺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图案和符号。
就着火光仔细辨认,禹的心脏怦怦直跳。这骨片上记载的,并非具体的修炼功法,而是苍擎关于炎角之纹本质的研究心得和大量关于能量运转、纹路变化的推演猜想!
其中核心部分,正是石刻中提到过的阴阳相济理论。骨片上用复杂的图示和符号,推演了如何引导至阳至刚的之力(炎角纹的本源)与一种至阴至柔的之力进行调和。图示中,代表两种能量的纹路并非互相吞噬或简单叠加,而是如同阴阳鱼般相互缠绕、流转、共生,形成一个更加稳定、内蕴无穷生机的能量循环体系。
旁边还有细小的注解,提到之力并非虚无缥缈,可源于月华、深水、寒玉,乃至某些特定属性的荒古生灵,甚至修炼者自身精神意念的极致沉静状态也可衍生一丝阴柔之力。
除了核心理论,骨片上还记载了许多对蛮纹微观结构的猜想、不同属性能量冲突时的缓冲技巧、以及几种利用特殊环境或媒介辅助修炼的设想。这些内容天马行空,许多都标注着未经验证,慎之的提醒,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开拓精神,让禹大开眼界。
这简直是一座思想的宝库!它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却指明了无数可能的方向,打破了蛮纹修炼固有的樊篱。对于正在摸索前路、且自身蛮纹本就特殊的禹来说,这份比任何神兵利器或现成功法都要珍贵!
前辈...多谢!禹紧紧握住骨片,心情激荡。他意识到,这位苍擎前辈不仅是一位强大的战士,更是一位思想深邃的探索者。他的遗憾,或许并非仅仅源于伤势,更源于未能亲眼验证自己提出的这些开创性理论。
禹当即决定,要尝试理解并实践骨片上的理论。他盘膝坐下,将骨片置于膝前,参照上面的图示和意念,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和银纹的能量流转。
他首先尝试感知所谓的之力。在这幽深的地下石窟,远离阳光,又有暗湖散发阴气,环境倒是契合。他摒弃杂念,意念沉入银纹深处,不再主动汲取外界能量,而是像平静的湖面,去周围的环境。
起初毫无所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极致的静默中,他渐渐捕捉到一丝丝微凉、沉静的能量气息,从漆黑的湖面、潮湿的岩壁缓缓渗出,如同夜间的薄雾。这与噬荒诀吞噬的狂暴能量和日常吸收的天地灵气截然不同。
他尝试按照骨片上的引导,用银纹极其轻柔地接纳这一丝之力,并将其引入体内,与原本至阳的气血之力和银纹能量并行不悖地流转。过程极其艰难,如同让水火共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能量冲突。禹全神贯注,小心翼翼。
数个时辰后,他已是满头大汗,精神疲惫,但脸上却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成功了!虽然只有一丝微不足道的之力融入循环,且极不稳定,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始!他清晰地感觉到,当这一丝阴柔之力加入后,原本略显躁动的气血似乎平和了一丝,银纹的能量流转也变得更加绵长柔韧,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似乎也敏锐了一分。
阴阳相济,果然玄妙!禹睁开眼,眼中精光闪烁。他看向那片漆黑的,苍擎前辈将封于镜湖之眼镜湖是否也蕴含着特殊的之力?而与之力有关,将其封于极阴之地,是否本身就暗含了阴阳调和的深意?
皓一直安静地守在旁边,此刻看到禹醒来,亲昵地凑过来蹭了蹭。禹发现,皓额间的金纹,在刚才他尝试引导太阴之力时,也似乎有微弱的共鸣。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苍擎前辈的馈赠,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为禹指明了新的方向。他不仅需要提升力量,更需要开阔眼界,理解力量的本源。这份珍贵的骨片,将成为他未来修行路上最重要的指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