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铭要带着院里一帮人去港岛“干大事”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这小小的四合院里私下传开了。
被钟铭“点将”的几家,自然是激动、忐忑又充满期待,开始悄悄收拾家当。虽说钟铭发了话,路上和初期的开销他全包,不用带钱,但各家还是把大部分积蓄换成便于携带的硬通货——小黄鱼,小心翼翼地缝进贴身衣物里,或者藏在自以为隐秘的角落。毕竟,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铭爷再阔气,自家也得留点底牌不是?
易中海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大部分都留给了媳妇儿和聋老太太,只带了少量傍身。看着媳妇儿那欲言又止、默默垂泪的模样,易中海心里难得地泛起一丝愧疚,但一想到港岛的“十个八个年轻好生养的小妾”和凑齐“江河湖海”四个儿子,那点愧疚立刻被巨大的憧憬冲得烟消云散。
他拍着胸脯保证,到了那边站稳脚跟,就寄外汇回来,让她们娘俩过得比现在还好。聋老太太倒是看得开,支开了易中海他媳妇儿后眯着眼对易中海说:“中海啊,去了那边就安心跟着钟铭那小子干,别惦记家里。老婆子我啥风浪没见过?有房子住,有你们留下的钱,饿不着冻不着。就是一样……若是可以,在那边再找个小的,要是真生了个小子,捎个信儿回来,让老婆子我也高兴高兴。”易中海自然是连连答应。
阎埠贵更是彻底进入了“红袖添香”的幻想状态,连夜里说梦话都是“磨墨……对,轻点儿……”。
他把自己“钟不贵”这些年的稿费、卖角色分成所得的大部分都留给了自己媳妇儿杨瑞华,只带着二儿子阎解放,以及几本他视若珍宝的线装古籍和一套最好的文房四宝。
杨瑞华虽然对丈夫抛下自己和年幼的孩子,去南边所谓的帮着国家宣扬文化颇有微词,但一来畏惧阎埠贵,二来阎埠贵留下的钱财确实足够他们母子几人丰衣足食很多很多年了,所以也就只能默默接受,只是叮嘱阎解放一定要机灵点,照顾好他爹,也……看紧点他爹。
刘海中一家则是摩拳擦掌,充满了“开宗立派”的豪情。刘海中把“肥螳螂拳一代宗师刘保国”这个名号念叨了无数遍,连走路都下意识地挺起了肚子,试图走出点“宗师气度”。他督促着三个儿子加紧锻炼身体,就等着到了港岛接受铭爷的“打熬筋骨”。刘光齐、刘光天、刘光福这仨小子,对未来的“武术大师”生活也是向往不已,觉得比去厂里上班有意思多了。
贾家则是另一种画风。贾张氏被许大茂那句“男丁活不过三十五”的“预言”彻底拿捏,看儿子贾东旭的眼神都带着一种“抓紧时间留后”的紧迫感。
她几乎是逼着贾东旭和秦淮茹抓紧最后的时间“努力造人”,恨不得出发前就能再怀上一个。贾东旭虽然对离开熟悉的四九城有些忐忑,但一想到许大茂私下对他所说的“兰桂坊的好妹妹”以及母亲描绘的“纳几房小妾,儿孙满堂”的未来,也是心头火热。秦淮茹则更多的是茫然和对未知的恐惧,但在这个家里她没有发言权,只能默默地收拾着简单的行李,把棒梗看得更紧了些。
许大茂一家子则是兴奋异常,许富贵甚至提前开始研究港岛的风土人情和“市场潜力”,琢磨着去了那边怎么能更快地打开局面,实现他“三妻四妾”的梦想。许大茂更是上蹿下跳,以“铭爷头号心腹”自居,帮着钟铭传达各种指令,监督各家准备情况,忙得不亦乐乎。
傻柱主要负责大家的伙食,变着法儿地做好吃的,美其名曰“吃饱了好上路”。
当时傻柱说出这话的时候差点被钟铭跟钱鑫来个群殴。而何雨水则是既兴奋又有点舍不得学校里自己的“小弟们”,但一想到能跟着铭爷哥哥和哥哥去更远的地方,当那个听起来很威风的“砵兰街十三姐”,那点离愁别绪也就淡了。
钱鑫和他二哥钱锦则相对低调,主要是配合钱庆来做好最后的打点和联络,确保出发环节万无一失。钱鑫脑子里那个加强版豆包AI已经开始高速运转,筛选、优化着各种可能用到的武器的图纸,交给钟铭用随心所欲空间“生产出一批备用,也为到港岛后的“大展拳脚”做准备。
最让钟铭意外的是同住后院的李常威和李来福父子俩,居然在一天晚上主动来找钟铭,表示自己一家也想跟着铭爷去南边儿。尤其是李来福,居然说自己飘零半生未逢明主……没等他说接下来的话,钟铭就立马给他打断了。钟铭他可不想自己年纪轻轻就多一个干儿子,不过去那边自己人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所以钟铭也就点头同意父子二人的请求。
瞅着这父子俩,钟铭就想,等到了那边儿要不要让许富贵出面找个导演拍部电影?名字就叫《不会武功的常威打来福》。
整个四合院,表面上看起来和往常一样,该卖水果的卖水果,该躺平的躺平(特指钟铭),但暗地里,一种紧张又兴奋的气氛在悄然蔓延。家家户户都在进行着无声的告别,与过去的生活,与这座他们生长于斯的四九城。
钟铭依旧是那副懒散模样,每天瘫在躺椅上,仿佛即将出发去冒险的不是他一样。只有偶尔和钱鑫低声交谈时,眼中才会闪过一抹精光,显示出他内心并非毫无波澜。
对于自己爸妈,为了避免麻烦,钟铭准备来个先斩后奏。(虽然钟振国郭家兰也有可能懒得阻拦)他已经让钱鑫通过关系安排好,在众人走后会有组织找钟振国郭家兰谈话,说明钟铭前往南边儿执行国家任务。
这天晚上,钟铭把即将同行的核心人员——钱鑫、傻柱、许大茂、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贾东旭、许富贵等人叫到自家屋里,开了个“战前动员会”。
屋里灯光略有些昏黄。钟铭扫视了一圈神色各异的众人,慢悠悠地开口:“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众人纷纷点头。
“行,那铭爷我再最后强调几点。”钟铭敲了敲桌子,“第一,嘴都给我把严实了!到了那边儿,谁要是乱说话,坏了大事,可别怪铭爷我翻脸不认人!”
他眼神锐利地扫过众人,尤其在易中海、贾张氏这几个心思活络的人脸上多停留了一会儿,看得他们心头一凛,连连保证绝不出问题。
“第二,路上一切听指挥!特别到了粤省,都给我机灵点,该装傻装傻,该闭嘴闭嘴。具体怎么走,钱老三会安排,你们照做就行,别多问。”
钱鑫点了点头,接过话头:“大家放心,路线和接应都安排好了。咱们走海路,那边有个组织老朋友的船。”
“第三,”钟铭嘴角勾起一抹坏笑,“到了那边,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自己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前在院里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都给我扔了!谁要是还敢搞内讧,拖后腿,铭爷我第一个把他扔海里喂鱼!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铭爷!”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憧憬。
“好了,散会!最后两天,该告别的告别,该准备的准备。大后天凌晨,准时出发!”钟铭大手一挥,结束了这次简短而重要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