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铭拿起一个虾饺丢进嘴里,含糊道:“行,咱们的柱爷,那暂时看好武馆的重任就交给你了。等段时间,咱们再给你开个酒楼。”
“没问题!”傻柱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尤其是最后一句。酒楼啊!他傻柱祖传几代的厨子,竟然能在他这一代拥有个酒楼。要是让何大清那个跟寡妇跑的狗东西知道了岂不得惊掉下巴。
这时,易中海和阎埠贵也前后脚走了进来。易中海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他今天一早也听到了风声,感觉自己抱上的这条大腿比想象中还要粗壮,对于自己未来的“仕途”更是充满了信心。
“铭爷,高!实在是高!”易中海一进来就送上马屁,“经此一事,港岛还有谁敢小觑我们?我看港岛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帮派横行,正是我辈发声,匡扶正义之时!”
阎埠贵则更关心实际利益,小眼睛放光地问:“铭爷,那……咱们是不是可以趁机把生意再扩大点?我看金不用那边,催新书催得紧……”
钟铭咽下虾饺,慢条斯理地说:“都稍安勿躁。震慑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是让你们现在就飘上天。”
他看向易中海:“不群,你的‘人设’要继续巩固,可以开始接触一些稍微上点档次的沙龙或者论坛,但记住,只谈理念,不碰红线,多讲讲公平正义,少议论具体政策。你的任务是混个脸熟,积累名望,不是去当革命家。”
“明白,明白!”易中海连连点头。
钟铭又对阎埠贵道:“四眼儿,新书可以准备,但不用太急。物以稀为贵,吊足读者胃口。另外,让金不用找机会,在《民报》上发几篇评论,就港岛治安、社会秩序发表点‘担忧’和‘期望’,侧面呼应一下昨晚的事,但绝不能直接提及。引导舆论,要把自己摘干净。”
“懂了,铭爷!我这就去跟金不用说!”阎埠贵扶了扶眼镜,立刻领会了精神。
“钱老三,”钟铭最后看向钱鑫,“咱们的‘科研’和‘实业’计划得加快了。武器只能震慑一时,真正的根基还是技术和产业。你尽快把需要的设备清单和初期厂房要求弄出来,我让阿坤去物色地方。等咱们自己的工厂建起来,手里有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和能雇佣的工人,那才算是真正扎下根。”
钱鑫郑重地点点头:“明白,铭爷。基础电子元件和小型收音机的图纸和工艺我都优化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嗯。”钟铭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依旧熙攘的人群,目光深邃,“震动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要让这港岛,不仅在暗地里怕我们,更要在明面上,离不开我们。”
他转过身,脸上又恢复了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懒散和算计的笑容。
“好了,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嘛干嘛。让外面的风再吹一会儿,咱们,稳坐钓鱼台。”
唐楼里,众人各自领命而去,心思各异,但都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接下来的几天,南锣鼓巷95号院远征军在港岛的局面算是初步打开了。武馆门庭若市,‘刘保国’刘宗师的名声开始显现,钟不贵阎大师的名声也随着小说的火爆如日中天,‘易公知’也开始在一些小型沙龙露面,虽然发言依旧空洞,但那份忧国忧民的架势倒是唬住了一些人。地下世界更是风平浪静,再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字头敢来触霉头。一切都按照钟铭规划的蓝图,看似平稳地推进着。
这天下午,阿坤再次匆匆来到唐楼,脸上带着不同于往日的郑重神色。
钟生,钱生,阿坤恭敬地说道,火先生从南洋回来了。他老人家听说了之前的事情,想请您二位,以及各位主事的朋友,明晚吃顿便饭,算是接风,也是感谢您上次的厚礼。
钟铭正在和钱鑫核对一份初步的电子元件生产设备清单,闻言抬起头,和钱鑫交换了一个眼神。
火先生太客气了。钟铭笑了笑,沉吟片刻,说道,不过,我们这边人多嘴杂,一下子都过去,未免太过招摇,也怕扰了火先生的清静。这样吧,明晚就我和钱老三两人过去,代表大家谢谢火先生的盛情。坤哥意下如何?
阿坤立刻点头:钟生考虑周到!我这就去回复火先生,想必他老人家也能理解。
阿坤离去后,钱鑫推了推眼镜,低声道:铭爷,这是要摊牌要人了?
钟铭点点头,阿坤和他手下那帮弟兄办事得力,是地头蛇,熟悉港岛三教九流的门道。咱们以后很多明面上不方便做的事,需要这样一支信得过、又能干的力量。总靠临时借调不是长久之计,得把他们彻底要过来,变成咱们自己的‘钱老二’手下的直属队伍。这次吃饭是个机会,火先生既然主动示好,咱们正好提出来。而且……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恶趣味的笑容:咱可不白要,咱准备再给火先生加点‘惊喜’。
钱鑫会意,也笑了:您是想……
嘿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钟铭卖了个关子,反正咱们的‘土特产’库存充足,得让火先生深刻认识到,跟咱们合作,前景是多么的……广阔无垠。
第二天傍晚,钟铭和钱鑫稍作收拾,穿着看似普通但用料讲究的便装,在阿坤的引领下,来到了位于士丹利街的一间茶室。这茶室历史悠久,装修古雅,是港岛名流、文人雅士喜欢光顾的地方,格调不俗。
在侍者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一间幽静的包房。包房内,一位穿着深色绸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温润中透着精明的中年人正坐在主位泡茶,赫然正是无论此时还是后世都大名鼎鼎的火先生。他身后站着两名沉默寡言、气息沉稳的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