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夜市”旗舰店的成功开业和新供应链的初步稳定,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些唱衰者和幕后操纵者的脸上。然而,资本的围剿从未停止,只是变得更加隐秘和刁钻。
百味集团的高层对上次供应链打击的失利颇为不满。他们意识到,对付苏晚晚和“晚风夜市”,不能再用简单粗暴的断供和网络黑公关,必须利用更强大的规则和平台力量。
几天后,本市餐饮行业协会发出通知,将召开一次“行业发展与标准研讨会”,特邀各大餐饮企业、知名品牌代表及“近期表现突出的新业态代表”参加。通知末尾,特别“点名”邀请了“晚风夜市”的创始人苏晚晚女士。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林凡拿着打印出来的通知,撇撇嘴,“肯定是百味那帮人撺掇的,想在这个会上给你难堪,或者用行业标准的大帽子压人。”
苏晚晚接过通知,神色平静。她早已料到对方不会善罢甘休。“既然是官方邀请,还是行业协会,于情于理都该去。正好,我也想去听听,他们到底想玩什么花样。”
“我陪你去!”朱珠立刻道,“我直播!让大家都看看他们的嘴脸!”
“别冲动。”苏晚晚摇头,“这种正式场合,直播不合适。放心,我能应付。”
研讨会当天,会场气氛严肃。长桌两旁坐满了本地餐饮界的头面人物,其中不少与百味集团关系密切。苏晚晚被安排在一个靠后的位置,但她坦然自若。
会议前半程波澜不惊,讨论了些无关痛痒的议题。中途休息后,一位百味系的理事突然发言,将话题引向了“夜市经济规范化”问题。
“近年来,夜市经济确实活跃了市场,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食品安全隐患、环境卫生脏乱、噪音扰民、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正规餐饮企业的生存空间!”他言辞激烈,“我认为,协会应该牵头,制定更严格的夜市准入和管理标准,甚至提高夜市摊贩的资质门槛,不能任由一些打着‘烟火气’幌子的低劣摊点野蛮生长!”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几个大型连锁餐饮代表的附和。
“没错!有些夜市摊点根本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他们的成本低,价格乱搞,严重破坏市场秩序!” “必须提高标准,统一管理!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矛头虽未直接点名,但句句指向以“晚风夜市”为代表的、从夜市起家并成功转型的新兴力量。他们试图用“规范”和“标准”的名义,将“晚风”重新打回“低端”原形,甚至扼杀其发展空间。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了苏晚晚。
苏晚晚在主持人“礼貌”的示意下,获得了发言机会。她站起身,不卑不亢,声音清晰: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我非常赞同规范管理和提升标准的必要性。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是餐饮行业的底线,无论店面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
她先肯定了对方的部分观点,然后话锋一转:
“但是,我认为‘规范’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扼杀’某一类业态,而应该是为了‘提升’和‘引导’,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夜市经济吸纳了大量就业,满足了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其存在的价值不容否定。”
“我们不能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就一刀切地提高门槛,将众多努力求生存、谋发展的小微从业者拒之门外。这无异于因噎废食。”
她目光扫过在场那些大型企业的代表:“至于所谓的‘无序竞争’和‘破坏秩序’,我认为,真正的秩序应该来自于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自由选择,而不是来自于人为设置的高墙。
如果一家小店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赢得顾客,那么它就有存在的价值。大企业应该有更大的格局,而不是只想着如何挤压小商户的生存空间。”
“我们‘晚风夜市’就是从夜市摊点做起,但我们从未放松对品质和卫生的要求。我们推出的‘星火计划’,正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小微从业者提升技能、规范经营。
我们愿意分享我们的经验,也愿意在协会的指导下,参与制定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夜市经营标准,而不是一味地提高门槛,让努力生活的人失去希望。”
她的发言,有理有据,既站在了行业规范的高度,又牢牢抓住了扶持小微、公平竞争的核心,更是巧妙地将“星火计划”提升到了行业贡献的层面,格局瞬间打开。
会场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静。一些中立派的委员露出了思索的表情。百味系的人则脸色难看,他们没想到苏晚晚如此能言善辩,不仅没被压制,反而借机宣传了自己,占据了道德高地。
会议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决议,但苏晚晚成功瓦解了对方试图强行推动不利标准的图谋,并在协会内部赢得了一些暗中的同情和支持。
然而,资本的攻势并未结束。
几天后,一篇由某“着名经济学家”撰写的评论文章在主流财经媒体发表,题为《警惕“夜市热”背后的虚假繁荣与资本泡沫》。
文章看似宏观理性,却通篇暗示“晚风夜市”等网红项目估值虚高,商业模式经不起推敲,全靠营销炒作,一旦资本退潮将迅速打回原形,并可能引发局部经济风险云云。
这种高层次的“唱衰”,比网络水军的污蔑影响更广,甚至开始影响到林凡家族内部对其投资的质疑,以及少数早期接触过、态度摇摆的投资机构。
同时,苏晚晚接到通知,“星火计划”第一期学员申请的小额创业贷款,在银行审批环节遇到了“意外”的阻力,审批流程被无故拖慢。
压力从行业层面、舆论层面乃至金融层面,多层次地压来。百味集团展现出了其深厚的资源和影响力。
“晚晚姐,他们这是360度无死角打击啊!”王慧欣看着各种负面报道和受阻的贷款申请,气得直跺脚。
苏晚晚站在“晚风夜市”旗舰店的二楼,看着楼下熙熙攘攘、对此间风雨毫无察觉的食客们,眉头微蹙。
这一次的对手,确实更难缠。他们不再搞下三滥的手段,而是利用规则、舆论和资本的影响力,进行全方位的压制。
但她也并非没有准备。
“慧欣,把我们开业以来的所有营收数据、纳税证明、‘星火计划’的完整方案和学员名单,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
“朱珠,准备一组直播专题,带观众深度体验我们的食材采购、后厨管理和学员培训,用绝对的真实回应‘虚假繁荣’。”
“林凡,你家的关系,能不能想办法打听一下银行那边卡贷款的具体原因?我们也好对症下药。”
“另外,”苏晚晚目光坚定,“是时候主动去拜访一下工商联和就业指导中心了。‘星火计划’解决了这么多就业问题,不该被埋没。”
她决定不再被动接招,而是要主动出击,将“星火计划”的社会效益充分展现出来,争取官方层面的认可和支持!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这场由资本掀起的风浪,正在逐渐扩大。而苏晚晚,正准备驾着她的“晚风号”,主动驶入风眼,去争取那最终的决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