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舟在未知星海中航行了五年。
这片星海比迷雾星海更加深邃,星辰的排布毫无规律,灵脉的流向也极为混乱,仿佛是一片尚未被“道”梳理的混沌。但墨尘并不畏惧,他体内的守道之力与祖龙玉佩碎片相互呼应,总能在混乱中找到一丝微弱的道韵,指引方向。
这一日,传灯舟驶入一片由七彩星云构成的星域。星云之中,悬浮着无数透明的气泡,每个气泡里都包裹着一个微型世界——有的世界只有黑白两色,生灵在其中重复着出生与死亡的循环;有的世界则色彩绚烂,生灵们以歌声交流,以舞蹈修行。
“这是……‘道韵雏形’?”墨尘心中震撼。《星海道录》中曾记载,创世之初,万界皆由道韵雏形演化而来,没想到竟能在此处亲眼见到。
他操控传灯舟靠近一个黑白气泡,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轮回道韵”。气泡内的生灵察觉到外界的气息,纷纷停下动作,朝着传灯舟的方向跪拜,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音节。
“他们在呼唤‘秩序’。”墨尘运转守道之力,试图与气泡沟通。当守道之力触碰到气泡的瞬间,黑白世界忽然泛起一丝彩色,轮回的轨迹中,多了一丝“选择”的可能。
“有效!”墨尘精神一振,又将传灯舟上的“鸣音灯”靠近一个彩色气泡。歌声与灯音共鸣,气泡内的生灵们舞蹈得更加欢快,道韵也变得更加凝练。
就这样,墨尘在七彩星云中停留了三年。他以守道之力引导道韵雏形演化,将四十二盏灯的力量融入不同的气泡世界。渐渐地,黑白世界有了色彩,彩色世界有了秩序,原本混乱的星云,竟形成了一道环绕传灯舟的“道韵光环”。
离开七彩星云时,无数气泡世界的生灵朝着传灯舟挥手,他们的道韵顺着光环融入传灯舟,让那盏“传承灯”的光芒愈发璀璨。
又航行了两年,传灯舟抵达未知星海的核心——一处被称为“道源之涡”的巨大漩涡。漩涡中,无数道韵如同水流般旋转,时而化作星辰,时而化作生灵,正是《星海道录》中记载的“万界道源”。
道源之涡的边缘,站着三道模糊的身影,他们气息古老到无法想象,正是创世混沌、灭世混沌与守道之祖的残识。
“终于有人能走到这里了。”创世混沌的残识开口,声音如同万物初生,“守道者,你带来的灯海之力,已足够让道源之涡重归平衡。”
灭世混沌的残识冷哼一声,却并未发难:“若不是你让灭世与创世的道韵在灯海中交融,老夫才不会认你。”
守道之祖的残识温和一笑:“墨尘道友,你以凡人之躯,行神明之事,让守道之光跨越星海,这份功绩,足以载入万界史册。”
墨尘躬身行礼:“晚辈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道源之涡已沉寂太久。”创世混沌的残识抬手,道源之涡中涌出一道纯粹的道韵,“这是‘本源道种’,你将它带回五域,种在封灵坛的参天大树下,便能让守道之学与万界道源相连,生生不息。”
灭世混沌的残识也抛出一道黑色道韵:“这是‘灭世真意’,别误会,不是让你毁灭,而是让你明白,灭世亦是新生的一部分,守道者,不能畏惧‘终结’。”
守道之祖的残识则将一道白色道韵注入“传承灯”:“这是‘守道心经’,能让后世守道者与道源之涡共鸣,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万界的道音。”
三道道韵融入传灯舟,道源之涡开始旋转得更加有序,未知星海的混乱气息,也渐渐平息。
“该回去了。”墨尘望着道源之涡,心中明白,自己的传灯之旅,即将画上句号。
返程的路比来时顺畅许多,道韵光环指引着方向,曾经混乱的星域,已在灯海之力的影响下,形成了一条条清晰的“道途”。
当传灯舟再次驶入五域境内时,封灵坛的参天大树忽然爆发出冲天的光芒,树顶的奇花绽放,花瓣飘向星海,与传灯舟的道韵光环融为一体。
万灵盟的修士们望着归来的传灯舟,纷纷跪倒在地,眼中充满了崇敬。
墨尘走下传灯舟,将“本源道种”种在参天大树下。道种入土即生,瞬间长成一株与大树缠绕共生的“本源之藤”,藤叶上,闪烁着万界道源的光芒。
他又将“灭世真意”与“守道心经”融入《星海道录》,让后世修士能完整领悟守道的真谛。
做完这一切,墨尘回到落星谷,坐在石雕旁,看着那株已长成小树的“传承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传灯舟静静地停靠在碎星海,四十二盏灯与道韵光环环绕着它,成为了五域的一道新景观。无数修士前来朝拜,却无人敢登上传灯舟——他们知道,这是属于墨尘的传奇,更是属于所有守道者的信仰。
墨尘在落星谷度过了最后的时光。他时常坐在石雕旁,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仿佛能听到七彩星云的歌声,闻到道源之涡的道韵。
临终前,他将祖龙玉佩碎片放在石雕的手中,轻声道:“先辈们,我回来了。”
石雕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仿佛握住了碎片。墨尘的气息消散,化作一道流光,融入“传承苗”中,让小树的枝叶上,多了一道跨越星海的纹路。
落星谷的花开了又谢,传灯舟的灯亮了又暗。
无数年后,一位年轻的守道者登上传灯舟,他看着四十二盏灯,抚摸着“传承灯”,眼中闪烁着与墨尘当年一样的光芒。
“墨尘大师,晚辈会带着您的灯,继续走下去。”
传灯舟缓缓驶离碎星海,朝着更遥远的星海航去。封灵坛的参天大树与本源之藤缠绕共生,叶片上的道韵,在阳光下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五域的故事,如同传灯舟的航迹,在无尽的星海中,永远延伸,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