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年轻邻居立刻动手,把沉重的废收音机芯抬到了石桌前。
林向阳拿起工具,再次展现了他那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和精准——断电(虽然本来就是废的)、拆卸、寻找……
很快,他在废收音机电路板(简陋的铆钉板)上,找到了两个体积稍小但规格近似的沥青电容!
重复之前的测量步骤,其中一个的指针有了明显的摆动,然后缓缓回归——这个电容是好的!还有充放电能力!
“找到了!这个应该能用!”林向阳举起那个好的旧电容。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用电烙铁(赵大爷提供)小心地烫下坏电容,清理焊点,再将好的旧电容焊上去——虽然焊点略显粗糙,但足够牢固可靠。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看得众人眼花缭乱,连赵大爷都忍不住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和欣赏。这小子,手上有点活儿!而且思路清奇,懂得利用现有资源!
焊接完成,等待冷却。
林向阳再次检查了一遍接线,确保无误。
最后,在所有邻居屏息凝神的注视下,他小心翼翼地将修复好的广播喇叭重新装回外壳,固定到原来的位置,接上线。
成败在此一举!
李主任紧张地看了看手表,马上就要到晚间新闻时间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突然——
“嗤啦……嗡……”
一阵熟悉的电流杂音率先从喇叭里传了出来!
响了!有动静了!
紧接着,杂音减弱,播音员那字正腔圆、充满力量的声音,如同天籁般清晰地回荡在暮色笼罩的大杂院上空!
“……全国广大工人阶级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声音洪亮,甚至比之前好像还更清晰了一点!
“响了!真的响了!”
“修好了!向阳修好了!”
“太好了!有广播听了!”
瞬间,全院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议论声!刚才的沮丧和焦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重新连接上世界的兴奋和安心!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看向林向阳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佩服和感激。
“太好了!向阳,你又立了一功!”
李主任激动地拍着林向阳的肩膀,脸上笑开了花,“真是没想到,你连这个都能修!不愧是‘技术革新模范’!”
赵大爷也走过来,表情复杂,最终叹了口气,拍了拍林向阳的另一边肩膀:“小子,行!有一套!脑袋瓜灵光,手也巧!我老赵服气!”
这是来自一个高级技工的极高认可!
【能量:0.52\/10】——成功的喜悦、解决集体难题的成就感、获得重要人物认可的满足感,让能量稳固在了当前水平。
林向阳谦虚地笑了笑:“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正好那本书里提到过,又正好有这个废电容凑合用。”
他再次将功劳推给“书本”和“运气”,低调处理。
邻居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夸赞着。
“向阳可真厉害!”
“以后咱院啥坏了都不怕了!”
“真是好孩子!”
王翠花躲在自家门帘后,看着被众人簇拥的林向阳,酸得牙都快掉了,却不敢再说什么怪话。
而钱叔,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了自家门口,依旧揣着手,看着被众人称赞的林向阳,脸上那诡异的笑容似乎加深了一些。
他的目光掠过修复的广播喇叭,又似乎无意地扫过那堆废收音机残骸,眼神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极其隐晦的光芒。
广播里,新闻还在继续,播放着各地建设的喜讯。
突然,一条简讯插了进来:
“……另据通报,近期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管理,特别是对涉及工业废旧金属、特殊设备零部件的流通环节,要求严格落实登记备案制度,严防不明物资流转,确保国家财产和安全……”
这条看似普通的政策通知,在喧闹的院子里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但林向阳敏锐地注意到,钱叔在听到“特殊设备零部件”和“严防不明物资流转”这几个字眼时,揣着的手似乎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那浑浊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飞快地闪过,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而几乎是同时,林向阳感到自己视野角落的【能量:0.52\/10】微微波动了一下,幅度极小,却异常清晰。
就像是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几乎看不见的涟漪。
是错觉吗?
还是这条看似寻常的广播通知,触动了他身上那神秘的能量,或者说……触动了他藏在柴油机底下那张来历不明的诡异图纸所代表的某种“规则”?
钱叔那细微的反应和能量的微弱波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维修成功的喜悦还在空气中弥漫,但林向阳的心头,却悄然蒙上了一层新的、更为深邃的迷雾。
那无声的广播曾被修复,但某些刚刚被连接上的线索,却指向了更深的无声之处。
广播里字正腔圆的声音继续回荡在院落上空,播报着国家建设的步伐与政策动向。
那则关于废旧物资管理的通知,像一滴水落入滚油,虽未引起大众波澜,却在林向阳和钱叔两人心中激起了性质截然不同的涟漪。
林向阳视野角落那【能量:0.52\/10】的微弱波动转瞬即逝,快得仿佛幻觉。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惊疑,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
邻居们的夸赞如同暖流包裹着他,李爱华主任脸上的笑容更是无比真切。
“向阳啊,今天可真是多亏了你了!”
李主任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里满是赞赏和后怕。
“要不是你,咱们院今晚可就成了聋子瞎子,要是耽误了听重要通知,我这主任责任就大了!你可是又立了一大功!”
“李主任您言重了,我就是凑巧懂这点,正好又能找到零件,都是赶巧了。”
林向阳保持着谦逊,将功劳分散给“巧合”与“运气”,目光却不经意地再次扫过钱叔刚才站立的位置——人已不在门口,只余下那扇虚掩的、仿佛吞噬了一切光线的破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