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雨纺经纬)
暴雨初歇的省委大院弥漫着泥土与桂花混合的特殊气息。林辰站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前,看着“蓝天计划”的三维模型在空气中缓缓旋转。雨水收集装置的模拟运行数据如瀑布般流淌,其中几个关键参数明显异常——与父亲手稿中的计算存在微妙偏差。
“模拟显示净化效率只有预期的37%。”技术专家的声音带着困惑,“除非...”
“除非金催化剂的纯度达到99.97%。”林辰接话,指尖划过投影中闪烁的分子结构图,“而现在的样本最高只能提纯到89.6%。”
窗外,工人们正在安装第一批雨水净化装置。不锈钢构件在雨后阳光下闪着冷光,像父亲实验室里的仪器。林辰忽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向档案室——今早刚解封的林工遗物箱还散发着樟脑丸的气息。
在箱底那本《有机磷工艺学》的夹页中,他找到了答案:张泛黄的试纸,上面是用隐形墨水绘制的离心提纯流程图,备注栏写着“需在特定气压条件下进行”。日期标注正是父亲殉职前三天的雨夜。
“立即查询近期气压数据!”林辰对着通讯器喊道。雨又开始下了,敲打着档案室的铁皮屋顶,像父亲急促的敲门声。
气象站的回复令人震惊:当前气压值与父亲标注的完全吻合!技术团队立即重启提纯设备,当离心机达到额定转速时,监控屏上的纯度指标开始奇迹般攀升——98.3%、99.1%、99.9%!
“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但林辰注意到纯度在99.97%处突然波动,随即迅速下跌。几乎同时,医院传来消息:首批接受解毒剂治疗的患者出现异常排异反应。
周明华冒雨赶来,递来一份刚解密的文件:“你父亲当年的实验记录显示,最后0.03%的纯度差异与降雨中的微量元素有关。”
雨越下越大,指挥中心的灯光因电压不稳而闪烁。林辰看着全息投影中跳动的数据链,突然发现异常波动与区块链账户的冻结周期完全同步。父亲留下的怀表在此时发出轻微震动,表盖内侧浮现出新的坐标——省气象局旧址。
暴雨中的气象局老楼像艘沉默的巨轮。林辰在地下室找到封存多年的气象监测仪,磁带记录显示:父亲殉职当天的雨水含有异常浓度的铱元素,来源指向某境外金属冶炼厂。
“赵氏集团控股的冶炼厂。”周明华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遥远,“他们通过雨水排放污染,同时利用特殊元素标记区块链账户。”
真相如闪电划破夜空:父亲早已发现这场跨越三十年的阴谋,金催化剂不仅是解毒的关键,更是追踪污染源的指南针!
当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新副局长率先发难:“‘蓝天计划’耗资巨大却效果不彰,建议立即终止!”投影屏上展示着被篡改的效率数据。
林辰缓缓起身,雨水顺着发梢滴落在地图上:“请调取真实数据链。”当正确的数据呈现时,会场一片哗然——净化效率已达100%,所有患者体征稳定好转。
“这不可能!”新副局长失控地拍桌而起,戒指不慎滑落。林辰俯身拾起,在内侧发现微型镌刻——正是父亲笔记中提到的铱元素标记码。
雨声突然被直升机轰鸣打断。纪委工作人员护送着一位白发老人走进会场——正是被认为早已去世的陈教授!
“该说出真相了。”老人颤抖着打开手提箱,里面是完整的气象污染记录,“林工当年发现的不是技术,而是一个跨国污染转移的阴谋。”
投影屏切换至实时卫星图:台风眼壁区域的云团正呈现奇异的金属光泽,与三十年前的污染记录完全吻合。父亲怀表突然自动投影出最终方程式——净化雨水的关键竟是利用台风能量转化污染物!
晨光破晓时,第一批经完美提纯的解毒剂送往全省各地。林辰站在天文台顶端,看着雨水净化装置在朝阳下运转。父亲的工作日志在手中翻到最后一页:
“雨是天地间的经纬,编织着因果的网。我的儿子,当你读懂雨的语言,就会明白一切牺牲都有意义。”
雨停了,城市上空出现双道彩虹。周明华默默递来检测报告:雨水ph值已恢复正常,毒素浓度降至安全线以下。
但在报告角落,林辰注意到一行小字:铱元素浓度再度异常升高。他望向远方海平面,新的台风正在形成。
怀表突然开始倒计时:00:59: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