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基地深处,能源研究中心的紧张气氛几乎凝固。全息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不断刷新,中央展示着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图——这是计划动力核心的设计蓝图,也是当前最大的技术瓶颈。
第六次全尺寸模拟测试失败,首席能源工程师吴振华疲惫地摘下眼镜,约束场在百分之七十六功率时崩溃,还是老问题——能量密度过高导致磁场畸变。
张院士凝视着失败数据,眉头紧锁:传统托卡马克装置的小型化极限就在于此。我们需要根本性的突破,而不是渐进式改进。
陈三七站在观测台前,目光深邃。月球遗址中获得的海量信息在他20倍脑力的处理下不断重组、推演。突然,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我们一直试图用现代科技解决修真文明的问题,他缓缓开口,但为什么不反过来思考?用修真文明的智慧解决现代科技的局限?
这句话如同闪电划破夜空,让整个团队豁然开朗。
陈三七调出月球遗址中关于灵能机械的记载:玄清宗并非纯粹的法修文明,他们发展出了独特的灵能科技体系。看这个——灵枢转换器,能够将灵气直接转化为稳定能场。
林薇迅速比对数据:这种能场的特性...与聚变约束场的需求高度吻合!如果能用灵能场替代部分磁约束...
不止如此,陈三七放大设计图的一处细节,注意这个能量调和结构,它能够平衡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冲突。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解决核能与灵能兼容问题的关键!
基于这个思路,团队开始了全新的研发方向。古武世家的炼器高手与现代核物理学家首次真正坐在一起,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
欧阳家的《熔金秘录》提供了灵能导体的炼制方法;陈家的《听雨剑谱》贡献了能量精细控制的技巧;现代科学则提供了精确的建模和测试手段。
三周后,第一个突破出现:基于灵能材料的新型约束场发生器原型机试验成功,能量稳定性提升300%!
不可思议!吴振华看着测试数据,难掩激动,灵能场不仅增强了约束效果,还起到了缓冲作用,大大降低了能量湍流!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灵能场需要持续的精纯灵气供应,而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过于狂暴,无法直接转化。
需要一种双向转换装置,张院士指出,既能将灵气转化为稳定能场,又能将聚变能量部分转化为灵气,形成循环。
这个要求极其苛刻,团队再次陷入困境。就在此时,赵宇带来了一个意外发现。
在训练部队新兵时,他发现某些修行者的真气具有特殊的特性,能够平复狂暴的能量。
这不是功法的效果,而是体质特殊,赵宇兴奋地报告,特别是李家几个年轻弟子,他们的真气天然具有能量调和能力!
团队立即对这群特殊体质的修行者进行研究。结果令人震惊:他们的真气结构中存在一种罕见的谐波序列,正是能量转换所需的关键!
不是巧合,陈三七沉思道,根据玄清宗记载,上古时期人类体质与现在不同,更适合灵能科技的发展。这些年轻人可能是古老血脉的觉醒者。
基于这个发现,团队开发出了全新的生物-机械混合转换器。利用特殊体质修行者的真气作为引导,成功实现了核能与灵能的安全转换。
两个月后,第一个完整的小型聚变核心原型机组装完成。这个直径仅三米的装置,却蕴含着堪比大型核电站的能量输出能力。
最后一次模拟测试,开始!
控制室内,所有人屏息凝神。能量读数稳步上升,很快突破了之前的所有失败点。
百分之八十...八十五...九十!约束场稳定!
能量转换效率达到理论值的百分之九十五!
灵能循环建立成功!可以实现自持运行!
当功率达到百分百设计指标时,控制室内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人们相拥而泣,这个困扰了团队数月的难题终于被攻克。
但陈三七的目光已经投向更远的地方:这只是一个开始。根据月球遗址记载,完整的动力系统应该包括三级能量核心:聚变核心只是基础,之上还应该有灵能核心和最高级的星辰核心
他调出一份加密资料:看这个——星核提取技术,从特殊恒星中直接提取能量。这才是玄清宗星际航行的真正动力来源。
这个宏伟的蓝图让所有人既兴奋又感到压力巨大。
随着聚变核心技术的突破,计划的其它系统也加速推进。材料团队开发出了新型灵能合金,能够承受跃迁时的巨大应力;生命维持系统成功实现了灵能生态循环;导航团队在集群神识研究上也取得进展...
然而,就在一切向好时,预警系统发现了异常现象:太空中的外星构造体开始频繁调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它们对能量波动异常敏感,监测部门报告,最近三次聚变核心测试时,都观测到构造体向测试区域聚集的现象。
陈三七立即警觉:它们在监视我们的技术进展!立即升级屏蔽措施,所有后续测试必须完全屏蔽能量泄露!
更令人不安的是,基地内部发现了可疑的间谍活动。一名研究人员试图将聚变核心数据向外传输时被安全系统拦截。
审讯表明,对方不是任何已知势力,安全主管报告,审讯对象在关键时刻突然...脑死亡,像是某种预设的保险机制。
陈三七与赵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忧虑。计划已经引起了某些隐藏势力的注意。
为确保核心技术安全,团队决定采取分布式研发策略。他们将研发工作分散到全国七个秘密基地,每个基地负责不同的子系统,只有核心团队掌握完整技术图谱。
同时,陈三七启动了一项紧急计划:利用月球遗址中获得的知识,在地球上建造一个模拟玄清宗屏蔽系统的防护设施。
虽然不能完全复制月球遗址的屏蔽效果,但我们可以建造一个灵能静默室陈三七展示设计图,结合古武阵法和现代科技,至少能屏蔽大部分能量泄露和外界探测。
在古武世家和工程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第一个灵能静默室在罗布泊基地深处建成。这个采用多层屏蔽结构的设施,成功将聚变核心测试的能量波动减弱到之前的千分之一。
在静默室内,研究获得了意外突破。团队发现,在完全隔绝外界干扰的环境下,灵能材料的性能提升了惊人的30%!
外界灵能环境中的某种干扰一直限制着材料的性能,张院士分析道,这个发现可能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更重大的突破来自对月球遗址资料的深度解析。林薇带领的团队成功破译了部分关于灵能核心的设计原理。
玄清宗的灵能核心不是简单的能量装置,她兴奋地报告,而是一种能够自我进化的生物-机械混合体!它能够适应不同宇宙环境,自动优化能量输出!
这个发现让团队既振奋又感到棘手:生物-机械混合技术远超当前地球科技水平,但又是实现真正星际航行的关键。
就在团队为此苦恼时,赵宇在训练中有了意外发现。那些具有特殊体质的修行者,不仅能够调和能量,他们的真气还能与灵能材料产生奇特的共生反应。
不是控制,而是共生,赵宇描述这种独特体验,真气与材料仿佛有了生命般自动优化运行方式。
基于这个发现,团队开始探索生物-灵能接口技术,尝试让修行者直接参与能量系统的运行和优化。
与此同时,太空中的外星构造体活动越发频繁。它们似乎察觉到了地球方面的技术进步,开始采取更积极的侦察行动。
最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构造体开始向地球发射某种新型探测波,这种波动能够部分穿透现有的屏蔽系统。
它们在升级侦察手段,技术团队警告,照这个速度,我们的屏蔽系统可能在三个月内失效。
面对这个威胁,陈三七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启动镜像计划,建造一个虚假的研发基地作为诱饵,同时将真正的研究转入更深层的地下设施。
我们要让它们看到我们想让它们看到的,陈三七目光锐利,是时候反过来试探我们的对手了。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刻,聚变引擎的小型化突破只是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越发意识到,他们正在触碰的不仅是星际航行的关键技术,更是一个关于宇宙能量本质的巨大秘密。
而在那个遥远的目标星域,某种存在似乎也感知到了地球上的技术进步。一颗原本暗淡的恒星再次异常闪烁,这次的光芒中,似乎带着几分赞许,又或是...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