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跨社区的暗号
林夏站在邻社区的废弃图书馆门口时,裤脚还沾着医院后门的泥。小陈临终前攥着她的手,气若游丝地说:“去……第三排书架,《人体营养学》……夹着活下去的路。” 那时小陈的手环已经红得发紫,屏幕上“35公斤”的数字像根烧红的针,扎得林夏眼睛生疼。
图书馆的玻璃门碎了大半,风卷着枯叶往里面灌,在地板上滚出沙沙的声响。林夏摸出藏在袖口的刀片——这是张凯给的,说邻社区的巡逻队比他们这边更狠,上周有个老太太因为捡了半块面包,被当场扣了8斤减重额度,第二天就没再醒过来。
书架蒙着厚厚的灰,第三排的《人体营养学》很好找——书脊上用红漆画了个小小的十字,和小陈护士服上的红十字一模一样。林夏抽出书时,一张折叠的纸条从书页里掉出来,落在积灰的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她蹲下身捡起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一串数字:7-15-23-11。数字旁边画着个简笔画,是个正在发芽的土豆,和王奶奶藏在红薯窖里的种子很像。林夏的心跳突然加速——这不是普通的数字,是她和张凯以前玩过的“字母密码”,对应着字母表的位置:G-o-w-K。
“G-o-w-K……”她在心里默念,突然想起小陈说过的“幸存者联盟”,据说他们在城郊的老磨坊藏了批粮食,暗号就是“谷物(Grain)、土豆(potato)、水(water)、钥匙(Key)”。难道这串数字指的是……
“别动那本书。”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书架后传来。林夏猛地转身,看见个穿破旧工装的男人,手里攥着根生锈的钢管,裤腿空荡荡的——左腿从膝盖以下没了,伤口用块脏布缠着,渗出深色的渍。他的减重手环是黑色的,这在社区里很少见,只有“豁免者”或“高危反抗者”才会戴黑色手环。
“你是谁?”林夏握紧手里的刀片,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
男人往旁边挪了挪,露出身后的阴影——那里蹲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还在襁褓里,都瘦得皮包骨头,却睁着乌溜溜的眼睛,死死盯着林夏手里的纸条。“我是老李,联盟的。”男人的声音缓和了些,“你是小陈的人?她总说有个写‘营养建议’的姑娘,能帮我们。”
林夏松了口气,把刀片收起来:“她……不在了。”
老李的眼神暗了暗,往地上啐了口带血的唾沫:“巡逻队那帮畜生。”他指了指孩子们,“这些都是父母违规被取消豁免权的,按规则,过了16岁就得补减,联盟把他们藏在这儿,等着找机会送过界碑。”
林夏的心猛地一沉。她想起阿杰,想起规则中心档案柜里那份“16岁以下豁免漏洞”的文件,原来所谓的“豁免”从来都是假的——父母在稳定期违规,子女的豁免权就会被取消,像这些孩子,哪怕现在能躲在图书馆,等过了16岁,还是逃不过减重的命运。
“阿杰父亲的事,你知道吗?”林夏突然问。
老李的动作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一层层打开,露出半块干硬的馒头——馒头上印着个小小的缝纫机图案,是张凯父亲的手艺。“他是我师弟,以前在规则组做程序,就是因为发现了‘豁免漏洞’,想改代码保阿杰,才被他们……”老李的声音哽咽了,“那天他被带走前,把这个塞给我,说要是他没回来,就去找个懂营养的姑娘,她能看懂他藏在代码里的东西。”
林夏看着那半块馒头,突然想起阿杰给她的破解程序,里面确实有段奇怪的代码,当时她以为是乱码,现在想来,或许就是阿杰父亲留下的线索。
“规则组在撒谎。”老李把馒头重新包好,藏进怀里,“16岁以下豁免权就是个圈套,他们怕的不是孩子,是孩子父母的反抗。你想啊,要是父母知道自己违规会连累孩子,谁还敢不听话?”他指了指自己空荡荡的裤腿,“我这条腿,就是因为给孩子们偷了袋奶粉,被巡逻队打断的,他们说我‘教唆未成年人违规’,连我那刚满15岁的儿子,都被追加了5斤减重。”
林夏想起阿杰偷偷修改手环数据时,眼里的决绝。他一定早就知道了真相,知道所谓的“豁免”不过是悬在头顶的刀,所以才宁愿冒险植入程序,也要让全城的手环失灵——他想让所有人都看清,规则组的承诺,从来都是用亲人的命换来的枷锁。
“联盟在老磨坊藏了批土豆种,”老李突然说,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铜钥匙,递给林夏,“钥匙能打开磨坊的地窖。你告诉张凯,下周月圆夜,我们去接剩下的孩子,需要他的缝纫机……那玩意儿能改装成信号发射器,对吧?”
林夏接过钥匙,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想起张凯改装机器时,手指被扎出的血泡。“他会来的。”
“还有件事。”老李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贴在林夏耳边,“阿杰父亲当年留了份‘豁免权原始协议’,说16岁以下本就该完全豁免,是规则组为了控制人才加了‘父母连带责任’。协议藏在……”
他的话没说完,图书馆外突然传来巡逻队的脚步声,伴随着狼犬的吠叫。老李脸色一变,把孩子们往书架后推:“快走!从后门的地道,直通老磨坊!”他举起钢管,挡在林夏身前,“记住,别信规则组的任何承诺,他们能改数据,能改规则,却改不了我们想活下去的念头!”
林夏抓起《人体营养学》和纸条,跟着老李指的方向往后门跑。身后传来钢管敲击地面的声响,夹杂着老李的怒吼和巡逻队的呵斥。她不敢回头,只能拼命往前跑,地道里的黑暗像潮水般涌来,却让她异常清醒——
那些被她当作“幻想”的日子里,她总以为只要遵守规则、攒够积分,就能换来安稳。可现实是,规则组的笔轻轻一划,就能让“豁免权”变成杀人的刀;巡逻队的电棍挥一下,就能让小陈的野菜汤变成“违规食物”;张凯的缝纫机转得再快,也赶不上规则被修改的速度。
地道尽头透出微光,是老磨坊的方向。林夏摸出怀里的铜钥匙,上面还留着老李的体温。她想起那些在书架后睁着乌溜溜眼睛的孩子,想起阿杰父亲藏在代码里的真相,想起小陈临终前的眼神——
所谓的“跨社区暗号”,从来不是数字或钥匙,是他们这些被规则逼到绝境的人,彼此传递的那点不肯熄灭的念想。
她握紧钥匙,加快了脚步。月光从地道口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布满荆棘,却也藏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