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后的头几天,程野的家电铺就跟村口的老槐树似的,天天围着不少人。要么是来买东西的,要么是来串门唠嗑的,连带着门口那个便民角的打气筒,一天都没闲着。
这天早上,程野刚把铺子门拉开,就听见“蹬蹬蹬”的脚步声,转头一看,是隔壁家的小石头,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五块钱,跑得满头大汗。“程野哥,程野哥!”小石头仰着小脸,把钱往他手里塞,“我要给俺爹买个刮胡刀,他那老刮胡刀都锈得刮不动胡子了。”
程野笑着把钱推回去一半,从货架最下层拿出个蓝色外壳的电动刮胡刀:“这是专门给村里老爷们选的,续航久,还不怕摔,五块钱用不了,给三块就行。”他怕小石头不信,还当场按了开关,“你听,声音小,不会吵着人。”
小石头眼睛亮了,赶紧把三块钱递过去,小心翼翼地抱着刮胡刀往家跑,跑两步还回头喊:“谢谢程野哥,等俺爹发了工钱,再过来买个小台灯!”
程野摆摆手,刚把钱放进抽屉,就看见晚星背着书包从巷口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个铝制饭盒。“程野哥,快趁热吃!”晚星把饭盒往柜台上一放,掀开盖子,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小碟炒鸡蛋,金黄的蛋液裹着葱花,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张爷爷说你这几天忙得没好好吃饭,早上特意让我给你带的。”
程野拿起馒头咬了一口,暄软的面香混着鸡蛋的鲜味,心里热乎乎的。“你也没吃吧?”他把另一个馒头递过去,又从冰箱里拿出瓶牛奶,“赶紧吃,别耽误上学。”
晚星点点头,小口小口地啃着馒头,一边吃一边跟他说:“程野哥,昨天我把小册子给李老师看了,李老师说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贴几篇故事,让更多同学一起写。”她从书包里掏出那个快写满的小本子,翻到其中一页,“你看,这是大壮写的他家老黄牛的故事,说老黄牛会帮着拉柴火,还会跟他一起在河边晒太阳。”
程野凑过去看,虽然字迹歪歪扭扭,还有几个拼音,但字里行间全是孩子的真诚。“写得真好。”他摸了摸晚星的头,“等周末,咱们再去收集点老人的故事,他们肚子里藏着的事儿,可比咱们知道的多。”
正说着,王强骑着二八自行车过来了,车后座绑着个大纸箱。“程师傅,你要的电池和灯泡都拉回来了!”王强把车停在门口,擦了擦汗,“县城老板说以后咱这拿货,都给按批发价,还免费送货。”
“辛苦你了。”程野帮着把纸箱搬进来,打开一看,里面的电池和灯泡都按型号分好了类。他刚想让王强歇会儿,就听见门口有人喊:“程野在吗?帮我看看这电扇呗!”
来人是村西头的周大爷,手里抱着个老式落地扇,扇叶上还沾着不少灰尘。“昨天天热,想开风扇凉快凉快,结果插上电只转一下就不动了。”周大爷把风扇放在地上,叹了口气,“这还是我儿子结婚时买的,扔了怪可惜的。”
程野蹲下来,先检查了插头,又打开风扇后盖,用万用表量了量电机。“问题不大,是电容坏了,换个新的就行。”他从工具箱里找出个同款电容,三两下就换好了,插上电试了试,风扇“呼呼”地转了起来,风还挺足。
周大爷高兴得直拍手:“还是你手艺好!多少钱?我给你。”
“不用钱,小毛病。”程野摆摆手,又帮周大爷把风扇叶擦干净,“以后有啥小问题,随时过来找我。”
周大爷过意不去,从兜里掏出几个刚摘的桃子,硬塞给晚星:“丫头,拿着吃,甜着呢。”
晚星接过桃子,脆生生地说了句“谢谢周爷爷”,等周大爷走了,她把桃子洗干净,递了一个给程野:“程野哥,你尝尝,水分可足了。”
程野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流。他刚擦完嘴,李磊就从里屋出来了,手里拿着个账本:“程师傅,这是这几天的销量,电饭煲和电水壶卖得最好,已经断货了,要不要再跟县城老板订点?”
“订,多订二十个电饭煲,再加点适合老人用的简易电水壶。”程野接过账本翻了翻,又嘱咐道,“你再把这些家电的保养知识整理一下,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方便大家看。”
李磊点点头,拿着账本回里屋忙活去了。王强则蹲在门口,给便民角的打气筒上了点油,又把旁边放着的螺丝刀、钳子之类的小工具擦了一遍。“程师傅,我发现这便民角是真管用,昨天张婶来给自行车打气,还顺便买了个电熨斗。”王强笑着说。
“可不是嘛,都是街坊邻居,互相方便。”程野靠在门框上,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心里挺踏实。这铺面不光是做生意的地方,更像是个邻里间的落脚点,谁家有事儿都愿意来这儿念叨两句,热热闹闹的,比啥都强。
中午的时候,太阳越来越毒,铺子里的人渐渐少了。程野让王强和李磊先回去吃饭,自己则留在铺子里看店。晚星放学回来,手里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些青菜和一块五花肉。“程野哥,今天我来做饭吧?”晚星把布袋子放在柜台上,仰着小脸问,“我跟张奶奶学了红烧肉,想给你露一手。”
程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那我可得好好尝尝我们晚星的手艺。”他锁上铺子门,跟着晚星往家走。路过小卖部的时候,晚星还特意买了块冰糖,说炖红烧肉放冰糖才好吃。
回到家,晚星系上小围裙,有模有样地忙活起来。她先把五花肉切成方块,放进锅里焯水,撇去浮沫后捞出来沥干。接着往锅里倒了点油,放入冰糖,小火慢慢熬化,等冰糖变成浅褐色,再把五花肉倒进去翻炒,直到每块肉都裹上糖色。最后加入酱油、料酒和姜片,倒上热水没过肉,盖上锅盖慢慢炖。
程野坐在厨房门口的小凳子上,看着晚星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以前都是他照顾晚星,现在这小丫头长大了,还学会了做饭给她吃。锅里的红烧肉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味渐渐飘满了整个屋子,勾得人直咽口水。
“程野哥,你帮我把青菜洗了呗?”晚星回头喊了一声,脸上沾了点面粉,像只小花猫。
程野赶紧站起来,接过青菜去水池边清洗。两人分工合作,没一会儿,一盘红烧肉和一盘清炒青菜就端上了桌。晚星夹了一块红烧肉递到程野嘴边:“你尝尝,看看好不好吃。”
程野咬了一口,肉质软烂,甜咸适中,比他想象中好吃多了。“好吃,比饭店做的还香。”他竖起大拇指,“我们晚星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晚星被夸得脸红,低下头小口吃着饭。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下午在学校发生的事。晚星说班里的小敏也想加入收集故事的队伍,还说要把她外婆讲的狐仙的故事写下来。
“那挺好,人多力量大,等小册子攒够一定数量,咱们就去县城找印刷厂,印成真正的小书。”程野说。
晚星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到时候我们给小书起个名字好不好?就叫《村里的小故事》!”
“好,就听你的。”程野笑着点点头。
吃完饭,晚星去写作业,程野则回铺子里继续忙活。刚打开门,就看见刘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布包。“程野,你可算回来了。”刘婶把布包递给他,“这里面是我给你做的鞋垫,纯棉的,吸汗,你天天站着,可得穿舒服点。”
程野接过布包,里面是两双灰色的鞋垫,针脚密密麻麻的,看得出来花了不少心思。“刘婶,您这也太客气了,让您费心了。”
“客气啥,你帮我修电熨斗,还不收钱,这点小事算啥。”刘婶摆摆手,又凑到他跟前小声说,“对了,我听说你这铺子缺个看店的小姑娘,我娘家侄女正好在家没事干,人勤快,还认识字,你要不要见见?”
程野想了想,最近铺子里确实忙,王强和李磊两个大男人,有时候照顾不到细节。“那麻烦您让她明天过来看看吧,要是合适,就留下来帮忙。”
“行,我这就给她打电话。”刘婶高兴地走了。
程野把鞋垫放进抽屉里,刚想整理货架,就看见晚星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个小本子。“程野哥,你看,这是我刚写的故事,关于咱们家电铺的。”晚星把本子递给他,“我写了你帮周爷爷修风扇,还有小石头买刮胡刀的事,是不是很有意思?”
程野认真地读着,晚星的文字虽然简单,但把铺子里的热闹和温情都写出来了。“写得真好,等印小书的时候,把这篇放在最前面。”他把本子还给晚星,“快回去写作业吧,别耽误了。”
晚星点点头,蹦蹦跳跳地回去了。程野看着她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他拿出手机,给县城的电器行老板打了个电话,订了二十个电饭煲和十个简易电水壶,又嘱咐老板多送点家电保养的宣传册。
挂了电话,程野开始整理货架。他把卖得好的小家电放在显眼的位置,又在每个货架上贴了价格标签和简单的功能介绍。刚忙活完,王强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车后座绑着个大西瓜。“程师傅,刚从地里摘的西瓜,甜着呢,咱们切开尝尝。”
王强把西瓜放在柜台上,找了把刀切开,鲜红的果肉里嵌着黑籽,汁水顺着刀刃往下流。程野拿了一块递给王强,自己也拿起一块吃起来,冰凉甜爽的感觉瞬间驱散了午后的燥热。
“程师傅,明天刘婶的侄女要来帮忙,要不要给她安排点活儿?”王强一边吃西瓜一边问。
“先让她熟悉熟悉店里的家电,帮忙招呼客人,整理货架。”程野说,“你和李磊多带带她,别让她觉得生分。”
“放心吧,咱这都是实在人,肯定不会让她受委屈。”王强笑着说。
两人正聊着,就看见李磊急匆匆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个账本:“程师傅,不好了,刚才盘点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电动牙刷!”
程野皱了皱眉:“别急,慢慢说,什么时候发现少的?”
“刚才整理货架的时候,我发现电动牙刷少了一个,账本上记着进了十个,现在只剩九个了。”李磊急得满头大汗,“会不会是被人拿走了?”
程野想了想,开业这几天人多手杂,确实有可能。但他也没太着急:“没事,一个电动牙刷值不了多少钱,以后多注意点就行。你再仔细找找,说不定是放错地方了。”
李磊点点头,转身去里屋找了。王强也放下手里的西瓜,帮着一起找。没过多久,李磊拿着个电动牙刷从里屋出来了,脸上满是愧疚:“程师傅,找到了,刚才整理货物的时候,不小心放在纸箱后面了,让您担心了。”
程野松了口气,拍了拍李磊的肩膀:“找到了就好,以后做事仔细点,别再这么毛手毛脚的了。”
李磊连连点头:“知道了程师傅,以后我一定注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程野把铺子里的灯打开,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铺面,显得格外温馨。他锁上铺子门,和王强、李磊一起往家走。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看见不少村民坐在树下乘凉,聊着家常。
“程野,你这铺面开得真不错,以后买家电再也不用跑县城了。”坐在树下的张叔笑着说。
“是啊,程野这孩子有心了,还在门口设了便民角,方便了不少人。”旁边的王奶奶也跟着说。
程野笑着跟大家打招呼,心里挺满足。他知道,这铺面能开得这么顺利,离不开村里人的支持。以后他要把这铺面经营得更好,不光给大家提供方便,还要让这里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回到家,晚星已经把晚饭做好了,是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程野哥,快洗手吃饭吧,面都快凉了。”晚星把碗筷摆好,等着他过来。
程野洗了手坐下,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面,西红柿的酸甜和鸡蛋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简单却暖心。“今天在铺子里没出啥事儿吧?”晚星一边吃一边问。
“没事,就是李磊不小心把电动牙刷放错地方了,虚惊一场。”程野说,“对了,明天刘婶的侄女要来店里帮忙,到时候你放学回来,就能看见新的姐姐了。”
晚星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她会不会跟我们一起收集故事啊?”
“说不定会呢,等她来了你问问她。”程野笑着说。
吃完饭,晚星回房间写作业,程野则坐在院子里喝茶。月光洒在院子里,照得地面一片银白。他拿出手机,翻看着铺子里的销售记录,心里盘算着以后的发展。他想等生意稳定了,再进点大件家电,比如冰箱、彩电之类的,满足村里人的更多需求。
正想着,晚星拿着个小本子走出来,坐在他身边:“程野哥,我想好了,等《村里的小故事》印出来,我们就送给村里的每个人,再送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村里的故事。”
程野摸了摸她的头:“好啊,那我们就一起努力,把这本小书做得漂漂亮亮的。”
晚星点点头,靠在程野身边,仰着头看着天上的星星。“程野哥,你说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也在听我们村里的故事啊?”
“说不定呢。”程野笑着说,“它们看着我们在村里热热闹闹地过日子,听着我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肯定也觉得很有意思。”
两人坐在院子里,聊着天,直到夜深了才回房休息。第二天一早,程野刚把铺子里的门打开,就看见刘婶带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过来了。姑娘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连衣裙,扎着马尾辫,看起来很文静。
“程野,这就是我侄女,叫小芳。”刘婶拉着姑娘的手说,“小芳,这就是程野,以后你就在这儿帮忙,好好跟他学。”
小芳腼腆地笑了笑:“程师傅,您好,以后请多关照。”
“别客气,叫我程野就行。”程野笑着说,“我带你熟悉一下店里的情况,这些是货架上的小家电,每个上面都有价格标签和功能介绍,你先看看。”
小芳点点头,认真地看着货架上的家电,时不时还拿出手机记下来。王强和李磊也过来了,跟小芳打了招呼。李磊还把整理好的家电保养知识递给她:“你先看看这个,以后客人问起来,也好回答。”
小芳接过保养知识,认真地看了起来。程野见她这么勤快,心里挺满意。他让王强带着小芳熟悉店里的情况,自己则去里屋整理货物。
没过多久,铺子里就来了客人,是村里的张婶,想买个电饭煲。小芳赶紧迎上去,笑着问:“张婶,您想买个什么样的电饭煲啊?我们这儿有大小不同的,还有不粘内胆的。”
张婶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没想到你这姑娘还挺懂行,我想买个能煮五个人饭的,最好是操作简单点的。”
“那您看看这个。”小芳指着货架上的一个白色电饭煲说,“这个容量大,操作也简单,就几个按钮,老人也能轻松上手。”她还当场演示了一下怎么用,张婶看了很满意,当即就买了下来。
程野在里屋看着,心里挺高兴。小芳虽然刚来,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看来刘婶没说错,这姑娘确实勤快又能干。
中午的时候,晚星放学回来,一进铺子就看见小芳。“程野哥,这就是新姐姐吗?”晚星凑到程野身边小声问。
“对,她叫小芳,以后就在这儿帮忙。”程野笑着说,“你跟小芳姐姐打个招呼。”
晚星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小芳姐姐好!”
小芳笑着点点头:“你就是晚星吧?程野哥经常提起你,说你特别能干,还在收集村里的故事。”
晚星眼睛一亮:“小芳姐姐,你也喜欢听故事吗?我有个小本子,里面写了好多村里的故事,你要不要看看?”
“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小芳笑着说。
晚星赶紧跑回家,把那个写满故事的小本子拿过来,递给小芳。小芳认真地翻看着,时不时还会笑出声来。“这些故事真有意思,尤其是这个老黄牛的故事,写得真生动。”
“小芳姐姐,那你也跟我们一起收集故事吧?”晚星期待地看着她。
“好啊,以后我要是听到什么有趣的故事,就告诉你。”小芳笑着答应了。
晚星高兴得跳起来,拉着小芳的手,给她讲本子里的故事。程野看着她们聊得热乎,心里挺欣慰。有了小芳的帮忙,铺子里的事情能轻松不少,晚星也多了个一起收集故事的伙伴,真是一举两得。
下午的时候,县城的电器行老板把订的电饭煲和电水壶送来了。程野和王强、李磊一起把货物搬到铺子里,小芳则帮忙整理货架,把新到的家电摆上去。几个人分工合作,很快就把货物整理好了。
“程野哥,这些新到的电饭煲,要不要贴个优惠标签啊?”小芳问。
“可以,你去拿几张红色的纸,写‘开业特惠,立减五元’,贴在电饭煲旁边。”程野说。
小芳点点头,赶紧去拿纸和笔,认真地写着优惠标签。晚星也过来帮忙,帮着把标签贴在货架上。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程野心里满是感慨。这铺面从一开始的修理铺,到现在的家电铺,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有烟火气。
傍晚的时候,铺子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来买家电的,有来修东西的,还有来串门唠嗑的。小芳忙着招呼客人,王强和李磊则帮忙搬东西、修电器,程野则在一旁协调,整个铺面忙而不乱。
晚星则在铺子里的一个小角落,摆了个小桌子,上面放着她的故事小本子,等着大家来给她讲新故事。有几个小朋友放学过来,围在小桌子旁,七嘴八舌地给她讲着自己的小故事。
“晚星,我昨天看见一只小鸟,它落在我家窗台上,还对着我唱歌呢。”一个小丫头说。
“我爷爷会编竹筐,他编的竹筐可好看了,能装好多东西。”另一个小男孩说。
晚星认真地听着,把这些故事都记在小本子上。程野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热热闹闹,充满温情,身边有晚星,有邻里,有忙不完的活儿,也有听不完的故事。
天黑的时候,铺子里的客人才渐渐散去。程野让王强和李磊先回去,自己则和小芳、晚星一起收拾铺面。小芳把货架整理干净,晚星则把小桌子上的东西收好,程野则打扫地面。
“程野哥,今天真是太忙了,不过也挺有意思的。”小芳擦了擦汗说,“没想到村里的人这么热情,买东西的时候还会跟你聊家常。”
“可不是嘛,都是街坊邻居,相处久了就跟家人一样。”程野笑着说,“以后你就知道了,咱们村里的人都特别实在。”
收拾完铺面,程野锁上门,带着晚星和小芳往家走。路过小卖部的时候,程野买了三个雪糕,递给她们:“天热,吃个雪糕凉快凉快。”
晚星接过雪糕,撕开包装纸,大口咬了一口:“真好吃!小芳姐姐,你也快吃。”
小芳笑着点点头,小口吃着雪糕。三人一边走一边聊,小芳给她们讲她在县城打工的经历,晚星则给她讲村里的趣事,程野偶尔插一两句话,气氛轻松又愉快。
回到家,张叔已经做好了晚饭,是香喷喷的大米饭,还有炒青菜、红烧肉和番茄蛋汤。“快坐下吃饭吧,忙活了一天,肯定饿坏了。”张叔笑着说。
四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张叔问起小芳在铺子里的情况,小芳一一回答,还说觉得村里的生活特别温馨。
“那就好,以后就在这儿好好干,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张叔说。
吃完饭,晚星回房间写作业,程野则和张叔、小芳坐在院子里喝茶。张叔跟小芳讲起村里的往事,小芳听得津津有味。程野则在一旁想着铺子里的事,他打算周末的时候,搞个小型的家电体验活动,让村里的人都来试试铺子里的小家电,增加点人气。
聊到夜深,小芳就住在了隔壁的空房间里。程野和张叔也回房休息了。躺在床上,程野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心里满是踏实。铺子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晚星的故事小册子也越写越厚,还有了小芳的帮忙,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肯定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麻烦、小插曲,但只要身边有晚星,有村里的邻里们,有这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会和大家一起,把这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把村里的故事越讲越多,让这平凡的小村里,永远充满温情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