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突如其来的、带着草莓牛奶味道的吻,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影山飞雄和星野晴之间激起了久久难以平息的涟漪。
晴几乎是逃离了病房,留下影山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和依旧发烫的耳根,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混乱又陌生的情绪中。
而随后几天,两人之间的互动变得异常微妙和尴尬。
视频通话的次数减少了,即使接通,也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或者只谈论最表层的复健进展和天气,刻意回避着那个夜晚发生的一切。
一种无形的、薄而脆的隔膜,横亘在两人之间。
影山变得更加沉默,他将所有无处安放的情绪和精力,都加倍地倾注到了复健中。
突破70度角后,康复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磨人的阶段——主动屈膝和肌力恢复。每一次主动的屈伸,都伴随着韧带被拉扯的尖锐痛感和肌肉无力带来的挫败感。
他像是跟自己的身体较劲,汗水浸透了一件又一件康复服,咬牙坚持的次数越来越多,眉头也锁得越来越紧。
小林康复师几次提醒他注意强度和心态,但他似乎充耳不闻,只是用更凶狠的练习来回应。
这种近乎自虐的努力,背后驱动他的,除了重返赛场的渴望,是否还有那份难以言说的、想要尽快摆脱眼下这种尴尬处境、用行动证明什么的焦躁?无人知晓。
晴则将自己埋入了更加繁重的数据工作中。
她整理了全国大赛的全部资料,撰写了详细的总结报告,同时还要兼顾学校的课业和排球部的日常管理。
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一切如常,但偶尔的走神和面对影山视频邀请时的短暂迟疑,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那个吻的触感,混合着草莓的甜和药的苦,如同一个烙印,时常在不经意间浮现,让她心跳失序,脸颊发烫。
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影山,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那一刻发生的事。是冲动?是宣泄?还是……别的什么?这种不确定性,让她感到困惑和一丝莫名的慌乱。
就在这种微妙而压抑的氛围持续了数日后,一个转折点悄然来临。
这天下午,晴刚结束部活回到家中,正准备开始晚上的学习,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父亲星野宗一郎的加密邮件。
邮件标题很简单:「数据包。或许有用。」
晴有些疑惑地点开附件,是一个容量巨大的压缩文件包,解压后,里面是分门别类、整理得极其详尽的数据文件夹。
她随手点开一个标注为「近五年全国高校排球强队核心战术数据库」的文件夹,里面的内容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比赛录像剪辑或基础技术统计。
而是包含了大量经过深度分析和建模的数据:各支强队在不同比分局面下的战术偏好概率分布图、关键球员在压力下的技术动作微表情及习惯性偏差分析、轮次转换时的防守阵型演变模式、甚至还有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的对手在特定情境下的可能反应路径……其专业程度和细致入微,远远超出了高中排球经理所能接触到的范畴,几乎达到了职业体育数据分析的水平!
晴的心脏狂跳起来,她快速浏览着其他文件夹:「主要对手球员个人技术弱点库」、「发球与接发球体系对抗模拟」、「体能分配与临界点预警模型」……每一个文件都像是一座蕴藏着丰富情报的宝库。
父亲从哪里得到这些?这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应对未来挑战的终极武器!
她立刻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爸爸!这些数据……太惊人了!你是怎么……”
电话那头,星野宗一郎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以前在研究所工作时积累的一些资源和人脉,加上这几年自己闲着没事做的些研究。想着你可能会用得上,就整理了一下。不过,”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些,“这些数据是死的,关键还在于活学活用。尤其是要结合你身边那位‘特定观察对象’的实际情况。”
他指的,显然是影山飞雄。
“我明白!”晴用力点头,脑海中已经开始飞速构思如何将这些数据与影山的复健进度、技术特点以及乌野未来的战术体系相结合。“这太有用了!谢谢爸爸!”
“好好利用。”星野宗一郎顿了顿,补充道,“对了,数据库里有一个标记为‘特殊案例’的子文件夹,是关于驹场高校那个自由人上杉幸太郎的额外分析,你可以重点看一下。或许……对理解一些事情有帮助。”
父亲的话似乎意有所指,但晴此刻完全被巨大的信息量所冲击,没有细想,只是连连道谢后便迫不及待地挂断电话,重新扑到了电脑前。
这一夜,晴房间的灯亮到了凌晨。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父亲送来的“宝藏”,大脑高速运转,各种战术构想和数据分析思路不断碰撞。
她尤其关注那些与二传手决策、膝盖伤后复出球员表现预测相关的模型,试图为影山寻找最优化、最安全的回归路径。
第二天是周末,晴一大早就带着存有核心数据的平板电脑,来到了东京医院。
她需要和影山一起研究这些资料,更重要的是,她感觉两人之间那种僵局,或许可以借助共同的目标来打破。
当她推开病房门时,影山刚刚结束上午的复健,正靠在床头,脸色苍白,左膝敷着冰袋,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看到晴进来,他抬起眼,目光与她接触的瞬间,两人都有些不自然地迅速移开视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尴尬。
“感觉怎么样?”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走到床边坐下。
“老样子。”影山的声音有些沙哑,简短地回答。
晴深吸一口气,决定直接切入正题。她拿出平板电脑,打开那个庞大的数据库界面,递到影山面前:“我爸爸……给了我一些数据。是关于全国高校强队的深度分析,非常详细。我觉得,对我们……对你以后的复出和球队的战术准备,可能会很有帮助。”
影山闻言,眉头微蹙,目光落在了平板屏幕上。起初,他的表情带着惯有的、对复杂数据的些许排斥和不耐。
但当他随着晴的讲解,逐渐看清那些动态战术模拟图、球员热区分析、以及针对不同防守体系的破解建议时,他冰蓝色的眼眸中,开始闪烁起专注的光芒。
尤其是当晴调出井闼山学院的防守轮转弱点分析,以及佐久早圣臣在应对特定节奏传球时的反应延迟数据时,影山的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床单上划动着,仿佛在模拟传球的轨迹。
他看到了在绝对实力之下,依然存在的、可以被技术和智慧捕捉的细微缝隙。
“这里,”晴指着一段模拟动画,“如果二传手在对方拦网手起跳的瞬间,用0.3秒的延迟,传出一种带有微弱倒旋的负节奏快球,佐久早的扣杀成功率会下降百分之七点五。”
影山死死盯着那个动画,嘴唇紧抿,眼中燃起了久违的、属于猎食者的锐利光芒。这些数据,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化为了他脑海中一个个可以实践、可以攻破的战术画面。
他被困在病床上的焦躁,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可以提前在数据的海洋中,与未来的对手交锋。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两人完全沉浸在了数据的世界里。
晴负责讲解和分析,影山则凭借他顶尖的球感和战术直觉,提出各种假设和疑问。
他们讨论着不同阵容搭配下的最优进攻选择,分析着潜在对手的习惯性漏洞,甚至开始构思影山回归后,如何将他的托球精度与这些数据分析相结合,打造出更难以防范的进攻体系。
不知不觉间,之前的尴尬和隔阂被抛到了脑后。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并肩作战的时候,只是战场从体育馆转移到了这间病房,武器从排球变成了数据和头脑。
激烈的讨论中,偶尔会有观点的碰撞,影山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直觉,晴则会用数据据理力争,但最终总能找到融合点。
这种思维上的交锋和共鸣,带来了一种奇特的满足感和亲密感,远比刻意的回避要自然得多。
夜深了,病房里只剩下平板电脑屏幕发出的幽幽蓝光和窗外透进的零星灯火。长时间的专注让两人都感到了疲惫。
讨论告一段落,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准备收拾东西。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地看着最后一段数据分析的影山,忽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晴。
经过几个小时的深入交流,他眼中的疏离感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带着某种决断意味的专注。
他伸出手,不是去拿平板,而是越过设备,轻轻握住了晴放在床边的手腕。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晴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蓝眸。
影山看着她,非常认真、一字一顿地说道:
“这些数据……”
“在我回去之前……”
“只准给我一个人分析。”
他的语气不是请求,而是宣告。带着影山飞雄式的、近乎霸道的独占欲。
这不仅仅是对珍贵数据资源的占有,更是对晴那份独一无二的分析能力的定位,是对他们之间这种特殊连接方式的再次确认和……圈定。
晴怔怔地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认真和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类似于依赖的情绪,脸颊微微发热,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她轻轻点了点头:“好。”
得到肯定的答复,影山似乎满意了。他松开手,重新靠回床头,闭上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连续的高强度复健和脑力消耗,让他的疲惫达到了顶点。没过多久,他的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竟然握着晴的手腕,枕在床边睡着了。
晴没有动,任由他握着。她低头看着影山沉睡的侧脸,在屏幕微光的映照下,褪去了平日的冷硬和锋锐,显得异常安静,甚至有些脆弱。
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紧抿的嘴角也放松了下来。
一种难以言喻的柔软情绪充满了晴的胸膛。她悄悄拿出手机,关掉声音和闪光灯,对着影山沉睡的容颜,按下了快门。
照片里,他握着她的手腕,依赖地睡着,仿佛卸下了所有防备。
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悄悄染亮了天际。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某些冻结的东西,似乎在数据的交流和无声的守护中,悄然融化,并朝着更深的方向发展。
父亲送来的数据库,不仅打开了战术的新视野,也成为了打破两人之间坚冰的钥匙。
只是,那个关于驹场自由人“特殊案例”的文件夹,如同一个尚未开启的潘多拉魔盒,静静地躺在数据海洋的深处,等待着被发现的时机,并可能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