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爷爷:“纭纭,你的这个想法好呀,稳妥,发展一下再说,不然一下子都弄到京都人容易飘,就算是心思能沉下去,他们也会觉得不适应。”
林爷爷时又问起:“你很看好林福的对象吗?”
林纭:“爷爷奶奶,你们不也看到过了吗?我觉得是一个很飒爽的姑娘。”
林奶奶:“倒也是,我们对那个姑娘本身没太大意见。是想问一下,那个姑娘能撑的起你二伯他们那一房吗?”
林纭笑道:“爷奶,你们是说这个呀,可是二伯父那一房不是有林安哥妻子了吗?所以我介绍对象时,就没想做当家主母那一方面。”
“我说说我的感想吧,林福哥找的这个对象能管好他们小家大事上不差,不挑事儿就成。”
“还有通过几次接触?她多少有些藏拙了。”
林爷爷问:“为什么?”
林纭道:“爷爷,她是大家出身。而且沈越打探到也是像咱们家这种家族出身。”
“有些东西是基因里刻着的,不能说天生就精通吧,但多少也知道一点呢。”
“还有就是她之前是在部队的。我觉得部队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底牌全亮在明面儿上,手里会都藏着一些底牌的。如果没有底牌,就那场战役,她能活着回来吗?只是受了些伤。”
林爷爷:“你这两方推论倒是也可以,那万一她要是拼命搏身价呢?”
林纭摇头:“如果是拼命搏身价的人,家庭环境至少是有些欠缺,可是她们家是生活稳定,她还是幼女,是家里长辈宠爱长大的,再有一个也确实是为了躲乱世吧,就说她家,因为她当兵了,也确实受了些诟病。”
林父:“那有没有可能是为了不受这些诟病,所以她努力的去表现自己呢?”
林纭道:“有这种可能,但是我觉得正是因为她能扛,是因为她心里有底气,至少她这回虽然是伤退了,转到这种文职岗位了,但是她家之前的诟病已经全部抹消了,人是安稳的活着。”
林纭想想又道:“而且当年正是有了她的诟病,她的家族反而更安稳了。”
林父:“仔细说说。”
林纭:“据说当时市里应该是一个家里至少得有一个以上的孩子去下乡当知青,要是独生子女除外,但她家可不是啊,家里她上面还有三个哥哥,没有一个当知青了。而她仍是去当了兵。”
林爷爷:“你的意思是,她家给了外人破绽,但这个破绽又让各方都没动吗?时机掌握的极好。”
林纭:“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而且我觉得这个女孩儿不一定是多喜欢当兵,只是想安稳。就是如果下乡,他们家里人鞭长莫及。既然都是冒风险,当兵比当知青好啊。”
林母道:“为什么这么说?”
林奶奶:“我就能回答你,你想想到咱们村儿的,那个被人逼着跳河后转到我们村的那个女知青。”
林母一愣后说道:“对,好像是家里也挺有权势的,但当时一时没选好。”
林父:“媳妇儿,还有一个社会现象要的面对,就是像咱们村儿这种的村庄极少。不是所有人都能打听得到,即便他打听到了,当时着急忙的,也不好把人弄不进来吧,那个几率太小了。”
林母:“我就一时没想明白,现在我明白了。”
林父:“问题是还有一点啊,我有点不能肯定,那就算是你认为她家是那种谋算好了的,那也有可能是她搏命,保住家族呀。”
林纭道:“确实有这种可能,可是我跟她几次交往的时候,我总感觉她让我很舒服。待人感觉如沐春风,不像是沙场战将给人的感觉。”
“因为他们身上会有一种让人胆寒的气势,至少我见她第一面的时候,她刚退下来不满三个月,那时还在她养伤的阶段,她身上的气势不应该转变的那么好,除非她自己还有底牌。”
林父:“你的意思是沙场上见了血的人,哪怕是受伤身上也会自带一种气势,你在还算是比较短的时间内见到她,不应该把那个气势收敛的那么完美。除非是她预想的 。”
林纭道:“我就是这么想的,甚至我都怀疑,她这次伤有夸大的说法,只是想退出前线了,累了,想下来嫁人了,因为毕竟25岁了嘛。如果再耗下去,也是很不好嫁了。”
林爷爷:“是不是她家属的危机已经过了?”
林纭:“这一点我现在不能完全确定,但是我跟沈越也有这种猜测吧。”
林纭继续道:“我还要说一下,她家跟我婆家不是一个派别的,这家人真是绝对的中立派,他们家族的人,任何一方打探,沈越甚至动用了不是家族的势力,打探出来的也是中立派。”
林父:“你们婆家等于是站队了。”
林纭:“对,站队了,再沈海出事时就已经是站队了,不站队不行了,逼着沈家必须站队,这一方是偏改革派吧。”
林父:“那还行,跟咱们的想法一致,这要是保守派咱们就麻烦了。”
林纭笑道:“怎么可能呢?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吗?沈越他家里的人怎么可能是保守派吗?”
林父:“那为什么女婿家里前几年,我听你的说的意思也都是偏保守的。”
林纭:“刚开始没查出来沈海事情的时候,是因为看不清局势。后来沈海事件一出,几家联合攻击。就只能先保住现有的位置,后来没想到事情牵扯的过大,是保住了家里,但是刚开始想不显眼来的,但后来也没成功。”
林爷爷:“那你公公不是比你们提前了一段时间去京都吗?他在那边怎么样?”
林纭:“沈越说我公爹的工作开展不是很顺利,是用强硬手段压下来的,但是如果两年之内成果不出效果,可能公爹会比较麻烦。”
林父:“那亲家公有把握吗?”
林纭:“其实现在就初见成效了,但是他们的意思是效果在加大点。”
林纭又道:“那些东西我不太懂,所以就不仔细说了哈。”
林父就问:“纭纭,这回咱们都上京都,沈家人确定没有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