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六年,十月。秋风吹卷着黄河的波涛,带着刺骨的寒意。位于黄河北岸的**黎阳津**,这个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冲,此刻成为了天下瞩目的焦点,也注定要成为这场统一之战中,第一处被鲜血染红的地方。
诸葛光亲率南路军主力十五万,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在黄河南岸扎下连绵营寨,与北岸黎阳要塞的曹魏守军隔河对峙。魏延摩拳擦掌,主动请缨担任渡河先锋。
黎阳守将乃是曹魏宿将**州泰**,以勇猛善守着称。他深知黎阳若失,邺城南大门洞开,因此将麾下两万精锐布置得极为严密,沿河岸修建了密密麻麻的箭楼、碉堡,河滩上布满了拒马和铁蒺藜,更是将城中所有船只收缴一空,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
“将军,看对岸的架势,州泰是打算顽抗到底了。”魏延指着对岸森严的防御,对诸葛光说道。
诸葛光凝视着浑浊的黄河水,平静地道:“意料之中。曹魏如今能倚仗的,除了邺城墙高池深,便是这黄河天险了。传令王铁柱,将所有渡河器械前移,弓弩手于南岸列阵,掩护渡河!第一波攻击,由你亲自指挥,务必在河北岸站稳脚跟!”
“末将领命!”魏延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十月十五,黎明。天色未明,黄河之上雾气弥漫。
汉军阵中,突然鼓声震天!数以百计的羊皮筏子、木筏、以及临时赶制的简易船只,如同离弦之箭,载着第一批数千名悍勇敢死的汉军锐卒,在晨雾的掩护下,向着北岸奋力划去!
“敌袭!放箭!”州泰站在黎阳城头,看得分明,立刻下令。
刹那间,北岸箭如雨下!密集的箭矢穿透晨雾,发出令人心悸的呼啸声,狠狠地钉在木筏和士兵的盾牌、身体上!不断有汉军士兵中箭落水,鲜血瞬间染红了一片河面。
“不要停!冲过去!”魏延亲自在一艘较大的指挥船上,挥刀怒吼。汉军士兵们也杀红了眼,顶着箭雨,拼命划桨。
与此同时,南岸汉军强大的弓弩阵地开始发力!如同飞蝗般的弩箭越过河面,铺天盖地地射向对岸的魏军阵地,压制得魏军抬不起头。王铁柱指挥的投石机也开始咆哮,将巨大的石弹和火罐抛向对岸的箭楼和营垒,引发阵阵混乱和火光。
渡河部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有船只靠上了北岸河滩!
“登陆!抢占滩头!”魏延第一个跳下齐膝深的河水,挥舞着长刀,如同猛虎般冲向岸边的魏军防线。身后的汉军士兵也怒吼着跟上,与冲上来的魏军士兵绞杀在一起。
滩头瞬间变成了血腥的屠场。刀剑碰撞声、嘶吼声、惨叫声响成一片。汉军凭借着一股锐气和魏延的勇猛,硬是在魏军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口子,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登陆场。
但州泰岂能容忍?他立刻调集预备队,发动了凶猛的反扑。双方在狭窄的河滩上反复拉锯,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大量的伤亡。尸体堆积起来,几乎要阻塞河道。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正午,汉军虽然守住了登陆场,但后续部队渡河速度受到魏军远程火力的严重干扰,难以及时增援,魏延所部压力巨大,伤亡持续增加。
“将军!魏将军那边快顶不住了!请求增援!”传令兵浑身是血,冲到诸葛光面前。
诸葛光面色凝重,他看着对岸惨烈的战况,知道强攻代价太大。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命令魏延,稳住阵脚,逐步后撤,退回南岸!弓弩手和投石机加强掩护!”
“什么?撤退?”魏延接到命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杀得正酣,“老子马上就要冲上去了!”
“魏将军!军令如山!诸葛将军有令,立刻后撤!”传令兵毫不退让。
魏延看着身边伤亡近半的部下,又看了看对面依旧顽强的魏军,狠狠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怒吼道:“撤!”
第一次强渡黎阳,以汉军的主动撤退告终。汉军在滩头留下了上千具尸体,鲜血将黎阳津口的河水染成了淡红色。州泰虽然守住了防线,但魏军同样伤亡惨重,士气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消息传回邺城,曹爽和朝臣们短暂地松了一口气,甚至产生了一丝虚幻的“胜利”喜悦。但他们很快得知,汉军虽然在南路受挫,但西、北、东三路大军,却进展神速!
姜维的西路军出壶关,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武安**、**邯郸**,兵锋直指邺城西面的重要屏障**滏口陉**!
北路由幽州南下的汉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连克**巨鹿**、**广平**,信都已然暴露在兵锋之下!
吴懿的东路军更是顺利,自平原西进,**清河**、**阳平**等郡县传檄而定,兵锋已至**馆陶**,威胁邺城东面!
黎阳的血战,仿佛只是这场最终盛宴开始前,一道略显辛辣的开胃菜。真正的风暴,正在从三个方向,向着邺城这座孤岛,席卷而来。曹魏的覆灭,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