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的主力部队大部分完成登陆之前,先锋军会进行有限的放水,以避免一不小心将日军赶下了海。
但这个放水也不能放得太明显,不然即使对我军战士生命的不负责,也很容易让日军察觉出端倪,增加暴露的风险。
具体到前线指挥,杨文在安排部队行军的时候,时刻警惕敌机轰炸,以至于部队抵达了龙口县南山日军防御阵地时,太阳都已经落山了。
南山距离日军在龙口的登陆场大约16公里,这里一旦被突破,先锋军便可冲到龙口城下。
到时候,以LeFh18型105毫米榴弹炮超过10公里的射程,日军的登陆艇就要顶着凶猛的榴弹炮进行两栖登陆了,这其中的伤亡数字,不光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此时,日军第45联队已经依托南山构筑了简易的防御工事,他们还获得了师团部提供的工兵、炮兵的支援,以及遭到重创的第13联队还剩下的具有战斗力的步兵,总兵力超过了6000人。
而杨文麾下的161师,除去师部直属部队以及部分民兵以外,还有足足三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总兵力超过了1.2万人,还装备了12门105毫米榴弹炮,火力方面远远胜出。
不是日军看不到此地的战略价值,而是这样的防守阵容,已经是他们短时间内能动用的极限了。
只是,唯一可惜的是,在夜袭作战之中,大口径榴弹炮的精度会大大降低,无法有效地拔除掉地方的火力点。
南山阵地,夜幕低垂。远处的龙口港方向依稀还有船只灯火,而近处的山峦轮廓却已融入墨色。
只有日军阵地上零星的手电光斑和偶尔响起的低声口令,预示着这里绝非宁静之地。
阵地后方一处加固的掩体里,两名日军军官正借着昏暗的马灯观察着前方漆黑一片的旷野。
其中一位是第45联队第三大队的大队长少佐宫本一郎,另一位是配属给他的炮兵中队队长小野健大尉。
宫本少佐放下望远镜,语气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小野君,支那军远道而来,白日行军又要躲避我帝国航空兵,肯定已是人困马乏。
我们阵地坚固,兵力虽不如对方,但火力配置齐全,有必要这样全军紧绷,严阵以待吗?士兵们需要休息。”
小野大尉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他的炮兵阵地是最怕被夜袭的:“宫本少佐,万万不可轻敌。
正因为我军掌握了白天的制空权,到了明日太阳升起,我们的飞机和舰炮就能给予他们毁灭性打击,他们更加没有希望。
所以,今晚,就是他们突破我们这道防线唯一的机会!他们必然会不惜代价猛攻!”
他指了指远处黑暗的方向:“我们必须顶住今晚!只要熬过这一夜,第二十师团的援兵和重装备就会源源不断登陆。
届时,我们守住南山,掩护主力登陆,就是大功一件!若是因为松懈而丢了阵地,你我都得切腹自尽!”
宫本少佐神色也严肃起来,点了点头:“哟西,你说得对,是我轻敌了。命令各部,加强警戒,斥候前出,严防支那军夜袭!”
几乎就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远处的夜空中,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呼啸声!
“炮击!” 经验丰富的日军军曹们声嘶力竭地吼叫起来。
落在日军阵地上的并非105毫米榴弹炮的沉重爆炸,而是大量81毫米迫击炮弹!
这些炮弹从天而降,爆炸声连绵成片,虽然单发杀伤力不如重炮,但在寂静的夜里格外骇人,瞬间在日军前沿阵地炸起一团团火光和烟尘,破片咻咻四射!
“敌袭!进入阵地!”
“机枪!瞄准炮火闪光方向!”
“不要慌乱!是迫击炮!”
日军阵地上一片混乱,但基层军官和军曹们仍在竭力控制部队。然而,黑暗和突如其来的炮击仍然造成了相当的混乱和伤亡。
炮击仅仅持续了片刻,就突兀地停止了。
就在炮声停歇,日军士兵刚刚喘口气,试图看清前方情况时——
“杀啊!!”
“冲啊!!”
震天的喊杀声传来,无数黑影从距离日军前沿阵地极近的黑暗中跃出,如同潮水般涌向日军堑壕!
161师的突击部队,在迫击炮火的掩护下,已经利用夜色悄无声息地运动到了阵地前沿!
先锋军士兵手中的索米冲锋枪,在近战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压制力,瞬间,在阵地前交织出密集的弹雨。
手榴弹好似不要钱一般的砸入日军的散兵坑和交通壕,这个时候,后勤对于部队战斗力的影响体现了出来。
日军登陆时间过短,携带和运输的弹药有限,导致他们在防御战之中都要精打细算。
“顶住!射击!”
“掷弹筒!快!”
“白刃战!准备白刃战!”
日军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毕竟也是精锐,反应极快。
残存的机枪火力点开始喷出火舌,三八式步枪的射击声也密集起来,双方士兵瞬间绞杀在一起。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凭借兵力、火力和突袭的优势,161师的突击队成功占领了日军前沿的部分阵地,并继续向纵深猛插。
但是,日军的抵抗异常顽强。
小野大尉的炮兵因为害怕误伤,无法进行精确覆盖射击,但仍冒险向阵地前方预设区域进行阻拦射击,迟滞先锋军后续部队的跟进。
宫本少佐也迅速组织预备队发起了凶狠的反冲锋,双方在狭窄的战壕、弹坑间反复争夺,每一个火力点,每一段堑壕都要经过惨烈的搏杀。
日军的增援部队也从后方源源不断地开来,投入这个血肉磨坊。
先锋军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日军的韧性超乎想象,加之夜间指挥协调困难,始终无法彻底击溃守军,形成突破。
只得以兵力和火力优势,艰难的向前挤压日军的生存空间。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色蒙蒙亮的时候,161师占领了南山日军前沿大部分的阵地,给予了日军大量的杀伤。
但日军的主阵地核心仍然在手,并且得到了增援,稳住了防线。
杨文透过望远镜看着这片尸横遍野的战场,知道最佳的战机已经过去。当天亮后,日军的飞机和舰炮火力将主宰战场。
“命令部队交替掩护,撤出阵地,以迫击炮阻断敌人追击部队!”他沉声下令。
南山之战,从奇袭变成了残酷的消耗战,继续打下去,就不符合他们的战略需求了。
南山阵地上,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渐渐稀疏,硝烟尚未散尽,混合着血腥味和火药味的空气格外呛人。
一名日军士兵小心翼翼地从散兵坑里探出头,借着黎明的微光,他惊恐地看到阵地下方,那些如同潮水般涌来的黑影,此刻正在迅速向后方移动。
“他们退了!”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声音因激动而略显嘶哑。
旁边另一个堑壕里,一名日军军曹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凝神观察了几秒,随即脸上爆发出狂喜:“退了!支那军撤退了!我们守住了!天照大神保佑!”
这个消息像野火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日军阵地。
“万岁!”
“我们赢了!”
“活下来了!我活下来了!”
劫后余生的巨大喜悦瞬间冲垮了紧绷的神经。
疲惫不堪的日军士兵们从战壕、弹坑和掩体里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发出各种含义不明的吼叫和欢呼。
许多人相拥而泣,更多的人瘫坐在地上,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大口地喘着粗气,仿佛刚从溺水的边缘被拉回人间。
天亮了,黑暗已经过去了,他们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一名年轻的士兵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年轻妻子和刚出生不久孩子的合影。
他小心翼翼地将照片凑到嘴边,亲吻着,泪水混合着泥土从脸颊滑落,低声喃喃自语:“太好了,我还能见到你们……”
另一名老兵则拿出了一小瓶清酒,狠狠灌了一口,然后递给旁边的同伴:“嘿!活下来了!喝一口,说不定哪天就喝不着了!”
阵地上弥漫着一种近乎狂欢的解脱气氛,军官们也没有制止,一夜的血战,士兵们的神经已经绷到了极限,需要这样的宣泄。
他们也开始清点人数,抢救伤员,认为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至少,白天他们有航空兵和舰炮的火力支援,在下一个黑夜到来之前,他们是安全的。
然而,就在这胜利过后最松懈的时刻——
一种低沉浑厚的尖啸声,由远及近,从天际急速压来!这声音对于经历过大战的老兵来说,简直再熟悉不过了!
“炮击,是重炮!隐蔽!” 那名刚才还在喝酒的老兵脸色剧变,猛地扑倒在地。
但他的警告太迟了。
轰隆隆!!!
第一发105毫米的炮弹砸在了日军阵地的前沿,爆炸声地动山摇,灼热的气浪和致命的破片呈放射状席卷开来,瞬间将几个正在欢呼的士兵吞没!
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第十发、第二十发……密集的重炮炮弹连绵不绝!整个南山日军阵地瞬间被爆炸的烟尘覆盖!
这不是之前骚扰性的迫击炮击,这是毁灭性的覆盖炮击!炮弹似乎经过了精密计算,重点照顾日军人员可能聚集的阵地后方、交通壕连接处以及暴露出来的火力点。
刚才还充满庆幸和欢呼的阵地,瞬间变成了炼狱。
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人耳膜穿孔,内脏仿佛都要被震碎。幸存者的哭喊和惨叫被淹没在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中。
那名亲吻照片的年轻士兵,连同他珍贵的照片,一起消失在了火光之中。
炮击持续了整整十分钟,对于阵地上的日军而言,却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这十分钟的炮火,造成的伤亡甚至可能超过了昨夜一夜的惨烈搏杀。
当炮声终于停歇,阵地上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木材燃烧的噼啪声和伤员微弱的呻吟声回荡。
而与此同时,在远处的地平线上,161师突击部队,此刻正井然有序地向着更后方的预设阵地转移。他们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那片被炮火覆盖的战场。
这场精准而致命的炮火急袭,既是杨文送给日军的一份“临别大礼”,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接下来的防御战减轻压力,同时彻底浇灭了日军趁机发起追击的念头。
“捷报!龙口滩头已完全巩固!我军正向纵深推进!”
“烟台方向的抵抗正在减弱,先头部队已报告看见烟台港区的轮廓!攻克在即!”
一名年轻的参谋几乎是喊着念出刚收到的电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角落里甚至响起了几声欢呼。
“诸君!”梅津美治郎敲了敲桌子,脸上却无多少喜色,“切莫高兴得太早!别忘了,傅作义的第11集团军还在潍坊!
他们就像一把出鞘的刀,悬在我们的侧翼。从潍坊到胶东,急行军三五天就能赶到。我们现在仅仅面对一个161师,就已经……”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之语——仅仅面对一个161师,就已经打得如此艰难,伤亡数字触目惊心。
如果敌人三个齐装满员的军压过来,眼下这点登陆场和兵力,恐怕会被瞬间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