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转瞬即逝。矿山冶炼司的公房里,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张老吏和另外几名吏员面色憔悴,眼底布满血丝,这几日他们没有合眼。
杨昭坐在主位,苏墨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厚厚的账册和几份新整理的卷宗。李沐风则如一尊石像,守在门口。
“三日之期已到。”杨昭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张老吏向前一步,颤抖着拱了拱手:“杨郎中,下官……下官无能。那些旧账实在太过混乱,许多批文和银两流向,根本无从查起。下官等已尽力,但……”他不敢再说下去,额头又开始冒汗。
“无从查起?”杨昭挑了下眉毛。他示意苏墨。
苏墨将手中一份卷宗递给杨昭,然后缓步走到张老吏面前,语气平静地发问:“张大人,大乾三十七年,黑石矿那七成骤减的产量,您说无从查起。可下官却在司内库房的角落里,找到了几份未曾归档的矿石交易记录。上面的买家,赫然是京城‘恒通商号’。您可否解释一下?”
张老吏的脸瞬间失去血色。恒通商号,正是京城几家把持铁料生意的巨头之一。他做梦也没想到,苏墨竟然能找到这些被刻意隐藏的交易记录。
“这……这并非下官经手!”张老吏急忙辩白,声音有些尖锐,“这是前任郎中与恒通商号私下的交易,下官只是奉命代为记录,那些矿石根本就没入公账!”
“哦?”杨昭接过苏墨递来的交易记录,快速扫了几眼。上面详细记载了黑石矿的“额外”产出,以及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给恒通商号的记录。每一笔交易,都有张老吏的笔迹签名。
“奉命代为记录?”杨昭轻声重复着张老吏的话,语气中带了一点冷意,“张大人,你在这矿山冶炼司待了数十年,对司内事务了如指掌。你告诉我,这些矿石未入公账,那对应的银两,又去了何处?”
张老吏哑口无言。他当然明白银两的去向,但那些钱,大部分都进了前任郎中和更高层官员的口袋,他自己也分润了些许。此刻要他供出,无异于自寻死路。
“看来张大人是不愿交代了。”杨昭将交易记录放在桌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他转向苏墨,“苏先生,既然张大人无法查清,那便由你来查。从今日起,矿山冶炼司所有账目,重新清算,一笔笔核对。所有涉嫌贪腐、渎职之人,无需请示,直接报与刑部。”
苏墨拱手:“下官领命。”
张老吏和其他几名吏员听到“直接报与刑部”这几个字,腿肚子又开始打颤。这杨郎中,竟然真的不讲情面!他们平日里仗着司里无人管辖,混日子惯了,没想到这次踢到了铁板。
“杨郎中,饶命啊!”张老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泗横流,“下官一时糊涂,下官这就将知道的一切都告诉您!求您给下官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杨昭没有看他,只是平静地喝了口茶。他不是心软之人,但也不介意利用这些被逼到绝境的人。
“说吧。”杨昭放下茶盏,“本官给你一个机会,若是你所言属实,且能助本官查清此案,本官可酌情考虑。”
张老吏如蒙大赦,连忙将自己所知的一切和盘托出。从黑石矿的私采私卖,到白龙山新炉的拨款去向,再到司内人员的层层盘剥,他将这些年矿山冶炼司的黑幕,以及背后牵扯到的京城官员、商贾势力,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随着张老吏的供述,苏墨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他拿起纸笔,飞速记录着。整个矿山冶炼司,早已烂到骨子里。而那些京城商贾,更是与官员勾结,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将整个京城的铁矿和冶炼行业,牢牢掌控在手中。
“恒通商号、金鼎商行、德隆铁铺……”苏墨念着张老吏供出的几个名字,这些都是京城最大的铁器商号。
杨昭听完张老吏的供述,心中已有了大致的轮廓。这与他之前在市井中观察到的情况吻合。京城的铁器市场,确实被几家巨头垄断。
“很好。”杨昭对张老吏说,“你所言,本官会派人核实。若是属实,你的罪责可从轻发落。若是敢有半句虚言……”他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足以让张老吏打个寒颤。
“苏先生。”杨昭看向苏墨,“你立刻着手核实张老吏的供述,并清点司内所有矿产图纸和冶炼记录。我需要知道,大乾王朝究竟有多少铁矿,分布何处,储量如何。以及,目前我们掌握的冶炼技术,与这些商号所用的有何区别。”
“下官遵命。”苏墨应道。他明白,杨昭这是要摸清底牌,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杨昭没有再停留。他起身,带着李沐风离开了工部。夜幕降临,京城的灯火逐渐亮起,映照着这座古老而庞大的都城。
他回到杨府,直接进入书房。
“系统,调出【数据沙盘】。”
眼前浮现出半透明的界面。杨昭将脑海中关于京城铁矿、冶炼、销售渠道以及张老吏供述的信息输入进去。
【数据沙盘】开始高速运转,模拟各种可能性。
“分析京城铁矿垄断格局的形成原因、核心利益链条、以及其薄弱环节。”杨昭下达指令。
沙盘上,无数数据流转,形成复杂的网络图。很快,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呈现在他眼前。
形成原因:皇权对地方矿产管理松散,地方官员与商贾勾结,利用信息差和技术垄断,逐步控制矿源和销售渠道。
核心利益链:以工部部分官员、地方矿监、京城几大铁器商号为核心,通过虚报产量、私采私卖、低价倾销等手段,形成利益共同体。
薄弱环节:
1. 技术落后:冶炼技术停滞不前,导致精铁产量低,成本高。
2. 内部矛盾:各商号之间存在竞争,利益分配不均。
3. 皇权忌惮:皇帝对地方势力坐大有所警惕,只是缺乏突破口。
4. 原材料渠道单一:大部分铁矿源头被少数人控制,一旦打破,整个体系将受冲击。
杨昭仔细阅读着沙盘的分析。这些信息,比张老吏的口供更加精准和系统。
“【知识库】,检索更高效率的铁矿开采技术和冶炼技术。”
【知识库】迅速响应,大量超越时代的知识涌入杨昭脑海。从高炉炼铁的原理,到焦炭的制备,再到矿山排水、通风、支护的现代方法。这些知识,足以将大乾的冶炼水平提升数个台阶。
“【数据沙盘】,模拟在引入新开采和冶炼技术后,打破京城铁矿垄断的几种可行性方案,并评估风险。”
沙盘再次模拟。
方案一:直接向皇帝禀报,依靠皇权强制打破垄断。风险:阻力巨大,可能引发朝堂震荡,效率低下,且易反弹。
方案二:扶持新的商业势力,通过市场竞争逐步蚕食。风险:时间漫长,初期投入巨大,且可能被现有势力联合绞杀。
方案三:技术革新与市场渗透相结合,釜底抽薪。利用技术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选择性打击垄断链条中的薄弱环节。风险: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但成功率高,且能带来长远收益。
杨昭的目光落在方案三上。这最符合他的行事风格:以现代智慧为利刃,辅以金手指的强大功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金鼎商行……”杨昭轻声念出沙盘中分析出的一个名字。这个商行,是京城铁器垄断链条中,与工部官员勾结最深,也是技术最为落后的一个。
他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要动这京城的铁矿生意,不仅仅是查账那么简单。那是一场硬仗,一场涉及权势、财富、乃至性命的较量。
杨昭没有畏惧。他的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这场京城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他要让这片土地,因为他的到来,而彻底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