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转身朝庄园门口望去,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
这个时候京城来人,时机未免太过巧合。
一队身穿锦衣的禁军策马而来,为首的是一个面色阴鸷的中年男子,腰间佩戴着金鱼袋,显然品级不低。
“下官锦衣卫百户林承志,奉皇上圣旨而来!”
那人翻身下马,从怀中取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
杨昭眯了眯眼,这个林承志他有印象,是张文德的心腹之一。
“既然是圣旨,本侯自当恭听。”
杨昭整理了一下衣衫,准备接旨。
林承志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仓道工程案情重大,着锦衣卫会同宁远侯共同查办,不得有误。钦此!”
杨昭接过圣旨,心中冷笑。
会同查办?
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要分权,甚至是要夺权。
“林百户远道而来,辛苦了。”
杨昭收好圣旨,客气地说道。
林承志拱手回礼:“不敢,下官奉命行事。听闻侯爷已经抓获了主犯张秉义?”
“正是。”
杨昭指了指跪在地上的张秉义,“人证物证俱全,这案子已经查得差不多了。”
“那就太好了。”
林承志走向张秉义,“既然如此,下官就将人犯带回京城,交由三法司审理。”
杨昭摆了摆手:“林百户稍等,案子还没完全查清楚。这张秉义刚刚供出了幕后的京城大人,本侯正要深入追查。”
林承志脸色微变:“京城的大人?哪位大人?”
“张秉义说是户部侍郎张文德。”
杨昭盯着林承志的脸,“林百户对此怎么看?”
林承志的眼角跳了跳,强装镇定:“下官不敢妄议朝廷大员。不过既然涉及京官,更应该交由三法司慎重处理。”
“慎重处理?”
杨昭哈哈一笑,“林百户的意思是,本侯查案不够慎重?”
“下官不敢。”
林承志连忙摆手,“只是此案牵涉甚广,下官担心侯爷一人处置不当。”
杨昭点点头:“林百户说得有道理。那这样吧,既然皇上要咱们共同查办,那就一起审问张秉义。”
他转向张秉义:“张老爷,刚才你说张文德收了你的银子,可有凭证?”
张秉义抬起头,看了看杨昭,又看了看林承志。
他虽然害怕,但也不傻。
林承志突然出现,明显是来救他的。
“侯爷,老夫刚才一时糊涂,胡言乱语。什么张侍郎,老夫根本不认识。”
杨昭脸色一沉:“张秉义,你刚才明明说得清清楚楚!”
“老夫的话不能作准。”
张秉义梗着脖子,“老夫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刚才说错了话。”
杨昭转向张明轩:“那你呢?你刚才也说张文德收了银子。”
张明轩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林承志,咬牙说道:“儿子也记错了。我们家怎么可能认识那么大的官?”
这对父子突然改口,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
刚才还争相供述,现在却全盘否认。
杨昭冷笑一声:“看来张老爷的记性真是不好啊。那刚才这些账册,还有那些信件,又怎么解释?”
林承志抢着说道:“侯爷,这些证据下官需要带回京城核实。毕竟涉及京官的案子,不能轻率处理。”
“核实?”
杨昭走到林承志面前,“林百户来得这么及时,莫非早就知道本侯在查这个案子?”
林承志脸色发白:“下官…下官是接到消息才赶来的。”
“什么消息?谁给你的消息?”
杨昭步步紧逼。
林承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这时,李沐风走到杨昭身边,低声说道:“侯爷,他们的马匹都很疲惫,应该是连夜赶路。而且队伍里有好几个人我认识,都是张文德的人。”
杨昭明白了。
张文德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来阻挠调查。
只是没想到自己动作这么快,张家的事情已经查得七七八八了。
“林百户,既然你要带走人犯和证据,那总得给本侯一个说法吧?”
杨昭拍了拍林承志的肩膀,“本侯奉皇上圣旨查案,现在案子查到一半,你就要带走关键证据。这合适吗?”
林承志被杨昭的气势压得喘不过气来:“侯爷,下官也是奉旨行事…”
“奉旨行事?那好啊。”
杨昭突然大声说道,“既然都是奉旨行事,那咱们就按规矩来。皇上让咱们共同查办,那就一起审。不过审问的过程,本侯要全程记录,一式三份,一份留给本侯,一份给林百户,一份呈报皇上。”
林承志面露难色。
如果真的这样做,那张文德的事情就瞒不住了。
“怎么?林百户有什么意见吗?”
杨昭笑眯眯地看着他。
就在这时,庄园外又传来了马蹄声。
这次来的人更多,足足有上百人。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紫袍的中年人,正是户部侍郎张文德。
张文德策马进入庄园,看到这满院子的人,脸色阴沉如水。
“宁远侯,听说你在这里查案?”
张文德翻身下马,朝杨昭拱了拱手。
杨昭心中暗笑,这老狐狸终于忍不住亲自出马了。
“原来是张侍郎大驾光临。”
杨昭拱手回礼,“下官正在查办北仓道工程贪腐案,没想到惊动了侍郎。”
张文德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张秉义父子,又看了看满地的账册和金银。
“既然是查案,那老夫也来看看。”
张文德走到杨昭面前,“听说你查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