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湾基地的人工重力舱内,淡蓝色的模拟重力场正稳定运行。苏晓躺在特制产床上,林野紧握着她的手,掌心沁出细汗——经过七个月的精心筹备,依托荷兰Spaceborn United公司的碟形胚胎孵化器技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在月球降生,这是人类首次在0.3g人工重力环境下迎来新生儿。
“心率稳定,准备启动分娩辅助系统!”医疗团队的声音传来。舱体墙壁的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胎儿的生命体征,铅-聚乙烯复合屏蔽层将外界辐射隔绝在安全阈值外。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划破舱内的宁静,护士抱着粉雕玉琢的女婴走来:“林队,苏博士,是位小公主!”林野俯身看着女儿,又望向疲惫却含笑的苏晓,声音哽咽:“叫‘林玥’吧,月亮的玥。”
消息传到火星水手谷基地时,老沙正带着队员调试新到的3d打印设备。屏幕上出现林玥裹着特制保温毯的模样,他当即拍板加餐:“把张阿姨寄来的月饼拿出来,给大伙儿分了!咱这火星基地,也沾沾月球的喜气!”话音刚落,陈默的通讯就接了进来:“老沙,新指挥官到了,‘星火五号’刚着陆。”
前来接替的是全球航天联盟委派的李教授,专攻地外基地管理,曾参与国际空间站扩建工程。交接仪式上,老沙把厚厚的笔记本递过去,上面记满了火星沙尘对设备的损耗规律、噬绿菌在低气压下的使用技巧:“李教授,这地方看着荒凉,实则藏着不少门道,有事儿随时call我。”李教授笑着接过:“放心,等你们下次来,保准基地能种出月壤水稻。”
三天后,老沙搭乘返回舱启程。透过舷窗看着红色沙丘逐渐缩小,他掏出手机翻出张阿姨的照片,嘴角扬起笑意——这次回地球,终于能兑现“陪你逛遍滨海市菜市场”的承诺了。而月球基地的观测平台上,林野正抱着林玥,陪苏晓和林辰迎接归来的老沙。当返回舱平稳停靠,老沙第一时间冲过去逗弄林玥:“这小家伙,比火星上的幼苗还金贵!”
两个月后的虹湾基地,一场特殊的太空婚礼正在筹备。陈默和莉娜敲定在近地轨道的“天和”核心舱举行仪式——这里既能实现失重环境下的浪漫,又能通过量子通讯同步地球与火星的亲友。莉娜特意从欧盟航天中心带来了特制婚纱,裙摆采用轻量化记忆面料,在失重状态下能自然展开如星云;陈默则用废弃的卫星零件打磨了戒指,内侧刻着两人初次合作破解的星际信号频率。
婚礼当天,核心舱被装点得温馨雅致。地球亲友的祝福通过屏幕环绕舱体,火星基地的队员们举着自制的彩虹旗挥手,老沙抱着林玥在月球基地的镜头前起哄。当《婚礼进行曲》通过通讯器传遍地月火三地,陈默漂浮着握住莉娜的手,身后是蔚蓝的地球与暗红的火星。“在宇宙面前,我们的相遇像粒子碰撞般奇妙。”莉娜眼眶微红,“但我愿意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未知。”
仪式结束后,陈默调出提前申请的“太空婚礼认证”——这份由全球航天联盟与地球婚姻管理机构联合出具的文件,虽需回到地球补盖钢印,却已足够见证这场跨越星海的爱恋。林野一家站在月球观测平台,看着核心舱在轨道上缓缓划过,林辰指着那道银色轨迹大喊:“爸爸妈妈,我也要在太空结婚!”
苏晓靠在林野肩头,怀里的林玥睡得正香。远处,“星火六号”货运飞船正朝着火星飞去,舱内满载着林玥的满月礼物与陈默夫妇的新婚贺礼。从深海到月球,从火星到轨道,生命的延续与爱情的承诺,正在无垠星海中书写着人类文明的新篇章。